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

曾健强

关键词:ABO血型, 遗传
摘要:目的 调查移民城市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情况,并与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情况相比较.结果 调查发现在深圳地区无偿自愿献血人群中发现有0.29%(168/57 601)的献血人是满族献血人,ABO血型分布以0型常见,ABO血型分布依序为O> B> A> AB,与以往资料比较x2<3.8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民城市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仍保持其自身的遗传特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脑型利钠肽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脑型利钠肽(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22例病程两周内的ACI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血清BNP水平测定,根据BNP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BNP<300 pg/ml);B组(BNP300~900pg/ml);C组(BNP>900 pg/ml).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袁(N1HSS)及Barthel Index(BI)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三个月后进行评分,并将BNP水平与NIHSS及B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入院时及治疗三个月后的NIHS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B1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两周内的血清BNP水平可以用于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

    作者:李卫东;师社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妇女治疗后复诊间隔时间选择

    目的 为研究FQ PCR技术在妇女UU感染疗效监测中的应用,确定合适的治疗后复诊间隔时间.方法 FQPCR方法用于定量检测2002年~2010年间生殖中心647例不育症妇女宫颈分泌物中UU DNA,并对UU DNA阳性患者治疗1~3个疗程转阴率与治疗后复诊间隔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治疗后9~15天复查转阴率(386/421,91.69%)高于治疗后≤8天(26/32,81.25%)(x2=3.94,P=0.047)和治疗后≥16天(164/194,84.54%)(x2=7.18,P=0.007 4)复诊者.转阴率与复诊间隔时间正相关(r=0.347,P=7.9E-0.5).结论 适复诊间隔时间为两个疗程后(9~15天).

    作者:欧阳耀灵;皮洁;彭长华;卢亚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BED-CEIA方法估算陕西省2011年三类高危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

    目的 估计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三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对陕西省2011年4~7月内15个哨点所监测到的800例男男性行为者、2 400例吸毒者和2 800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HIV-1抗体筛查和确证,再应用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测定法(BED HIV-1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检测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品,从而估算其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42%(2.19%~6.66%),0和0.39%(0.05%~0.73%).结论 陕西省男男性行为者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1新发感染率相对比较低.

    作者:任强;邢爱华;常文辉;邹扬帆;付钰淋;张梦妍;李华;庄贵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清前清蛋白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肝功能多项指标的检测来探讨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后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性诊断指标.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20例,分为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在用药前和用药后两周采集患者静脉血液.测定两组患者的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碱酯酶(CHE),并对其浓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肺结核患者治疗两周后血清中PA的浓度已开始明显降低,AST和ALT的浓度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各项指标治疗两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后血清PA异常率显著高于ALT和AST的异常率,其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清蛋白可作为结核病患者治疗后,早期肝损害的敏感性诊断指标,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检测的常规指标.

    作者:李静;王兴宁;郭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含量分析

    目的 观察呼吸道感染患儿血中锌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BH5100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11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128例近期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血锌含量.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含量为(74.23±5.17) μmol/L,近期未发生过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血锌含量为(81.12±6.34)μmol/L,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Zn)含量低于少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两者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8,x2=16.28,P<0.01).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含量明显低于少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应定期对患儿进行血锌含量的测定,为预防儿童呼吸道疾病和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李斌;张西安;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奥普U2金标法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项目性能评价

    目的 对国产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奥普U2检测C反应蛋白的性能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 按照NCCLS1999年发布的EP系列文件要求对奥普U2检测C-反应蛋白项目的准确度、批内、批间精密度、功能灵敏度、稳定性、线性范围和干扰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 全血标本奥普U2与Quikread的相关性为r=0.990,血浆标本奥普U2与德灵BNⅡ及Quikread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8及0.985;全血高、低浓度批内精密度为6.2%和6.3%,批间精密度为5.1%和7.6%,血浆高、低浓度批内精密度为5.50%和10.8%,批间精密度为2.5%和1.1%;功能灵敏度为7 mg/L;仪器使用新生产和有效期末的工作液检测CRP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检测范围在7~133 mg/L时线性回归方程Y=1.010 8X-1.636 4,r=0.998 7;脂血(三酰甘油高达21.5 mmol/L)、胆红素(TBIL高达242.6 μmol/L)、类风湿因子(RF高达2 980 IU/L)的标本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奥普U2金标斑点法定量检测CRP除功能灵敏度应修正为7 mg/L外,不仅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试剂稳定性、线性范围等性能参数与其说明书中基本一致,而且与同类进口检测系统的性能无显著差异,完全适用于快速检测及床边检验(POCT).

