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伟;赵缜;赵芳;潘惠芬
目的 探讨乳糜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后,产品外观、血浆蛋白含量及亚甲蓝残留量是否符合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为临床合理使用血浆提供参考.方法 血站采集后保存48h内的无偿献血者血液,离心分离出血浆,用作者自制比浊图片卡按乳糜血指数≤2,3~5,>5标准选出轻、中、重度三组乳糜血浆(100 ml/袋)各20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光照度35 000 lux、温度4℃作用30 min,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然后按标准操作规程检测各袋病毒灭活血浆外观、血浆蛋白含量、亚甲蓝残留量.结果 轻度乳糜血病毒灭活产品外观呈淡黄色澄清液体、血浆蛋白含量>50 g/L、亚甲蓝残留量(0.210±0.024)μmol/L;中度乳糜血病毒灭活产品外观呈淡黄色或淡绿色澄清液体、血浆蛋白含量>50 g/L、亚甲蓝残留量(0.261±0.031)μmol/L;重度乳糜血病毒灭活产品外观呈淡绿色浑浊不透明液体、血浆蛋白含量>50 g/L、亚甲蓝残留量(0.342±0.029)μmol/L;且亚甲蓝残留量与乳糜血程度呈正相关,轻、中度组比较t=5.67,P<0.01,中、重度组比较t=8.32,P<0.01,轻、重度组比较t=15.3,P<0.01.结论 轻、中度乳糜血经亚甲蓝光化学法制备病毒灭活血浆符合GB18469,可供临床使用;重度乳糜血制备病毒灭活血浆除血浆蛋白符合标准外,血浆外观、亚甲蓝残留量均不符合GB18469,不适合供给临床.
作者:刘静;李红心;肖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盐酸万古霉素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20名中国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别给予盐酸万古霉素1.0g静脉滴注,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 2.1.1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盐酸万古霉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52.16±4.21)mg/L; t1/2β为(3.255±0.27)h;AUC00-∞为(148.116±18.25)h· mg/L;AUC0-t为(133.8±20.13)h·mg/L.结论 该方法适合快速分析的盐酸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HPLC方法.
作者:任晓娟;陶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免疫发光法检测丙肝抗体S/CO(signal to cutoff)值与HCV RNA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 111例丙肝患者行HCV抗体和HCV RNA的实验室检测,以抗体水平进行分段统计,并以HCV RNA检测结果为参考采用ROC曲线评价S/CO值对丙肝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HCV RNA阳性率随S/CO值的增大而升高,S/CO值在0~1时,HCV RNA阳性率为1.09%;在1~5时,阳性率为5.06%;在5~8时,阳性率为24.5%;8~10时,为50%;>10,阳性率为100%.同时发现,S/CO值较低时HCV RNA阳性病例多为HIV/HCV共感染患者.根据ROC曲线可知,S/CO佳诊断界值为6.94,此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93%.结论 丙肝抗体S/CO值与HCV RNA检测结果较一致,临床实践中可参考S/CO值,并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以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张敏;沈震;王刚;林锋;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依托杭州创业公司的LIS系统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开发临床实验室检验耗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条形码作为载体,实现对临床实验室试剂与耗材的全程信息化追踪管理,具备随时查询或统计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进出库、开始使用、使用完毕、失效预警、高/低库存预警、使用效率、运营成本等功能.达到提高临床实验室试剂与耗材管理的效率并规范其使用、符合监管部门的管理要求、保障临床检验的质量等效果.
作者:梁映亮;隋洪;曾方银;陈光辉;徐灼均;钱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OLYMPUS AU54OO是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双加样、双圈比色杯模式,具有速度快、精密度高等优点,每小时完成4 100个测试(包括电解质).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结果报警和仪器报警的状况.我们通过实践中不断摸索,翻阅仪器说明书,并查阅一些文献资料[1~3],积累了一点经验,现总结如下.1 检验数据报警 ①检验数据“*”报警:可能试剂变质;可能清洗头堵塞,比色杯漫水;可能光源老化(一般340 nm波长检测的项目报警).②检验数据“@!”报警:一般出现在多点定标的项目.当检验项目吸光度超出该项目定标品大值的吸光度时,传到LIS的结果为1或2.此时需稀释标本后重测.③某日磷项目质控在控,但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负值或很高的值:此情况系试剂瓶装载过满,试剂盘快速转动时产生气泡所致.
