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氨酰心安治疗心衰22例疗效观察

黄晓燕;何顺德

关键词:氨酰心安, 地高辛, 充血性心力衰竭
摘要:β阻滞剂在冠心病、高血压病与原发性心肌病中的应用早为人们了解,然而由于其负性肌力作用,许多医生至今尚不敢大胆使用.我们以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氨酰心安治疗心衰22例,其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2例教训

    病例Ⅰ,女,32岁,因子宫腺肌症于2001年5月16日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4小时静脉输注5%GS500ml+抑肽酶20万单位,输注8分钟约20ml液体时,病人自诉头颈及手脚肌肉突性性疼痛,以脚底为甚.继而出现心慌、颤粟、面色苍白.

    作者:李文华;顾琼;刁小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学分析(附58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8例COPD患者,曾是我所门诊和住院病人,其诊断与分期符合中华医学会1987年修订的COPD诊断标准.

    作者:谭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乳腺叶状囊肉瘤6例报道

    乳腺叶状囊肉瘤(Breast Phylloides Cystosarcoma,BPCS)是由纤维和上皮两种成分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肿瘤,临床少见.

    作者:徐红梅;马跃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传统观念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脂质沉积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炎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和触发机制并非十分清楚,本文就这方面的新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朱宏文;刘远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议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课程设置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又该采取哪些措施?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本文打算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李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频治疗头颈部血管瘤25例报告

    2000年3月~2001年2月我科使用射频治疗头颈部血管瘤25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黎万荣;任正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FA液在常规病理诊断制片中的应用

    目的:筛选一种病理诊断制片组织的佳固定液.方法:每月收集1000病例,进行组织切片3000张,每月只用1种固定液固定全部组织,对6种固定液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FA液固定组织用时短,1~1.5小时,组织细胞收缩不明显,硬度适中,无需任何处理可直接入同等浓度酒精脱水,组织细胞染色良好.结论:AFA液是目前用于日常病理诊断制片组织固定的佳固定液.

    作者:张莉琼;陈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桡动脉起始与形态变异1例

    在解剖60岁左右女尸时发现其桡动脉变异,此种变异较罕见.

    作者:孙国刚;姚惠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类白细胞抗原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ajor histoo 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类分子的主要抗原之一.

    作者:徐永强;徐良;刘雪梅;陈历恒;夏仁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休克,是失血致有效血容量不足,组织低灌流和缺氧时呈现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危重,进展快.

    作者:吕晓菲;张庭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例分析

    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增加了母婴死亡率,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彦;游小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法医学教育现状及改革初探

    虽然我国古代法医学检验工作历史悠久,但现代法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尤其在文革期间遭到了严重摧残.目前我国法医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我国法医学事业的进步,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杨志惠;龚莉;陈明;任作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治分析(附5例病历报告)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也称为原发性胆总管扩张症等[1].我院1999年以来共收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住院病人,结合文献就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同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克忧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克忧颗粒(槐花、党参等)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收得率、芦丁含量、多糖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克忧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佳工艺为: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结论: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孙琴;代勇;税丕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PI3-K途径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建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肺损伤性疾病中常见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艳萍;王鸿程;李万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网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由于肺在胸腔内占据一定空间,妨碍手术操作.我们自1998年9月开始,经左胸行食道癌切除术者用肺网包裹肺组织,共计71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溉;武忠;赵雍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44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测定44例高脂血症肾脏病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并用吉非罗齐降脂的高脂血症患者作回顾性对照,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氟伐他汀组及吉非罗齐组在治疗期间均行低脂饮食.氟伐他汀组给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口服;吉非罗齐组给吉非罗齐0.6g,每日2次口服.两者均持续给药4周为1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均分别测TC,TG,HDL-C,LDL-C,血糖,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并随时记录服药后患者出现的任何不适.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从本文观察结果可看出氟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甘油三酯有所降低;还可看出氟伐他汀能明显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而吉非罗齐降低LDL-C、升高HDL-C的作用则不明显.氟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与吉非罗齐相似,但氟伐他汀的副作用少于吉非罗齐,尤其对肝脏,氟伐他汀无不良影响,优于吉非罗齐.再者氟伐他汀每日服药1次,较吉非罗齐方便,大大增加了患者接受治疗的顺从性.结论:氟伐他汀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理想调脂药,且副作用少,可被患者广泛接受.

    作者:王铁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8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先心病32例,经严格监护和积极的抢救,成功率达95%.

    作者:尹俊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压计水银柱0位高低不同对测量血压结果的影响

    测量血压是护理工作中频繁进行的操作.尽管测量方法和器具越来越多,台式汞柱式血压计仍被视为黄金方法[1].

    作者:诸顺湖;董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麻醉专业实习中应注重规范化临床技能培训

    临床麻醉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正确地掌握各种临床麻醉技能是一名麻醉医师的基本专业素质之一.

    作者:唐显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