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咸静;周艳;李小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发展出现“三低一高”现象.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针对目前老年健康发展现状,我校开始致力于以下3个方面的探索:围绕老年健康服务打造办学特色;建立“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构建老年医学与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成功申报“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探索老年健康服务方略.
作者:余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慢性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大脑静脉窦狭窄、静脉窦狭窄程度与颅内压的相关性,以及窦汇区形态学异常对静脉窦狭窄程度和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运用磁共振静脉成像(MR venography,MRV)技术呈现受试者大脑静脉窦形态学特征;采用静脉窦狭窄程度评分(combined conduit score,CCS)评价111例病例组受试者与66例对照组受试者左右侧横窦、乙状窦及颈内静脉的狭窄程度及111例慢性偏头痛患者窦汇区汇合情况;对病例组受试者行腰椎穿刺术,测量并记录其颅内压水平.结果 病例组CCS(7.47±2.71)与对照组CCS(10.18±1.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CS与其颅内压水平具有高度线性负相关性(R=-0.849,P<0.05);病例组中窦汇异常组CCS(t=-12.524)与非窦汇异常组C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拟诊的慢性偏头痛患者多存在硬脑膜静脉窦狭窄,且静脉窦狭窄程度越严重者其颅内压升高越明显;慢性偏头痛患者中窦汇异常者的静脉窦狭窄程度较非窦汇异常者严重,且颅内压水平较非窦汇异常者明显增高.
作者:张艳翎;赵建农;邓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ERBB2和核内原癌基因(c-MYC)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β2-actin为内对照,采用RT-PCR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79例乳腺癌、66例良性乳腺疾病和51例其它肿瘤患者外周血CTCs中C-ERBB2和MY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外周血CTCs中C-ERBB2和MYC在乳腺癌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乳腺癌组和其它肿瘤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其它肿瘤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RBB2和MYC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一致率.结论 RT-PCR联合检测外周血CTCs的C-ERBB2和MYC基因表达水平,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和标本来源容易等优点,可有效辅助诊断乳腺癌.
作者:邓君;洪华;传良敏;孙昌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肉豆蔻挥发油体外抗病原微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2倍稀释法测定肉豆蔻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6种67株临床分离菌和白假丝酵母菌14株、非白假丝酵母菌1株临床分离真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肉豆蔻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洛菲不动杆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等不同种属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肉豆蔻挥发油除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活性相对较低(MIC为4.25~8.50 mg/mL)外,对其余受试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0.07~1.06 mg/mL);肉豆蔻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均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MIC分别为0.07~0.53 mg/mL和0.07 mg/mL.统计分析表明,肉豆蔻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IC明显低于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P<0.0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活性明显强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P<0.01,P<0.05),对其它种属细菌之间的抑菌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肉豆蔻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可用于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运用前景广阔.
作者:胡杰;代娟;王城城;陈玉平;唐婉林;代敏;万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心身病房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做好心身病房查对工作.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分别对9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例患者中,15人愿意佩戴腕带,75人不愿意;实际有78人按要求佩戴腕带,12人未戴.其主要原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病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精神病人”、“觉得不美观”、“认为佩戴腕带无意义”以及“皮肤过敏”等.结论 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差,应针对患者及医务人员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思想认识,并采取更人性化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执行力和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余建英;罗珊霞;黄亚林;王旭;左艳;卓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必然导致养老服务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在医疗与照护方面的刚性需求显得特别突出,如何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难题.成都市老年康疗院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套以医养结合为核心理念的“五元共构”基本模型.该模型包括老年医疗、老年照护、老年康复、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以及老年健康问题研究5个方面.该模型的发展也面临行业标准欠缺、启动资金大、技术要求高和服务对象支付能力受限等具体困难.
作者:肖洪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使用SAS自评量表和SDS自评量表筛选有负性情绪的初诊糖尿病患者68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进行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3次/周,50~60 min/次,干预4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患者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情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糖尿病看图对话”有利于缓解初诊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杨慧;吴伦卉;包尚懿;刘娟;陈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研究探索了校企共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及机制,以生态学为视角的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我校根据专家论证及养老机构对人才综合素质和数量的需求,与合作养老机构共同研讨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养老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高级、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开启了校企共建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较深厚的护理学基础、较强的老年护理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宗旨,探索构建以“重基础、强实践,具有老年护理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为特色,建构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的老年护理连续性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级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作者:王燕;孟繁洁;胡燕;方嘉珂;孙秀萍;尹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前入路肝癌切除术和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行前人路肝癌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3年的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5%、35.6%,对照组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0%、1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作为临床首选.
作者:邱桂刚;王学文;卿小松;赖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 应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区空气质量进行采样监测,对比采取干预措施前后12个月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前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灭菌区及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质量超标分别为6次和4次,空气质量达标率分别为25.0%和16.7%;而采取措施后,上述两区域的空气质量全部达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空气质量受工作人员、室内环境、净化设备、人流物流、包装材质和采样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要使空气质量达标,保证无菌物品质量,需不断加强环境监控管理,提高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何小燕;江东;秦年;黄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5种常见细菌在不同环境下对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影响,为临床使用紫外线消毒灭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接种于“干燥环境”和“湿环境”(营养琼脂)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共5种细菌在生物安全柜中用紫外线灯照射0、10、30、60和90 min后,转至37℃孵育箱内培养48 h后观察杀菌效果.0 min照射时间为对照组,其余照射时间为观察组.结果 对照组细菌生长良好.观察组:“干燥环境”下,紫外线照射30 min可杀灭5种常见细菌;“湿环境”条件下,紫外线照射60 min可杀灭5种常见细菌.结论 紫外线对5种常见细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照射时间相同时,杀菌效果“干燥环境”优于“湿环境”.