    作者:权文强;戴燕;万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法测定饮用水中的Cr6+研究

    目的 研究生活饮用水中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铬配合物紫外定量技术.方法 水杨醛和邻苯二胺溶于甲醇,在冷水浴中搅拌加入无水乙醇得橙红色晶体-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通过测量强酸(5.0 mol/L H2S04)环境下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与六价金属铬(Cr6+)形成的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对样品中的铬离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铬配合物溶液在波长478 nm有大吸收,且浓度与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化合物稳定,同时该方法其他元素对实验结果基本没有影响.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饮用水中Cr6+的测定.

    作者:赵茹;郭方飞;王长晔;杜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建立北海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参考值.方法 对北海市中心血站2011年12 817名无偿献血者的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 95%参考值为<58.2 U/L,男性<71.68 U/L,女性<54.74 U/L.结论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参考值高于GB18467-2001标准的参考值,如使用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参考值,可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孙家志;黄聪;陈辉莲;谭瑞琼;卞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

    目的 探讨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方法 收集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214例、体检中心正常人293例、其它疾病患者70例,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170测定其抗CCP抗体含量,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为10.095 U/ml,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95.2%;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结论 当临界值为10.095 U/ml时,抗CCP抗体对RA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冰;钟树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芩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观察

    目的 评价黄芩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黄芩水提物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体外配置与水提物含量相同的各主要黄酮类物质和其混合物;采用微量半固体琼脂稀释法检测各成分对30株MRSA的MIC值;联合抑菌试验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各组分间的FIC值,分析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①微量半固体琼脂稀释法检测黄芩苷对30株MRSA的MIC值为1.39 mg/ml~5.56 mg/ml,黄芩素对MRSA的MIC值为0.145 mg/ml;黄芩素作用强于黄芩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均无抑菌作用.②体外配置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混合物对MRSA的MIC稀释比例为1/8~ 1/16,水提物对MRSA的MIC稀释比例为1/16~1/32,水提物作用强于混合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黄芩苷与黄芩素对MRSA的FIC值为3~4,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结论 黄芩水提物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对MRSA有抑菌作用,且黄芩素作用强于黄芩苷;黄芩苷和黄芩素间为相互拮抗作用;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无抑菌作用.

    作者:归巧娣;任健康;李巧茹;苍金荣;刘文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湖北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开展临床化学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工作,了解湖北省临床化学常规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为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2007~2010年湖北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的数据,从参加实验室的构成比、回报率;比对项目的不合格率、实验室间的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组织20次比对活动,参加实验室数分别为40,113,142和170个;平均回报率为78.9%,15个项目的全省数据平均变异系数在5%以内,93%的实验室SDI和CVI值满足要求.结论 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评价活动,可以督促实验室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为室间质评提供有益的补充,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水平,能为实验室间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平台.

    作者:潘莉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早期2型糖尿病血清内脂素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T2DM)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70例早期T2DM患者,高分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分为IMT增厚组(36例)、IMT非增厚组(34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三组均检测常规临床指标,采用ELISA法测空腹血清Visfatin.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Visfatin与早期T2DM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Visfatin明显高于对照组(14.32±0.76 μg/L vs 6.34±0.91 μg/L,11.54±0.83μg/L vs 6.34±0.91μg/L,t1=2.41,t2=1.841;P1=0.009,P2=0.029),IMT增厚组Visfatin高于IMT非增厚组(14.32±0.76μg/L vs 11.54±0.83 μg/L,t3=0.901,P3=0.031);简单相关分析显示Visfatin与BMI,IMT,LDL-C,WHR,ln(FINS),ln(HOMA-IR),ln (FBG)呈正相关(r=0.201~0.331,P=0.007~0.047),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Visfatin仅与HOMA-IR(t=4.123,P=0.0071),IMT(t=3.573,P=0.0084)呈独立相关.结论 血清Visfatin与T2DM发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早期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时晔;王甜;张艾莉;马庆;苗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清长正五聚蛋白、hsCRP和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的分析

