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进修护士临床管理及培训方法的探讨

廖力姗;高玲;白晓霞

关键词:手术室, 进修护士, 培训方法, 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进修护士的临床管理及培训方法.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进修护士的统一管理,采用阶段性培训和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制订个性化的培训目标及培训计划、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结果 进修护士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及结业考试成绩的优良率均较高.结论 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培训成功的关键.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芒硝外敷与硫酸镁湿敷用于慢性心衰伴阴囊水肿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芒硝外敷与硫酸镁湿敷对于慢性心衰伴阴囊水肿患者的消肿效果.方法 将120例心衰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芒硝组与硫酸镁组,每组各60例.芒硝组采用芒硝外敷用于阴囊消肿,硫酸镁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阴囊,记录两组患者消肿效果、有疗效者治疗前后阴囊大小及舒适度得分.结果 芒硝组60例中28例显效,3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67%;硫酸镁组60例中20例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芒硝组阴囊长直径为(11.46±3.16) cm,硫酸镁组阴囊长直径为(13.41士3.48)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芒硝组舒适度得分为(6.11±0.87)分,硫酸镁组舒适度得分为(4.02±1.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芒硝外敷对于阴囊水肿消肿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且治疗过程中患者舒适度较高,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伴阴囊水肿患者辅助消肿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雅;徐英;游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前入路与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前入路肝癌切除术和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行前人路肝癌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3年的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5%、35.6%,对照组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0%、1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作为临床首选.

    作者:邱桂刚;王学文;卿小松;赖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进修护士临床管理及培训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室进修护士的临床管理及培训方法.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进修护士的统一管理,采用阶段性培训和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制订个性化的培训目标及培训计划、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结果 进修护士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及结业考试成绩的优良率均较高.结论 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培训成功的关键.

    作者:廖力姗;高玲;白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基础上,建构了“一本三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本,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提出具体举措,探索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升的作用.

    作者:李彦章;戴冰;徐云;陈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肉豆蔻挥发油体外抗病原微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肉豆蔻挥发油体外抗病原微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2倍稀释法测定肉豆蔻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6种67株临床分离菌和白假丝酵母菌14株、非白假丝酵母菌1株临床分离真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肉豆蔻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洛菲不动杆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等不同种属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肉豆蔻挥发油除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活性相对较低(MIC为4.25~8.50 mg/mL)外,对其余受试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0.07~1.06 mg/mL);肉豆蔻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均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MIC分别为0.07~0.53 mg/mL和0.07 mg/mL.统计分析表明,肉豆蔻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IC明显低于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P<0.0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活性明显强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P<0.01,P<0.05),对其它种属细菌之间的抑菌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肉豆蔻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可用于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运用前景广阔.

    作者:胡杰;代娟;王城城;陈玉平;唐婉林;代敏;万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竹沥胶囊对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竹沥胶囊对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超短波治疗、口服草珊瑚含片和补充维生素.同时,治疗组口服竹沥胶囊,0.1 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鲜竹沥口服液,30 mL/次,3次/d.疗程为15 d.结果 治疗组异常菌群检出率较对照组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竹沥胶囊治疗慢性咽炎可降低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勤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53siRNA对肺腺癌细胞A549中HMGN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P53基因调节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HMGN2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小分子干扰RNA(P53-siRNA)真核细胞转染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作为实验组P53-si,转染无荧光RNA的A549细胞为空白对照组con-si,未转染任何载体的A549细胞为正常对照组con.Western blot检测HMGN2和P53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P53-siRNA的实验组A549细胞株中HMGN2蛋白表达下调,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A549细胞中HMGN2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相对于正常对照组,HMGN2的表达率分别为:实验组56%,空白对照组88%(P<0.01).结论 P53基因能下调人肺腺癌细胞中HMGN2的活性,参与调控HMGN2蛋白的表达,从而为P53基因参与调节HMGN2在小鼠发育过程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李洪敏;王晶;韩琴;刘新;冷言冰;黄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严重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大[6~10 mg/(kg·d),A组]、中[3~5mg/(kg·d),B组]、小[1~2mg/(kg·d),C组]3个剂量观察组和1个安慰剂对照组,每组各20例.3个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对照组用安慰剂代替甲泼尼龙.观察并比较4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7和14 d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比较4组患儿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评分)、住PICU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大、中剂量观察组治疗3、7和14 d后CRP、皮质醇和PCT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观察组治疗3、7和14 d后CRP、皮质醇和PCT水平均低于大、中剂量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剂量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住PICU时间和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住PICU时间和病死率低于大、中剂量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可缩短病程,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曾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规则肝切除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规则肝切除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48例,行规则肝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狭窄切除、结石残留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出血量(82.14±5.45) mL,平均手术时间(62.37±1.55) min.单侧肝内胆管狭窄术后狭窄残留率远低于双侧肝内胆管狭窄术后狭窄残留率(P<0.05).肝内胆管狭窄残留术后结石残留率远高于无肝内胆管狭窄残留术后结石残留率(P<0.05).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72%,复发率为4.05%.结论 规则肝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相对较低.

    作者:付宁;罗道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倦怠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倦怠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的6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一般自我能效感(general self-efficacy,GSES)量表和工作倦怠(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量表评估工作效能感、倦怠感,比较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职称者的评估结果.结果6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GSES量表和MBI量表评估结果较差,其中护龄较短、文化程度及职称均较低者的工作效能感非常高者比例低于护龄较长、文化程度及职称均较高者,重度倦怠感者比例高于护龄较长、文化程度及职称均较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相对较低,且工作倦怠感情况较为明显,同时其受护龄、文化程度及职称的影响较大,应给予干预.