作者:孙亚楠;张帆;孙旦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DNA含量,以期为两种病原体的早期诊断与监测提供敏感、准确、及时的实验室结果,并为两种病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筛选出适宜的标本类型.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分别对270份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病毒和HCMV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并分析.结果 270份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DNA检出率分别是30%和96.7%,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两种类型标本检测EBV DNA的联合检出率为100%;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两种类型标本对HCMV DNA检出率分别是40%和86.7%,两种类型标本对HCMV DNA的联合检出率为100%.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本对EB病毒和HCM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浆标本,血浆和单个核细胞两种类型标本对EBV DNA和HCMV DNA的联合检出率为100%.临床医生在疑似EBV和HCMV感染患者的诊疗中要选择适宜的标本类型,首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本进行检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血浆标本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郭建巍;高毓蕊;田占月;陈昌国;王珍光;李文军;赵强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深圳龙华新区在职医务人员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为预防及及早采取干预性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14C-呼气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同时平行检测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1 675例(研究组)及龙华新区政府及教育部门非医务人员共1 628例(对照组)的HP感染状况.结果 对照组HP感染率为47.2%(769/1 628),其中政府部门查体人员HP感染率为50.7%(385/759),教育部门查体人员44.2%(384/8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P<0.05),医务人员HP感染率为54.6%(915/1 675),高于对照组的47.2%(769/1 6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2,P<0.05).14C-呼气试验HP检出率为53.2%(1 756/3303),ELISA法为51.0%(1 684/3 303),两种方法检出HP阳性检出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16).结论 医务人员HP感染率高于非医务查体人员,这可能与其职业压力、工作强度、接触相关患者多及长时间晚上轮班等原因有关,应加强医务人员HP检测,宣传和预防减少HP感染.
作者:王礼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结合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模型)探讨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各自及联合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集住院的6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8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以及60例体检健康女性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HE4的表达及CA125的水平,并据此计算每例患者的ROMA指数.结果 健康对照组、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Ⅰ,Ⅱ期和Ⅲ,Ⅳ期)受检者血清中的检测指标分别是CA125:17.2±9.24,52.4±20.69,77.8±32.58和148±87.54 U/ml; HE4:36.7±8.45,79.3±19.4,120.2±21.325和252.3±45.87 pmol/L;ROMA:3.1%±2.12%,7.8%±3.56%,21.8%±11.5%和37.3%±18.9%.健康对照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卵巢癌(Ⅰ,Ⅱ期)组和卵巢癌(Ⅲ,Ⅳ期)组的CA125,HE4含量和ROMA经q,x2检验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间F值分别为5.25,14.87和65.07;HE4间F值分别为6.45,15.65和66.98;ROMA间x2值分别为5.98,15.89和45.85).CA125+HE4联合检测灵敏度高达89.3%,但特异度较低;ROMA灵敏度、特异度都较高.结论 卵巢肿瘤术前的血清学分析中,单指标分析首选HE4,ROMA在临床上拥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保平;刘珊;董莉;萨仁娜;冯新平;王永祥;易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低危型HPV感染可导致皮肤良性病变,高危型HPV感染可以导致宫颈癌及其他肿瘤.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分子,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在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该文重点就HPV感染与Toll样受体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袁杭;毛源;张厚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深圳关外宝安、龙华及光明新区各社区健康检查妇女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为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深圳关外宝安沙井、龙华及光明新区各社康服务中心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妇女人群3 095例,按不同年龄进行分组,分别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技术进行23种HPV亚型感染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095例不同社区健康体检妇女人群HPV感染总阳性率达23.46% (726/3 095),HPV感染高峰年龄<25岁,占31.7%(206/649),与其它年龄组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02,P<0.05);>60岁的妇女HPV感染率明显下降[8.4%(9/107)],与其它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53.15,P<0.01);单亚型感染率高是HPV16(26.67%),其次是HPV58(15.47%),HPV6 (12.28%);多亚型感染率高为HPV16 (23.49%),其次为HPV58(19.74%),HPV52 (10.38%).感染以高危型为主,占87.88%(638/726),低危型占5.92%(43/726),多亚型感染占6.20% (45/726).结论 深圳关外各社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以16,58及52亚型为主,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以6,53亚型为主.<25岁社区妇女为易感人群,应加强各区HPV的普查工作,特别注意有性生活史的未婚女性.
