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联合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郭廷俊;周裕凯;汪青;汪俊

关键词:硝酸甘油, 降压, 控制性, 老年人, 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须行控制性降压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鼻内镜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脊椎手术),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控制性降压组).控制性降压组于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硝酸甘油1.0~3.0μg·kg-1·min-1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前降低30%左右(不低于60mmHg).对照组不行控制性降压.两组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及术后24、48h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结果:控制性降压组术中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术后24、48h两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论:硝酸甘油1.0~3.0μg·kg-1·min-1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行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四项生化指标检查对肾功能损伤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四项生化指标[尿素(UN)、尿酸(UA)、肌酐(Cr)、胱抑素C(CC)]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疑有肾脏损害的住院患者以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清UN、UA、Cr、CC.结果:UN、UA、Cr、CC的异常率分别为45%、29.5%、13%、73.5%,其中CC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其它三者(P<0.01);UN、UA、Cr、CC的特异性分别为58.33%、69.79%、96.88%、53.13%,灵敏度分别为48.08%、28.85%、22.12%、97.12%,其中Cr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其它三者(P<0.01),CC的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其它三者(P<0.01).结论:胱抑素C是一个对肾功能损害敏感且诊断价值较大的指标,但其特异性较低,可与特异性较高的肌酐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何晓华;赵静;谢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全麻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用于全麻手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的病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30)、杜冷丁组(B组=30)和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组(C组=30),A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1~2mg静脉莫非氏滴管静注;B组给予杜冷丁50~100mg肌注.观察并记录A、B两组注药后10min、30min、1h、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镇静评分(采用Ramsay评分)、生命体征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与C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给予镇痛药的两组的镇痛镇静率均在86%以上,但是布托啡诺组的副反应如心慌、呼吸抑制较杜冷丁组少.布托啡诺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不给药物组(P<0.05),注药后1 h布托啡诺组头晕和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杜冷丁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和杜冷丁用于麻醉复苏室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战;袁永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对小儿使用留置针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结果显示影响小儿留置针留置的因素主要为穿刺失败,留置套管脱落,留置套管阻塞,局部渗漏肿胀及静脉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苹;吴红英;赵丽华;刘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乡镇卫生院的软实力建设实践探索

    农村卫生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中坚,当前乡镇卫生院在打造硬实力的同时,要着重加强医院软实力的建设.本文主要从打造先进的医院文化、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建设一流的医院管理、培育优秀的医院人才、营造强大的医院凝聚力、构建和谐的医惠关系几个方面来谈如何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软实力建设.

    作者:徐凤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外科急腹症治疗体会

    老年人往往存在重要脏器不同程度功能损害,一旦患外科急腹症将加重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引发功能不全和衰竭,治疗棘手,死亡率高.本文就我科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5例老年外科急腹症治疗进行总结.

    作者:吕宝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肛门狭窄32例报告

    采用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肛门狭窄32例,治愈率为100%.结合病因、病理对手术机理进行探讨,认为该术式是治疗慢性肛裂及肛门狭窄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义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其预后与病变范围及病变轻重有关.病程大多2~3周,多数能完全愈合,少数有癫痫、肢体瘫痪、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1].

    作者:漆平;赵丽华;陈苹;钟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作为研究组,抽取同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1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IS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与TL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芳;陈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ER)检测268例健康献血员、386例健康体检自然人群、73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26例丙型肝炎患者、38例肝硬化患者和36例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结果: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0.37%、4.92%、35.62%、19.23%、10.53%和16.67%.隐匿性HBV感染者中,抗HBc或抗HBc和抗HBe阳性者占51.29%.结论:隐匿性HBV感染在不同人群中广泛存在,其与抗HBc存在高度相关.

    作者:杨朝国;张玲英;许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从自由基反应角度探讨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

    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自由基反应角度探讨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及反应途径,试图为从源头上减少多环芳烃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胡启秀;赵继俊;蒋锦锋;向兰康;冯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热休克蛋白70与肾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一组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体内的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多肽蛋白.它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折叠、积聚、装配、运输和降解,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代谢分化、基因转录、维持组织细胞的自稳和环境适应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燕;李著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回盲部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6例分析

    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回盲部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术中发现回盲部存在肿瘤,其中5例已发现腹腔转移,1例漏诊.结论:术前应拓宽思路,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术中应认真探查以避免误诊.

    作者:胡兰;唐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检验科在举证倒置中的应对措施

    目的:减少检验科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问题,为医疗举证倒置提供真实资料.方法:根据检验工作中常见问题,提供防范问题出现的应对措施.结果:采用防范措施后,在医疗纠纷中因检验科原因造成的举证不力现象大为减少.结论:医疗举证倒置的出台,明确了检验科日常工作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检验科工作必须客观、及时、准确、完整.

    作者:王曦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我院41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结果:41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药物中毒的病人除两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他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加强对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可使病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海蓉;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结合我国感染管理法律、法规,根据工作实践经验,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关系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制定并实施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的各种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做好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28例肝病患者血清5'-核苷酸酶及相关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5'-NT)及相关生化指标在各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NT、TBA、CHE、ALT、AST、ALP、GGT,其中对照组36例,各型肝炎和肝硬化128例.结果:各型肝炎及肝硬化组5'-N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酶活性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各组间差别不大(P>0.05);重度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部分患者血清CHE低于正常,尤其是肝硬化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急性黄疸性肝炎组除CHE外,相关生化指标升高非常明显,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5'-NT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是一项较敏感指标,酶活性除CHE之外与其它相关生化指标呈正相关.

    作者:刘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例子宫破裂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抢救及护理

    子宫破裂是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多发生于梗阻性分娩、不适当的阴道助产手术、子宫手术疤痕愈合不良或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

    作者:李咏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2~2007年应用Gamma钉和DHS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共58例进行分析.结果:应用Gammam钉组比应用DHS组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骨折愈合早,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率低(X2检验,P<0.05).结论:Gamma钉相比DHS有优越性,是较好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

    作者:黄奇;朱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踝关节外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高能量骨折

    目的:介绍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踝关节外支架治疗27例高能量损伤致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至2007年我院27例胫骨远端高能量骨折应用单侧带关节外支架跨踝关节外固定结合胫骨微创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及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8~24月,平均随访时间11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月,疗效根据Edwards评定系统评定,好:18例,可:8例,差:1例.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踝关节外支架是治疗高能量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作者:王勇;马信文;王家干;董泽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工程跟踪审计的实践与体会

    近年来,为了改变就医环境,适应社会需求,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医院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增多,城市医院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很多.

    作者:陈健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