    作者:粱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囊肾合并肾结石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多囊肾合并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院2007~2013年16例多囊肾合并肾结石患者接受MPCNL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平均出血30 mL,结石清除率93.7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血肌酐值下降至(142.69±76.28) μmol/L(P>0.05),无输血或血管栓塞病例.随访3~12个月,血红蛋白和血肌酐值稳定,结石无复发,肾囊肿无增大.结论 MPCNL是安全、有效治疗多囊肾合并肾结石的方法之一.

    作者:邓青富;粟宏伟;裴利军;朱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破解养老难题的基本策略——“五元共构”医养融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必然导致养老服务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在医疗与照护方面的刚性需求显得特别突出,如何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难题.成都市老年康疗院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套以医养结合为核心理念的“五元共构”基本模型.该模型包括老年医疗、老年照护、老年康复、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以及老年健康问题研究5个方面.该模型的发展也面临行业标准欠缺、启动资金大、技术要求高和服务对象支付能力受限等具体困难.

    作者:肖洪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规范重点病人手术室护理制度在减少护理纠纷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规范重点病人手术室护理制度在减少护理纠纷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3年规范手术室护理制度前后,重点病人手术室护理纠纷发生数量、年均纠纷发生率、纠纷补偿总额及其占业务总收入比例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规范重点病人手术室护理制度后,纠纷发生数量减少,纠纷补偿总额及其占业务总收入比例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规范重点病人手术室护理制度可以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梅燕;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积极探索老年健康服务方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发展出现“三低一高”现象.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针对目前老年健康发展现状,我校开始致力于以下3个方面的探索:围绕老年健康服务打造办学特色;建立“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构建老年医学与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成功申报“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探索老年健康服务方略.

    作者:余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协同创新中心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大,老年健康问题突出.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关键,然而老年护理人才短缺、质量水平不高是制约老年事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探索协同创新中心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林琳;赵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ERBB2和MYC mRNA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ERBB2和核内原癌基因(c-MYC)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β2-actin为内对照,采用RT-PCR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79例乳腺癌、66例良性乳腺疾病和51例其它肿瘤患者外周血CTCs中C-ERBB2和MY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外周血CTCs中C-ERBB2和MYC在乳腺癌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乳腺癌组和其它肿瘤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其它肿瘤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RBB2和MYC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一致率.结论 RT-PCR联合检测外周血CTCs的C-ERBB2和MYC基因表达水平,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和标本来源容易等优点,可有效辅助诊断乳腺癌.

    作者:邓君;洪华;传良敏;孙昌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厚朴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厚朴酚是从药用厚朴Magnoliao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 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皮、根和茎中提取出的烯丙基连苯二酚类化合物,分子式C18H18O2,分子量266.32,与和厚朴酚互为同分异构体.它在东亚地区通常用于治疗急性疼痛、咳嗽、焦虑和胃肠功能紊乱等[1].目前,厚朴酚的各种药理作用均被研究,包括抗炎[2]、抗微生物[胡、抗氧化[4]、抗凝[5]、保护神经元细胞的缺血损伤[6]、抑制脂肪肝[7]和抗肿瘤[8-10]等.

    作者:余咸静;周艳;李小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校企共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本研究探索了校企共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及机制,以生态学为视角的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我校根据专家论证及养老机构对人才综合素质和数量的需求,与合作养老机构共同研讨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养老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高级、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开启了校企共建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较深厚的护理学基础、较强的老年护理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宗旨,探索构建以“重基础、强实践,具有老年护理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为特色,建构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的老年护理连续性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级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作者:王燕;孟繁洁;胡燕;方嘉珂;孙秀萍;尹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混合脱钙液在骨髓活检组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混合脱钙液在临床骨髓组织活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临床骨髓穿刺活检病例188例,分别采用改良混合脱钙液(改良混合脱钙液组,146例)与传统硝酸类脱钙液(硝酸类脱钙液组,42例)在常温下进行脱钙处理,比较两组脱钙的时间、制成切片的质量、HE染色效果及免疫组化表型表达情况.结果 改良混合脱钙液的脱钙时间短于硝酸类脱钙液,改良混合脱钙液的切片质量良好为97.9%(143/146),HE染色效果良好为98.6%(144/146);硝酸类脱钙液切片质量良好为61.9%(26/42),HE染色效果良好为54.8%(23/42).改良混合脱钙液组标本免疫组化表达效果优于硝酸类脱钙液组.结论 改良混合脱钙液效果良好、脱钙时间短、染色效果佳、组织抗原不丢失、实用性强,能很好地满足临床骨髓组织活检的脱钙需要.

    作者:黄蓉飞;江亮;龙小艺;张国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α-苦瓜素体内抗人乳腺癌MCF-7移植瘤实验

    目的 观察α-苦瓜素(α-momorchain,α-MMC)体内抗人乳腺癌MCF-7移植瘤效果,初步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建立人乳腺癌MCF-7移植瘤模型,根据腹腔注射的不同剂量α-MMC(0.53、0.8、1.2 mg/kg)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3次/周,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的PBS溶剂,4组均连续用药6周,每周测量肿瘤大小,以相对肿瘤体积(relative tumor volume,RTV)和相对肿瘤增殖率[relative tumor growth rate,T/C(%)]来判断α-MMC抗肿瘤效果,采用TUNEL原位细胞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3个a-MMC剂量给药组的RT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分别为69.06%、39.03%和33.89%,其中高、中剂量组抗肿瘤效应显著.TUNEL染色法显示,a-MMC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 a-MMC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CF-7移植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

    作者:沈富林;曹东亮;邓斐;沈富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