作者:施俊柱;刘爱胜;文艳;陈荣贵;阳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蛋白酶原Ⅰ (PG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 在TRFIA法检测的临床标本中随机选择88份,分别用CLIA法和ELISA法再次检测PGⅠ,分析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对体检人群、消化科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验证TR-FIA法检测PGⅠ对胃病筛查的可行性.结果 TRFIA法(Y)与CLIA法(X),ELISA法(X)PGⅠ检测结果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92 8和0.995 0,P<0.05),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SE%)均<10%;体检人群、消化科门诊患者、消化科住院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分别为156.0±63.8 ng/ml,197.8±113.8 ng/ml,269.5±156.5 ng/ml,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RFIA法检测PGⅠ结果可靠、操作方便,未来可能用于胃病患者的筛查或辅助诊断.
作者:廉伟;赵缜;赵芳;潘惠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细胞因子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近十余年来,细胞因子发展迅猛,现已发现几十种细胞因子,并形成研究细胞因子的专门学说-细胞因子学.细胞因子是一类可诱导的多肽,通过作用于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or),引发靶细胞内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发挥作用.近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尤其是病毒,可能通过分子模拟(molecularmimicry)利用细胞因子系统、扰乱免疫系统而攻击宿主.因此深入研究细胞因子受体和微生物蛋白之间的关系可为疾病的预防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何涛君;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HBV感染相关疾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AFP和HBVDNA定量结果,了解AFP和HBV DNA在HBV感染相关疾病不同病程中的变化,为该病治疗,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临床确诊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211例,肝硬化80例,肝癌32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AFP和HBV DNA.AFP> 20 ng/ml为异常.HBV DNA> 5.00E2copies/ml为阳性.AFP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HBV DNA采用均值表示.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计数资料x2检验;定量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AFP与HBV DNA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1例慢性乙型肝炎组和80例肝硬化组AFP异常检出率与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67,26.40,P值均<0.01);32例肝癌组AFP异常检出率与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AFP分别与肝硬化和肝癌组比较以及肝硬化和肝癌组AFP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2.75,3.10,P值均<0.01).慢性乙型肝炎组HBV DNA分别与肝硬化和肝癌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2.56,P值均<0.05).肝硬化和肝癌组HB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AFP与HBV DNA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r=0.357,P<0.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和肝癌组AFP与HBV DNA相关分析,均无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025,0.154,P值均>0.05).结论 AFP和HBV DNA的检测,对临床了解肝脏损伤程度,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青梅;任传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微小RNA(hsa-miR-29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于2011~2013年期间收集赣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5~70岁.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名,女25名,年龄25~75岁.所有患者做糖耐量试验并证实,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清中hsa-miR-29b的表达水平,运用两两比较t检验比较糖尿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清中hsamiR-29b的表达水平.结果 健康组hsa-mir-29b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3.56±2.11)%,2型糖尿病患者组hsa-mir-29b表达水平为(32.43±3.60)%.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清中hsa-miR-29b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清中hsa-miR-29b水平呈高表达.
作者:张丽琴;钟树妹;韩泽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及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大港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7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21例,同时伴脑梗死患者16例,伴冠心病患者29例,伴肾病患者11例;伴眼病患者10例.对照组50例,为健康献血员,均无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肾病及眼病病史.各组患者同时检测AGEs、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竞争法原理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采用HPLC法检测HbA1c.结果 AGEs水平分别为:单纯糖尿病组8.89±0.29 U/ml,糖尿病伴脑梗死组13.69±0.64 U/ml,糖尿病伴冠心病组14.13±0.55 U/ml,糖尿病伴肾病组12.2±0.337 U/ml,糖尿病伴眼病组13.25±0.24 U/ml,与对照组比较AGEs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117~6.523,P值均<0.01).同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伴脑梗死组、糖尿病伴冠心病组、糖尿病伴肾病组、糖尿病伴眼病组AGEs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443~3.756,P值均<0.05).糖尿病伴慢性并发症各组间AGE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66,P>0.05).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伴各种并发症组,其AGEs水平同血糖水平、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416~0.452,P值均<0.01).结论 血清AGEs水平的升高是早期诊断糖尿病并发各种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指标,而ELISA以其快速灵敏准确且无放射性污染的特点,适于在临床实验室中作为常规检测AGEs的方法.
