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体会

毛春;赵子璧

关键词:丹参饮, 加味治疗, 反复发作, 慢性萎缩性胃炎, 特异性变化, 上腹部不适, 浅表性胃炎, 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 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 常见疾病, 基本病机, 非特异性, 恶心呕吐, 病理变化, 胃粘膜, 气血郁, 转变
摘要: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其次是上腹部不适 ,进食后加重,或有食欲不振,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因其病程长,易于反复发作而成为难治之疾,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向癌症转变的趋势而被称为癌前病症.我们根据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疼痛以刺痛常见且部位固定,以及胃镜下见B型浅表性胃炎的特异性变化,认为其基本病机是病久入络,气血郁结,凝滞不畅,运用丹参饮加味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仪检测胎儿脐带绕颈的探讨

    本文报告100例在我科接受彩超检查的产前孕妇与分娩后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显示我科检出脐带绕颈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都较高.说明彩色多普勒技术用于产前孕妇检查,对检测胎儿有无脐带绕颈及了解血流动力学变化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梅;宋铮;张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112例临床分析

    本文总结改良式剖宫产术112例(研究组),即采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不缝合腹膜、简化缝皮等方法,并与传统的下腹纵切口剖宫产术2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产后病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评分、切口感梁率等两组相差无异,认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魏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硬膜外阻滞穿破硬脊膜后的麻醉处理23例报告

    硬膜外麻醉是国内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操作过程中穿破硬脊膜偶有发生,是否改换麻醉,或更换间隙重新穿刺仍行硬膜外麻醉,或延期手术再行硬膜外麻醉,各学者常有分岐,现将我科近10年来所遇23例穿破硬脊膜的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邓邦连;曹兆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恶变的初步探讨此文被第三届国际肿瘤研究优秀成果交流大会选用

    本文对少见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恶变,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就其命名,误诊原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张德纯;吴青;周继雍;蒋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廊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现将我院1996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邓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HRCT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80例报告

    为了探讨HRCT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和扫描技术,作者对80例肺部疾病病人,在进行常规CT扫描后,对病变部位再进行HRCT扫描,并对扫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HRCT对病灶的部位、形态、数目、边缘及其内部结构明显优于常规CT,作者认为HRCT对肺部提供的影像信息较常规CT丰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华;李春平;唐晓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右侧腋动脉分支变异1例

    在解剖一成年男尸时发现右侧腋动脉第三段分支变异,而肱动脉无分支,为积累解剖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琼辉;刘尚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诺迪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研究诺迪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在结扎冠脉15min后经十二指肠给药,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胸前多导联心电图(9点),以ST和NST来反映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于结扎冠脉后180min,摘取心脏,用N-BT染色确定心肌梗塞面积.与空白对照相比,诺迪康1.00g/kg、0.50g/kg在30min时使ST分别下降29.92%、26.81%(P<0.01);使NST分别降低14.47%、8.82%(P<0.01)持续180min,使梗塞面积由对照组的15.14%分别降到8.15%、13.38%(P<0.01,P<0.05).诺迪康可降低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减少梗塞面积.

    作者:刘毅;张翔;倪志诚;周春阳;范平;李蕊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16例鼻咽癌单纯放疗加化疗后远处转移的比较分析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放疗控制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减少转移复发.本文对我院1990年2月至1994年4月收治的116例鼻咽癌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放组),先放疗后再化疗(放化组)及先化疗后再放疗(化放组)的治疗方法,并进行比较,对远处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析.全部病例随访5年.

    作者:吴成明;张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内镜下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护理

    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过去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适应症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高[1].近年来,随着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直视下置放支架技术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我院于1997年5月开始应用钛镍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疗效好,并发症少,现将其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萍;李巧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LDL-C直接测定法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

    用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LDL-C试剂盒在Beckman CX4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直接测定血清LDL-C含量.方法批内CV 0.37%~1.11%,批间CV为2.11%~ 3.02%(n=20).平均回收率为98.9%,在8.10m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TG<5.00mmol/L时与聚乙烯硫酸沉淀法(X1)及Friedewald(X2)公式计算结果相关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988X1+0.047,r=0.951,Y=0.961X2+0.052,r=0.930.LDL-C直接测定法简单、快速,用血量少,勿需沉淀分离,适宜于自动化分析.

    作者:蒋兴亮;唐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45例临床分析

    探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食管钡剂造影是早期确诊GER的依据,并采用体位疗法及普瑞博思口服或鼻饲治疗.结果溢乳、呕吐84%在1d内控制,11%在2d内控制,5%在3d内控制且无不良反应.食管钡剂造影是早期确诊GER的依据,体位及普瑞博思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

    作者:赵丽;刘志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药物治疗异位妊娠20例的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敏感性β-HCG试剂以及高分辨阴道B超检测的应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病例越来越多,药物保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近年来用5-氟哌嘧啶(5-Fu)治疗异位妊娠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俐;陈洪彬;谌伦华;张科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雌激素受体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为了探讨雌激素致BPH的机理.用单克隆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前列腺增生石蜡切片30例、膀胱颈纤维化8例中ER和VEGF.BPH组ER阳性率86.67%(26/30)、VEGF阳性率40%(12/30),对照组ER 62.5%(5/8)、VEGF 25%(2/8),其中纤维肌腺瘤型ER 87%、VEGF 53%.纤维肌腺瘤,纤维肌型的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肌腺瘤的腺上皮细胞浆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激素致BPH是通过ER所引起雌激素效应,加上VEGF增加,提供营养,进一步促进前列腺增生.

    作者:王继忠;毛普德;曾德朗;王建军;邓显忠;谢贤镛;朱治建;周继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我院胸心外科1990年1月~1993年12月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42例,本文拟对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万琼;王萍;陈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半夏水半夏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本文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和水半夏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它们有些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作为半夏与水半夏鉴别的依据.

    作者:白权;赵淑芝;孙琪华;苏学辉;代庆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烧伤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烧伤是由于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或有害气体及烟雾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1]这种损伤不仅使患者肌体遭受严重创伤,而且还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其心理活动与一般患者既有共性,又具有烧伤病人的特殊性.现将我的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寇红艳;杨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围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摧残,为此作好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势在必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目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疗效显著,相对彻底,且术后并发症已被控制在低限度.本文详细阐述了我院1995年7月至1998年12月的300例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韩爱华;陈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体会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其次是上腹部不适 ,进食后加重,或有食欲不振,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因其病程长,易于反复发作而成为难治之疾,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向癌症转变的趋势而被称为癌前病症.我们根据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疼痛以刺痛常见且部位固定,以及胃镜下见B型浅表性胃炎的特异性变化,认为其基本病机是病久入络,气血郁结,凝滞不畅,运用丹参饮加味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毛春;赵子璧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蚓激酶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蚓激酶(Earthworm Plasminogen Activator,EPA)是从蚯蚓中提取的蛋白成分,具有抗凝、溶栓、去纤的作用[1],且无付作用.我院1997~1998年以来应用EPA、复方丹参治疗105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现将这两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春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