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感染的护理及预防

王天玉

关键词:产后感染, 护理, 预防
摘要:探讨产后感染的护理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产科的住院人群,是一组特殊的人群,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多数产妇是身体健康无原发病的青年妇女,同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以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内的外部性剖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的改革与发展都被人们广为关注,而我国医疗保健卫生行业也是一个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焦点.应该说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内的改革也是在不断摸索中改进的.本文主要通过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内的外部性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找出我国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明确改进措施与办法.

    作者:蔡佳峻;钟涛;陈俐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层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执行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知识问卷并对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执行情况现场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74%,知晓率高为护士85.74%,其次为医生70.21%,医技人员低48.89%;标准预防平均执行率为53.70%,护士62.35%,医生为47.12%,医技人员为13.89%;不同科室标准预防执行率:内科56.44%、外科53.85%、妇产科60.71%、医技科室13.89%.结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薄弱,执行能力有待提高.医院应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培训,不断强化防护意识,加大督导力度,把标准预防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

    作者:陈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法检测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IL-4、IL-8水平,同时设70例正常对照.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1.31,7.71,均P<0.01),IL-4与IL-8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血清高IL-4、IL-8水平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林向阳;李亚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老年糖尿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8年6月51例老年糖尿病人置入胰岛素泵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51例病员置泵前后空腹与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有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和黎明现象的次数差异也有显著性.5例病员带泵出院,46例病员带泵一周至三周血糖控制良好,取泵后继续注射胰岛素治疗,随访3月~2年,血糖控制良好.结论:胰岛素泵体小巧,易携带,操作简便,老年糖尿病人置入胰岛素泵后血糖得到稳定和理想的控制,减少了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血糖达标天数增加,是控制血糖的好方法.

    作者:张焰;宋月琼;李凤琼;杨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护理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可行性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病人术前、术后及化疗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生导管脱落和阻塞,12例出现了口腔粘膜反应,9例发生皮肤炎,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计划化疗,肿瘤治疗达到CR3例、PR5例、NC7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殷利;赵利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动态血糖监测期间的护理

    目的:探讨Medtronic 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运用于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意义及护理特点.方法:对30例DM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护理.结果:(1)30例DM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且耐受性良好;(2)根据CGMS检查结果,可以针对性制订治疗方案,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CGMS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血糖波动特征及变化趋势的认识和协助制定DM患者治疗策略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加强护理是CGMS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胡一勤;普燕;李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肠造口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结肠造口术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多种措施.方法:对136例结肠造口患者采取术前重视心理护理,术后重视切口护理和逐步指导患者人工肛门护理等护理手段.结果:对术后的26例并发症能及时发现,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二次手术.12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学会了自我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结肠造口术的围手术期中,积极做好术前心理及肠道准备工作,密切观察术后切口和造瘘口情况,规范地指导患者的扩肛和训练肠道蠕动,可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春瑛;徐敏;杨洋;聂春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1vh)的关系.方法:对256例老年(≥60岁)高血压病患者依据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室肥厚组(1vh)与不伴有左室肥厚(n1vh)组,进行24h动态血压(abpm)检测.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1)1vh组与不伴有1vh组比较,24hsbp、24hpp、dsbp、nsbp、bpf、bpl、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2)lvh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占75%,而不伴有lvh组,以杓型血压为主,占79.41%;(3)lvh组lvmi与24hsbp、24hpp、dsbp、nsbp、sbpl正相关(r=0.477~0.795,P<0.001),与sbpf、dbpf负相关(r=-0.358,-0.289,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发生与sbp、24hpp、sbpl和bpf相关.

    作者:向朝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配合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75例(78眼)行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正确设置超声乳化仪参数、保证充分的灌、流液量和有效灌吸等配合.结果:7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维持前房深度稳定,均无切口热烧伤,手术疗效良好.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特别是超声乳化仪使用的准确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莉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药物制剂专业《化工原理》教学

    <化工原理>是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但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常感觉有一定的难度.笔者结合药物制剂专业特点,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慈志敏;付超美;蒋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含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病毒性脑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5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急性期各型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L-1β即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恢复期血清中IL-1β降至正常,而重型患儿脑脊液中的IL-1β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IL-1β参与了病毒性病理生理过程,其含量的测定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涂建华;张传英;赵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人群二级预防

    随着对阿司匹林作用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其在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阿司匹林已成为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作者:卢文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现实价值

    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吸取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实现儒家思想与高校德育思想的整合,对于高校德育建设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作者:李佩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前列腺摘除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PCEA组和对照组.PCE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接PCA泵(内含0.2%罗哌卡因130ml+芬太尼0.5mg~0.7mg+氟哌啶醇5mg+阿托品1mg)以2ml/h持续输注.对照组视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次肌注哌替啶50~75mg,间隔4~6h.结果:两组病人比较术后镇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比较发生膀胱痉挛例数及总次数,术后膀胱冲洗液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EA在前列腺术后的应用中既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又能缓解膀胱痉挛、减少出血量及术后膀胱冲洗液的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张仕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通过双源CT(DSCT)与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的对比性研究,探讨DS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或已知冠状动脉疾病患者34名做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冠状动脉狭窄情况,按狭窄程度分类进行相关性研究,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按AHA15分段法,34位患者CT造影共显示良好节段452段,显示优良率为91.3%.对于≥50%狭窄节段,DSCT诊断的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97%,阴性预测值98.5%,阳性预测值85.9%.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与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赵原;蒲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在子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96例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及同期传统的子宫全切除术82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比较分别为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少,对性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作者:孔祥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变迁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校园文化等方面面临着重新定位和调整.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其校园文化资源进行重构、培育与融合,从而使广大师生员工在新的校园文化中寻找到情感归属,缩短升格、整合和异址后的文化磨合期,增强新的校园文化力,促进人才培养和提高办学效益.

    作者:张明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病房中的应用

    针对肿瘤病人的特点,将人性化护理在病房中开展,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卿周明;赵利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检测CEA和CA125在腹水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良、恶性腹水表达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25)的差别,以提高对肿瘤诊断与病性判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恶性腹水患者58例、良性腹水患者63例,收集血清腹水为检测标本,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检测CEA、CA125.结果:恶性腹水组腹水CEA、CA125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1),恶性腹水组血清CEA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组(P<0.05).联合检测CEA和CA125可提高恶性腹水的检出敏感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和腹水中CEA和CA125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腹水,并可提高恶性腹水的检出率.

    作者:焦鑫;何思春;孙昌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中药鉴定实习的思考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运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中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品质评价、资源开发、药效药理与临床医疗用途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中药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中药鉴定实习是在中药鉴定学课堂理论教学之前或课程阶段教学中,继承传统的中药经验鉴别基础上,采用取象比类的认识方法、中药现代性状鉴定方法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开设的训练课程.

    作者:刘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