    目的 通过长正五聚蛋白(pentraxin-3,PTX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肾病损害程度诊断价值分析探讨.方法 以2010年7月~2011年10月西安市北方医院住院和门诊的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56)、微量清蛋白尿组(n=63)和临床清蛋白尿组(n=27)三组;同时以10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PTX3,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HbA1c水平.结果 正常、微量和临床尿清蛋白三组,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PTX3,hsCRP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UARE分级增加,PTX3,hsCRP和HbA1c水平也显著增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PTX3与UAER显著正相关(r=0.712,P=0.012);hsCRP水平与UAER存在正相关(r=0.661,P=0.023);HbA1c水平与UAER也存在正相关(r=0.631,P=0.03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TX3水平与UAER的相关性强于血渍hsCRP和HbA1c.结论 炎症指标PTX3,hsCRP和HbA1c的联合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的监测.

    作者:朱增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年龄和性别对健康成人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年龄和性别对健康成人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影响.方法 以西门子医疗诊断公司的INNOVANCE(R) D-Dimer和日本Sysmex公司的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了583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所得数据以SPSS10.0 统计软件包中有关处理方法加以处理分析.结果 血浆D-聚体总体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r=0.27,F=3.28,P<0.05);年长女性(>40岁)血浆D-二聚体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男性(t=2.24,P<0.01);年轻组(<40岁)的结果提示无性别差异(t=0.983,P>0.05);10岁年龄分层分析显示,男性50岁以下血浆D-二聚体基本保持稳定,而女性>40岁便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明显高于同龄男性(t=2.24,P<0.01).结论 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年长女性高于男性.

    作者:闻平;俞晓丽;周永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分析

    目的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变化的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1年1月~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制定的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1],共计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8.1岁.对照组:健康儿童共计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6岁.过敏性紫癜组性别、年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改变明显,CD3十CD4+ (Th)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为2.91,P<0.01;CD3+CD4+ (Th)/CD3+CD8+ (Ts)比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t值为2.80,P<0.01;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为2.76,P<0.01;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补体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检测免疫功能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作者:程小丽;陈葳;杨玉琮;周萍;胡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在脑出血昏迷病人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脑出血昏迷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sponse protein,hs-CRP)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昏迷病人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脑出血清醒病人62例为对照组,共122例.病例选择须在入院时无感染发生,发病24 h内入院,住院时间在3周以上者.122例病人分别在入院当天、3~5天、7~9天、21天后行hs-CRP、体温、血常规、胸部CT、痰细菌培养等检查.检查结果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昏迷组60例7~9天hs-CRP浓度全部增高,且发生肺部感染;清醒组62例7~9天中4例hs-CRP增高,且发生肺部感染.昏迷组在7~9天hs-CRP浓度明显高于清醒组(38.02±12.6 mg/Lvs 0.75±0.58 mg/L),经统计学t检验,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昏迷组在7~9天肺部感染例数明显高于清醒组,经x2检验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两组发生肺部感染的64例病人hs-CRP全部增高.结论 脑出血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率远高于清醒病人,昏迷病人hs-CRP增高与肺部感染有关.hs-CRP是诊断脑出血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

    作者:白利芬;赵开胜;刘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几种丙肝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孵育时间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三种方法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的临床运用.方法 分别用两种ELISA和CMIA测定门诊和住院患者抗-HCV样本1 281例.不一致的用PCR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定量检测.结果 1 281例样本ELISA A 18例阳性,阳性率为1.41%;ELISA B 20例阳性,阳性率为1.56%;CMIA 31例阳性,阳性率为2.42%.两种ELISA分别与CMIA阳性率比较x2分别为8.47,6.67;P值分别为0.003 6,0.009 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法阳性率比较x2为0.50,P=0.479 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与CMIA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PCR测HCV-RNA,结果除1例CMIA为阳性HCV-RNA-PCR为阴性外,其余CMIA与HCV-RNA-PCR定量结果一致.结论 CMIA优于ELISA灵敏、特异度高、结果准确,CMIA更适合于丙型肝炎的临床筛查应用;ELISA B比ELISA A灵敏.