作者:刘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ip蛋白在肺腺癌侵袭及转移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以肺腺癌细胞系A549为研究对象,通过RNA干扰技术特异下调Bip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Bip-siRNA纳米控释系统干预Bip基因表达,比较干预与对照组肿瘤转移发生发展时相及肿瘤生长周期.结果 构建了Bip cDNA文库,用LipofectamneTM 2000转染试剂进行转染A549细胞后可见细胞生长减缓,体积缩小,形态呈梭型及部分细胞破碎,FCM检测转染后48,72 h细胞周期状况见G0/G1期细胞减少,并出现G2/M期阻滞及部分凋亡细胞.对10只裸鼠移植瘤进行干预发现,1,2,3,4周的生长曲线,未干扰组肿瘤生长明显快于干扰组.结论 Bip蛋白在肺腺癌的增殖及侵袭过程中有较为直接的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可能对揭示肺腺癌的转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为抑制肺腺癌转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余敏;田应选;尚文丽;霍树芬;刘凌华;王媛;姚淑莲;宁亚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慢性乙型肝炎(CHB) 95例和同期正常对照67例抗核抗体(ANA),nRNP/sm,sm,dsDNA,核糖体P蛋白,SSA,SSB和RO52,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与抗线粒体抗体M2.用定量PCR检测HBV-DNA与HBV基因分型;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与AST,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纤维化指标.结果 ①CHB组ANA的阳性率为23.2%,与正常对照组(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6.85,P=0.001),以低滴度为主,核型以核颗粒型为主.②CHB组肝病相关抗体主要为ASMA,LKM和M2,对照组未发现此类抗体.③自身抗体阳性的CHB组(CHB自抗阳性)ALT,AST,病毒载量与HBV基因型分别为116.2 IU/L,86.3IU/L和4.8 IU/ml,HBV B型21/25,C型3/25,与自身抗体阴性的CHB组(CHB自抗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HB自抗阳性组血清Ⅳ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与CHB自抗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这些自身抗体的存在与HBV含量与基因型没有关联,ANA与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有一定意义,可能是诱发乙肝后肝硬化的病因之一.
作者:汪永强;周振忠;李婷;袁平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GGT)在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0例2型糖尿病测定血清GGT,GLU,胰岛素和HbA1c水平.根据血清GGT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GGT升高组(HGGT)和GGT正常组(NGG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HGGT组糖尿病患者GGT,HOMA-IR值明显高于NGGT组(P<0.01);HbA1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与HOMA-IR呈正相关(r=0.223,P<0.05);与HbA1c呈正相关(r=0.367,P<0.01).结论 GGT对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军民;谈昀;曾宪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RA患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适用性.方法 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151例,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待测样本中抗CCP抗体含量,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对临床诊断的有效性.结果 两方法检测RA组血清抗CCP抗体含量均显著高于非RA组(P均<0.01);ELISA和化学发光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一致性分别为78.6%,89.5%,85.4%和76.8%,94.7%,88.1%;两方法间比较r=0.885,P=0.07>0.05,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ELISA和化学发光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7和0.933.结论 血清抗CCP抗体检测对RA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符合率良好,方法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国瑞;常林;郑田;严孝岭;王艾丽;虞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伴发高尿酸血症及脂代谢情况.方法 应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新入院患者279例,分别测定其血尿酸(SUA)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120例健康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高尿酸血症检出率42.2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31.55,P<0.0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脂异常检出率TG,TC,LDL-C和HDDC分别为:47.67%,29.75%,28.67%和37.6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x2=19.74~30.40,P<0.0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SUA,TG,TC和LDL-C平均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7.70~14.65,P<0.01),而HDL-C平均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t=9.55,P<0.01).结论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伴有血尿酸及血脂代谢异常,应及早对该类患者进行血尿酸及血脂浓度检测,积极治疗与干预.
作者:刘光美;余林蔓;宛长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