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食管破裂3例临床分析

李油山;任万武;王时美

关键词:创伤性, 食管破裂, 严重损伤, 胸膜腔积液, 诊治方法, 早期修补, 胸腔感染, 食管损伤, 食道损伤, 腔内操作, 基层医院, 易误诊, 医源性, 死亡率, 上腹部, 并发症, 脏器, 胸部, 裂口, 暴力
摘要:创伤性食管破裂在基层医院常能遇到,多因饱餐后上腹部、胸部直接暴力损伤所致,极少数为医源性食道腔内操作损伤引起.由于常合并有其它脏器严重损伤,故早期极易误诊.甚至出现了典型的胸膜腔积液、积气和严重胸腔感染时方考虑到食道损伤,此时则已失去了早期修补裂口的时机,增加了并发症及死亡率.本文就我院近二年收治的三例食管损伤诊治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试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治方法.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病贫血126例临床分析

    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orders ACD)是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及恶性肿瘤所发生的伴有典型铁代谢障碍和相应血象变化的一类贫血.本文综合我院近5年诊治的126例ACD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健;龚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多,但疗效均不理想.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和发展现状,我科从1999年9月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涛;文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肝前门静脉胃肠外营养

    我院从1991年在传统的腔静脉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应用肝前门静脉胃肠外营养(简称肝前T.P.N)对消化道肿瘤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同时进行门静脉早期化疗25例,报告如下:

    作者:沈宁;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误诊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至今仍是夏秋季节儿童常病.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由于就诊不及时,早期又容易误诊,给部份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特别是重型和暴发性患者病死率高达15%以上.及时就诊,减少误诊是合理治疗,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现将我科1998-2000年的3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胡素秋;熊良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这种常见病症尚缺乏特异治疗方法,尼莫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据文献报道其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2][4].本文用尼莫地平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者28例,就其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华;毛淑芳;严宗逊;康后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患者男性,18岁,因发热、剧烈右侧胸痛、咯血而入住当地医院,胸片检查提示右下肺少许渗出性病变,疑诊右下肺炎并反应性胸膜炎,给予抗炎治疗3天后,胸痛消失,随之出现双下肢肿胀、呼吸困难,查体发现双侧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复查胸片提示双侧胸腔中等量积液,给予抽胸水治疗,双侧均为血性胸水,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一周,效果不佳,并出现双下肢肿胀而转入我院.

    作者:陈绍平;汪淼芹;邹光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变态反应原检查783例分析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常见病,病因主要为致敏原进入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反应,致敏原多种多样,以吸入性物质为主,查找过敏原对治疗和预防变态反应性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历珍;王忠华;熊凤鸣;马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改变与预后

    为了解轻、中、重型(包括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将我院1997年9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141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轻、中、重三组,分析原发昏迷时间和入院时GCS分级以及入院后48小时内血糖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胡开荣;刘中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Ribavirin)为一具有抑制病毒活性的合成核苷酸类衍生物,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有定氮法、旋光法[1]、HPLC法[2][3],前两种专属性差,而定氮法繁琐费时,HPLC法不适合生产过程中的快速分析.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与HPLC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唐志立;彭贤东;陈建勋;欧树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彩超诊断下肢静脉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下肢静脉疾病者141例进行彩色多勒超声检查.结果:141例中发现阳性结果124例,其中静脉血栓61例,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9例,其他静脉疾病1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区分各种下肢静脉疾病,并估计其严重程度,是一种无创伤、实时而敏感的诊断方法.

    作者:汪小芬;金心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胸上段癌

    食管胸上段是位于胸骨上窝至胸主动脉弓平面长约6 cm的一段食管,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开胸行食管癌手术难度大,且并发症较多,我院于1994-1999年对50例胸上段食管癌行内翻拔脱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维中;李泽亚;蒲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乳胶管与金属管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比较乳胶造影管与金属造影管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对101例乳胶造影管与51例金属造影管造影病例不同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乳胶造影管在减少宫颈管损伤出血、淋巴管/血管碘油栓塞、子宫穿孔、造影剂外溢、操作者暴露于X线时间及操作方便方面明显优于金属造影管;金属造影管具有置管时下腹胀痛轻、宫腔形态缺损少、造影头滑脱率低、输卵管显影率高、造影失败率低、价廉等优点.结论两种造影管各有其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造影对象.

    作者:王利民;冯昌盛;卫贵武;刘正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P27 Cyclin D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p27、Cyelin Dl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胆囊炎及32例胆囊癌标本p27及Cyelin Dl的表达状况.结果 p27在胆囊炎上皮中为低表达,在胆囊癌中少部分表现出高表达.而Cyelin Dl在胆囊炎上皮中低表达,而在胆囊癌中大部分呈现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Cyclin Dl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且与患者预后有关.

    作者:王琼;文彬;朱治健;黄一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改善,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整体护理即由此而形成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面推广实施;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于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易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躯体的痛苦及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对哮喘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干预措施.1998年10月以来,通过对45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光琼;汪淼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彩超对产后宫内组织残留的诊断价值

    产后胎膜残留、胎盘剥离部分滞留、胎盘粘连、植入胎盘是产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本文对42例产后宫内组织残留病例做彩超检查,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王琳;陈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外洗治疗头皮接触性皮炎临床观察

    为了解中药外洗头皮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将128例头皮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家才;梁莉苹;邓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梅毒的血清学诊断与临床价值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慢性疾病.本病在许多国家仍然相当流行,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200万新近感染的病例[1].近年来在我院就诊者也呈迅速上升趋势.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害全身各个器官.亦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甚大.因此,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极为重要.为此,我们特对2000年1月至2001年2月就诊的高危病人共675例,作了血清学检查,查出阳性286例,并进行了临床跟踪.

    作者:敬永霞;眭维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肛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治疗直肠前突116例临床疗效观察

    1995-2001年我们共收治因直肠前突而引起的顽固性便秘116例,经在病变处行硬化剂柱状注射加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学贵;王惠君;曹吉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对我院1998年至1999年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然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康;钱德才;蔡仕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车祸致复合眼外伤5例诊治报告

    车祸中的复合眼外伤对眼的危害较重,眼外伤的后果与抢救是否及时,处理是否恰当,特别是首诊处理关系密切.随着现代眼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显微手术的开展,使眼外伤疗效显著提高,我院于1998年3月-1999年6月收治5例6眼病员,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晓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