    作者:廖冰洁;周迎春;谢在春;梁淑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折患者术前D-二聚体的检测与DVT形成的评估

    目的 探讨新近入院骨折患者手术前血浆D-二聚体指标的检测对提示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评估.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2年4月新近入院骨折患者1 268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按照骨折创伤程度将其分成三组,A组:肢体单处闭合性骨折(654例);B组:肢体单处开放性骨折(316例);C组:肢体2处或2处以上骨折伴血管损伤或脏器损伤或下肢大骨折创伤(298例),以同期10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指标,同时收集观察组中进一步做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的骨折患者339例,发现深静脉血栓(DVT)组12例,无DVT组327例,所有数据均用SPSS Statistic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D-D指标水平(2.68±2.53)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27士0.2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35,P<0.01),其中骨折A组D-D(0.31±0.17)mg/L无明显变化(t=1.564,P>0.05),骨折B组D-D(0.89±0.36)m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5),而骨折C组D-D(6.64±2.33)mg/L明显升高(t=9.336,P<0.01);不同骨折组间比较:D-D指标差异也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8.047,P<0.01);与未并发DVT骨折组D-D(3.23±2.45)mg/L相比,并发DVT骨折组D-D(8.92±5.61)mg/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92,P<0.01).结论 骨折创伤较严重的患者较易并发DVT,其手术前血浆D-D指标的检测对提示并发DVT有很好的评估与预防指导作用.

    作者:孙永锋;高全成;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血型孕妇尿靛甙水平检测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期妇女尿靛甙水平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尿靛甙分析仪检测1 321例孕妇晨尿中靛甙含量,采用凝胶卡式血型鉴定仪检测其血型.结果 1 321例孕妇中,B型407例,A型349例,O型310例,AB型255例.A型组尿靛甙平均水平为(118.3±80.6) mg/L,B型组为(95.2±75.3) mg/L,O型组为(79.5±50.3)mg/L,AB型组为(90.2±66.20) mg/L,各组尿靛甙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q=2.52,P<0.05);A/O(q=5.793,P<0.01);A/AB(q=2.658,P<0.01),O/B(q=2.013,P<0.05),B/AB(q=1.803,P<0.05)和O/AB(q=2.537,P<0.01).尿靛甙值超标的孕妇在各组中所占比例在以下各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B(x2 =21.571,P<0.01),A/O(x2=25.363,P<0.01),A/AB(x2=5.782,P<0.05),O/AB(x2 =16.076,P<0.01),B/AB(x2=15.375,P<0.01)和B/O(x2=5.730,P<0.05),而尿靛甙值偏低在A/O血型以及AB/O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14.532,x2=14.976,P<0.01).结论 不同血型孕妇尿靛甙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魏红;吕艳关;范广来;苏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徐州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HP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徐州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基因多态性.方法 2010年期间对徐州地区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成年人进行HPA1~17基因及新等位基因Caba+分型研究.根据HPA基因分型试剂盒的要求,调整DNA模板浓度;根据人类生长激素基因(HGH)的保守片段设计内参引物进行PCR-SSP,在包含引物混合液的96孔反应板中,按照相同的循环条件扩增PCR产物;用x2检验比较基因分布期望值与观察值,以验证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结果 在徐州地区汉族人群的HPA1~17系统中,呈多态性分布的等位基因是HPA1a,HPA2a,HPA3a,HPA4a,HPA5a,HPA6a和HPA15a,其频率分别为0.995 0,0.935 0,0.590 0,0.9950,0.980 0,0.975 0和0.575 0,HPA7~14,16~17及新等位基因Caba+呈单线性分布.结论 徐州地区汉族人群HPA的基因有地区特点,人类血小板抗原HPA的基因具有民族多态性.

    作者:胡金萍;毕星秀;孟宪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