蔡运林;伍季;王安果
本文对医学影像学专业特色及其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讨论.文中指出,医学影像学专业特色的建设与发展将根据其主要特色和培养目标,建立为此服务的课程体系,提供完善的培养条件,并以建设省级品牌专业为动力,进一步做好学科建设工作,使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特色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作者:张小明;游金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0岁.因双下肢进行性麻木乏力13天,伴双手麻木5天,于2006年7月1日入院.入院前13天,患者突感双足麻木,持续存在,逐渐向近端发展.入院前9天,麻木感上升至脐平面,同时出现双下肢乏力,尚可单独行走,但不能负重.
作者:王莉;王晓明;许可;马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高位复杂性肛瘘长期以来是公认的肛肠外科难题.其病因、病理复杂,在诊断、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难度,近年中医传统与现代医学结合采用挂线、旷置、内口修补脱管、皮瓣移植、切缝挂线引流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术中注意肛门括约肌的保护,在维持肛门节制功能,减少复发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未能有效地解决高位复杂性肛瘘一次性手术治愈率低、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多、肛门功能受损和肛门形态破坏严重、疗程长、复发多等问题,仍存在多次手术的现象.要从真正意义上减少复发,保护肛门括约肌,保持肛门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所以有必要研究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病因、病理、检查方法和手术方式,改进手术方法.
作者:唐学贵;伍静;刘芳;刘雄;井小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大学生自杀的早期发现途径和方法.方法 通过对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的回顾性研究,总结出科学可操作的途径与方法.结果 作者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包括自杀的生理、心理、社会成因的披露,进行大学生自杀态度的调研等,可以尽早发现有自杀意念学生.结论 加强学生心理卫生骨干队伍的培养,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学生对自杀问题的四个维度的不同态度等,均不失为大学生自杀早期发现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任桂秀;叶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精索转移性癌临床少见,胃癌转移至精索的肿瘤罕见,2006年9月我院诊断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运林;伍季;王安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笔者近对比研究了SD大鼠睾丸、附睾和眼球在新鲜状态下、经Bouin液浸润固定24-36小时后以及经70%乙醇脱水3-7天、保存1-3月后的密度与体积的变化[1].考虑到人们有时需要长期保存标本,有必要了解器官长期保存后的密度与体积变化.因此,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1]中所剩的部分标本以及同期取材并经相同处理(新鲜取材、Bouin液浸润固定24小时、70%乙醇脱水与保存)的部分其他标本,根据以前所述方法[1],继续测量了以上器官在乙醇内(脱水)保存11月后的密度与体积,并将之与新鲜状态以及固定并脱水保存3月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赵圆宇;杨正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课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大学教学已不能适应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要求,所以学校和教师都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对中医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将给学生提供更多亲自设计、亲自动手操作、自己观察实验结果和进行思考分析判断的机会,也将大力推进我院实验教学改革的新进程.
作者:何德才;刘浩;曾跃;黄九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肾中药滋肾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的密度、骨矿含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66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做假手术,其余5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用药12周后处死,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及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含量,子宫湿重.结果 滋肾丸大、中、小剂量组、尼尔雌醇组能对抗骨密度、骨矿含量的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升高,血清雌二醇的下降(与模型组相比p<0.05),滋肾丸中剂量组、尼尔雌醇组能对抗子宫指数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 补肾中药滋肾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的密度、骨矿含量有正向影响其机制与其雌激素效应,抑制过高的骨转换以及促进骨形成有关.
作者:陈红;杨仁旭;郑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直肠前突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类型,保守治疗疗效较差.20世纪初在国外始有外科手术修补治疗直肠前突.90年代初国内肛肠界纷纷开展手术治疗,但多采用经直肠入路进行修补术,治愈率难以令人满意,远期疗效欠佳.近年来根据直肠前突的病理特点设计出经阴道入路修补术,提高了疗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纵切横缝术,术后缩小阴道,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国外始有学者采用经腹腔镜直肠阴道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这对肛门节制功能有显著意义.但由于直肠前突可以存在多年而无症状,且临床上常常合并其他盆底疾病,必须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敏;唐学贵;吴至久;杜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诊断、灌注、心肌保护、手术技术的改善,心脏外科发展迅速,手术适应症范围扩大,各种心血管病症更趋向复杂和疑难,心脏病患者年龄更趋向低龄、低体重儿.心外科护理工作更加复杂,对其要求也更高.因此,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疗效.我院从2003年9月-2004年12月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小儿心脏直视手术52例,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文红英;雷蓉;邓力;张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研究,旨在为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提出评价指标,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和途径.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浓厚的创新意识;高尚的创新人格;丰富的创新知识;饱满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高超的创新能力;科学的创新实践.
作者:邓传祥;张万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给病理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求技术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扎实的医学和相关的学科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临床和科研.其次还要提高实验室管理能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成为医学教育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作者:黄一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为高危急腹症,发病机制涉及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的失控性释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前炎症因子,能促使巨噬细胞在炎症局部的聚集、增生、活化,增强其粘附、吞噬作用,并能促进多种致炎细胞因子的生成,抵消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 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关键介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涛;冯志松;戴立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出一种能有效根治腋臭且能减少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方法 在腋下顶部由前至后设计两条相距3-5cm,长2-3cm的平行切口,肿胀麻醉,皮下组织浅层分离至腋毛区外1cm,把带有汗腺及毛囊的皮肤修薄至全厚或中厚皮片厚度.术毕放置引流条,8字形绷带加压包扎.结果 本法共治疗41例腋臭患者,其中8例是其他方法治疗复发者,患者术后随访1年,除3例有轻微气味外,均得到根治,无任何并发症.术后瘢痕不明显,治愈率92.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7例,术后单用加压包扎,发生术后血肿5例,复发3例,且瘢痕较明显.治愈率78.4%,总有效率89.2%.结论 引流条的放置在小切口根治腋臭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兰芳;张兴安;徐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绵阳市K区1996年-2005年十年死亡人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出死因顺位,为开展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死亡人口资料按照国际分类编码ICD-10范围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996年-2005年绵阳市K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217.7/10万,60-69岁年龄组死亡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构成比较女性高,恶性肿瘤位居死因之首,占死亡总数的46.53%.结论 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已依次成为威胁绵阳市K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特别是恶性肿瘤已对该区人群健康构成重大的威胁.
作者:叶桂英;施志勇;陈青;廖钰;任文涛;张坤;陶成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6年1月至今,我院采用腹腔镜--阴式结合全子宫切除术15例,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任何并发症及后遗症.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陈静;李红;文碧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育管理工作地位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就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相关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思路.
作者:袁芸;杨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烧伤病房暴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处理方法的分析,为以后类似院内感染发生后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6例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综合应用隔离、增强病人抵抗力以及局部联用抗生素等措施来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结果 4例创面细菌培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转阴,2例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经换药及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 综合应用隔离、增强病人抵抗力以及局部联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控制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作者:师军;周国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CH)形成原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8年来收治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后24小时内复查CT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26例.手术治疗30例,非手术治疗3例.治愈18例, 轻残6例,重残4例,死亡5例.结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见于伤后24小时内.颅脑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应注意动态CT检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迟发性颅内血肿,对降低死残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盛;王东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麻醉学本科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教学双方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要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高素质的麻醉医师.
作者:左友波;余庆波;陈昌林;唐雪梅;万勇;曹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