作者:阮麟;王有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基础上,建构了“一本三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本,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提出具体举措,探索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升的作用.
作者:李彦章;戴冰;徐云;陈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规则肝切除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48例,行规则肝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狭窄切除、结石残留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出血量(82.14±5.45) mL,平均手术时间(62.37±1.55) min.单侧肝内胆管狭窄术后狭窄残留率远低于双侧肝内胆管狭窄术后狭窄残留率(P<0.05).肝内胆管狭窄残留术后结石残留率远高于无肝内胆管狭窄残留术后结石残留率(P<0.05).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72%,复发率为4.05%.结论 规则肝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相对较低.
作者:付宁;罗道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多囊肾合并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院2007~2013年16例多囊肾合并肾结石患者接受MPCNL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平均出血30 mL,结石清除率93.7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血肌酐值下降至(142.69±76.28) μmol/L(P>0.05),无输血或血管栓塞病例.随访3~12个月,血红蛋白和血肌酐值稳定,结石无复发,肾囊肿无增大.结论 MPCNL是安全、有效治疗多囊肾合并肾结石的方法之一.
作者:邓青富;粟宏伟;裴利军;朱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厚朴酚是从药用厚朴Magnoliao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 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皮、根和茎中提取出的烯丙基连苯二酚类化合物,分子式C18H18O2,分子量266.32,与和厚朴酚互为同分异构体.它在东亚地区通常用于治疗急性疼痛、咳嗽、焦虑和胃肠功能紊乱等[1].目前,厚朴酚的各种药理作用均被研究,包括抗炎[2]、抗微生物[胡、抗氧化[4]、抗凝[5]、保护神经元细胞的缺血损伤[6]、抑制脂肪肝[7]和抗肿瘤[8-10]等.
作者:余咸静;周艳;李小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白芍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与前列腺素E2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模型和琼脂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观察白芍醇提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水缩尾反应实验和醋酸致痛扭体反应实验观察白芍醇提物的镇痛作用;测定琼脂肉芽肿炎症模型小鼠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模型小鼠血液的前列腺素E2含量.结果 白芍醇提物可显著缓解小鼠耳片肿胀和小鼠琼脂肉芽肿(P<0.05),延长小鼠热水缩尾反应的缩尾潜伏期(P<0.05),减少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降低琼脂肉芽肿炎症模型小鼠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模型小鼠血清前列腺素E2水平(P<0.05).结论 白芍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E2合成或释放有关.
作者:徐娟;郭洪科;彭延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鼻腔黏膜表面麻醉联合鼻前庭浸润麻醉在等离子治疗儿童利特尔区鼻出血中对手术完成率、手术时间及术后3个月内复发率方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本院耳鼻喉科门诊治疗的147例诊断为鼻腔利特尔区出血儿童病历,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十鼻前庭浸润麻醉组(A组)和单纯鼻腔黏膜表面麻醉组(B组),对两组手术完成率、完成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3个月内复发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手术完成率:A组94.37%,B组6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手术者术后3个月内复发情况:A组4.50%,B组1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A组(5.14±2.62)mim,B组(15.32±5.9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前庭浸润麻醉在儿童利特尔区出血等离子止血手术方面能够提高手术完成率,减少平均手术时间,降低术后3个月内出血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艳;刘洋;谢辉;张勤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院前急救及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院前急救的48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76例ACS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得到确切干预的时间间隔、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死亡病例除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病到得到确切干预的平均时间、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病例除外)分别为(138.15±34.36) min和(313.58±44.03)min、6.3%和19.7%以及(8.50±1.53)d和(13.74±3.05)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予以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可有效改善ACS的预后.
作者:赵扬;颜源均;陈心容;刘显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术前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抗焦虑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本院骨科住院择期手术治疗的3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观察两组术前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术前焦虑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实验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的实施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宁雪梅;段文娟;黄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混合脱钙液在临床骨髓组织活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临床骨髓穿刺活检病例188例,分别采用改良混合脱钙液(改良混合脱钙液组,146例)与传统硝酸类脱钙液(硝酸类脱钙液组,42例)在常温下进行脱钙处理,比较两组脱钙的时间、制成切片的质量、HE染色效果及免疫组化表型表达情况.结果 改良混合脱钙液的脱钙时间短于硝酸类脱钙液,改良混合脱钙液的切片质量良好为97.9%(143/146),HE染色效果良好为98.6%(144/146);硝酸类脱钙液切片质量良好为61.9%(26/42),HE染色效果良好为54.8%(23/42).改良混合脱钙液组标本免疫组化表达效果优于硝酸类脱钙液组.结论 改良混合脱钙液效果良好、脱钙时间短、染色效果佳、组织抗原不丢失、实用性强,能很好地满足临床骨髓组织活检的脱钙需要.
作者:黄蓉飞;江亮;龙小艺;张国宾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