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俐;陈洪彬;谌伦华;张科荣
近年来CT已成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诊断手段,但在临床工作运用中发现仍有缺陷,我院1991~1999年经CT扫描和腰穿证实且资料完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9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劲峰;王祥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其次是上腹部不适 ,进食后加重,或有食欲不振,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因其病程长,易于反复发作而成为难治之疾,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向癌症转变的趋势而被称为癌前病症.我们根据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疼痛以刺痛常见且部位固定,以及胃镜下见B型浅表性胃炎的特异性变化,认为其基本病机是病久入络,气血郁结,凝滞不畅,运用丹参饮加味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毛春;赵子璧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国产氨舒钠(ASN)和进口优立新(ULX)制剂(均由氨苄西林(AMP)与舒马坦(SBT)以2:1比例组成)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多点接种仪点种细菌测定小抑菌浓度(MIC),并观察药物的MBC及接种菌量、pH、血清浓度改变对药物抗菌作用的影响.结果:AMP与ASN或ULX对革兰阳性菌的MIC50之平均比值分别为4.8和5.1;对革兰阴性菌的平均MIC50比值分别为6.3和6.6;ASN和AMP的MBC为2~4×MIC.接种菌量在103~109CFU/ml、pH值在5~9及血清浓度在0%~20%的范围内,药物的MIC仅提高1~4倍.结论:SBT能增强氨苄西林的抗菌活性;接种菌量、pH、血清浓度改变对药物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雷军;凌保东;张淑华;洪峥;吴文蓉;王浴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硬膜外麻醉加用辅助药是外科手术麻醉效果较好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在临床手术麻醉过程中,通常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主要对SPO2影响很大,直接威胁手术患者的安全.对此,本文对硬膜外麻醉加用辅助药导致SPO2的变化及原因进行对比性研究分析,并且对SPO2下降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唐代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烧伤是由于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或有害气体及烟雾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1]这种损伤不仅使患者肌体遭受严重创伤,而且还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其心理活动与一般患者既有共性,又具有烧伤病人的特殊性.现将我的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寇红艳;杨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探讨ET在先兆早产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先兆早产妇女和28例同孕周正常妊娠妇女,30例足月孕临产后潜伏期妇女,25例正常非孕期妇女外周血浆中内皮素-1(ET-1)含量.妊娠妇女血浆ET-1显著高于正常非孕组,先兆早产组、潜伏期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周组,先兆早产组与潜伏期组无显著差异.提示:ET-1可能在分娩发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先兆早产可能与孕妇血浆ET-1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王志毅;毛熙光;王光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探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食管钡剂造影是早期确诊GER的依据,并采用体位疗法及普瑞博思口服或鼻饲治疗.结果溢乳、呕吐84%在1d内控制,11%在2d内控制,5%在3d内控制且无不良反应.食管钡剂造影是早期确诊GER的依据,体位及普瑞博思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
作者:赵丽;刘志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过去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适应症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高[1].近年来,随着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直视下置放支架技术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我院于1997年5月开始应用钛镍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疗效好,并发症少,现将其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萍;李巧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探讨自由基在肺炎发病中的作用.测定肺炎患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肺炎患儿血清水平明显升高,SOD、SOD/LPO值显著降低,各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肺炎急性期时机体氧化反应亢进,抗氧化能力低下,自由基参与并加重了肺炎的病理过程,恢复期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已恢复.
作者:李云;朱红枫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简称肺泡癌)系原发于肺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原发性肺癌,因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对我院肺泡癌误诊为亚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廊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现将我院1996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邓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高危妊娠产妇分娩期常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如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妊娠蛋白尿、先兆子痫、子痫等是产科动态高危的因素.因此,合理选择麻醉,正确有效地防治其并发症,对提高围产期高危产妇治疗和抢救的成功率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1990年以来30例妊高征剖宫产术的麻醉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唐自跃;郑述碧;王玲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探讨雌激素致BPH的机理.用单克隆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前列腺增生石蜡切片30例、膀胱颈纤维化8例中ER和VEGF.BPH组ER阳性率86.67%(26/30)、VEGF阳性率40%(12/30),对照组ER 62.5%(5/8)、VEGF 25%(2/8),其中纤维肌腺瘤型ER 87%、VEGF 53%.纤维肌腺瘤,纤维肌型的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肌腺瘤的腺上皮细胞浆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激素致BPH是通过ER所引起雌激素效应,加上VEGF增加,提供营养,进一步促进前列腺增生.
作者:王继忠;毛普德;曾德朗;王建军;邓显忠;谢贤镛;朱治建;周继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了解脑转移瘤CT表现,提高脑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对104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04例脑转移瘤中,70例来源于肺癌(67.3%),12例来源于消化道癌肿(11.54%),鼻咽癌6例(5.77%),淋巴瘤4例(3.84%),皮肤癌、黑色素瘤、卵巢癌各2例(1.92%),来源不明确6例(5.77%),典型脑转移瘤CT表现特点有:多发病灶,水肿广泛,结节或环形强化非典型表现的脑转移瘤应与脑胶质瘤、脑膜瘤等鉴别.
作者:翟昭华;张小明;杜勇;李春平;唐显映;敬宗林;周华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肾脏损害临床特点,提高对AOPP肾损害的认识.对51例合并肾脏损害的AOP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OPP中毒程度越重,肾脏损害发生率越高,其肾脏损害大多数临床表现较轻,多以少尿、蛋白尿、血尿为主,并可随AOPP病情好转而恢复,但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后,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笔者认为AOPP肾脏损害大多临床表现较轻,一旦出现ARF,则预后差,应提高其认识,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作者:夏成云;邓隆银;文晓冬;刘晓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使用不断升级,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导致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的上升.加之不少医生对深部真菌感染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未能作出正确诊断.深部真菌感染一旦发生,治疗较困难,死亡率较高.因此,加强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是较重要的.为此,本文报道5例肺部真菌感染,给予氟康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绍平;刘力兴;刘志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胶体金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早孕诊断、便隐血检验、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溶组织内阿米巴抗原诊断等.近几年,在法医物证检验中也采用了该类技术[1].本文将回顾展望胶体金技术检验原理及其在法医物证检验上的具体应用.
作者:刘开会;郭燕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病人的健康服务,作者对本市两家医院的护士和医生作了职业满意度的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萍;罗俊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77~1996年间共收治小儿发热惊厥(FC)846例,占同期住院患儿(16213)的5.22%.男541例,女305例,男女之比为1.77∶1.发病季节以7~9mon为高,其次为1~3mon.惊厥前后体温以38℃~40℃为多.引起FC的常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首次发作的小年龄为40d,大年龄为7岁10个月.发作类型主要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其次为强直发作.惊厥持续时间短几秒钟,长2h以上.以在治疗中,供给葡萄糖,纠正酸中毒,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及保护脑细胞是不可忽视的措施.应使用苯巴比妥及其它综合措施防止惊厥复发,积极使用退热药和物理方法降温.
作者:陈兴维;巫幸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鱼胆中毒引起急性肾功能衷竭已见报道.鱼胆中毒可致肝、肾、心乃至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损害.鱼胆中毒所致的心脏损害尚未见系统报道.现将我院1988年~1999年间所收治的87例鱼胆中毒患者中有心脏损害的52例加以整理,分析报道.
作者:邓隆银;廖华伟;涂丽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