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护理

殷利;赵利华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颞浅动脉插管, 化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可行性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病人术前、术后及化疗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生导管脱落和阻塞,12例出现了口腔粘膜反应,9例发生皮肤炎,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计划化疗,肿瘤治疗达到CR3例、PR5例、NC7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通过双源CT(DSCT)与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的对比性研究,探讨DS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或已知冠状动脉疾病患者34名做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冠状动脉狭窄情况,按狭窄程度分类进行相关性研究,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按AHA15分段法,34位患者CT造影共显示良好节段452段,显示优良率为91.3%.对于≥50%狭窄节段,DSCT诊断的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97%,阴性预测值98.5%,阳性预测值85.9%.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与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赵原;蒲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结肠造口患者从心理方面、疾病常识、术前术后、康复期等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结果:50例患者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后,除2例对造口袋粘胶过敏致造口周围皮炎、3例在早期因裁剪洞口大小不合适,造口排泄物外溢刺激致皮肤损伤外,其余患者均能独立或在家属协助下完成造口护理.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结肠造口患者的认知能力,减少焦虑,改变惠者不良心态,有利于患者尽早掌握造口护理方法,促使其早日返回社会.

    作者:吴艳丽;田昌英;夷凤梅;张润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护理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可行性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病人术前、术后及化疗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生导管脱落和阻塞,12例出现了口腔粘膜反应,9例发生皮肤炎,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计划化疗,肿瘤治疗达到CR3例、PR5例、NC7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殷利;赵利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手机污染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检测本院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于2009年5月随机对本院50名医务人员手机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手机使用习惯的问卷调查,了解2009年5月本院院感统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手机菌落数≥500cfu/cm2占46%,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其它致病菌检出,菌落数和菌种均与使用手机习惯和医院感染有联系.结论:上班时间使用手机应先洗手,使用手机外套,应定期对手机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应增强机体体质,避免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病原菌.

    作者:龚红霞;叶昱;全晖;张蜀涛;马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鼻腔逆行植入永久性人工鼻泪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2009年选择32例34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局麻下,经鼻腔逆行植入永久性人工鼻泪管,术后随访3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中31例患者均顺利植入人工鼻泪管,经3月随访观察,不流泪,冲洗泪道通畅33只眼,手术成功率96.8%.结论:该方法安全微创,疗效确切,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苗;刘铭;成仲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汉源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汉源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抽样调查汉源县1994名中小学生中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和肥胖情况.结果:视力低下率43.6%、龋患率20.8%、营养不良率12.6%和肥胖率8.3%.结论:为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和卫生部门应联合采取综合方案,特别是加强身体锻炼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

    作者:丁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成本-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经济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6例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静脉滴注,B组给予头孢地尼口服,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小成本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B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采用口服头孢地尼,安全,有效且经济.

    作者:柏凌云;张玉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是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伤口清创与换药、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进行综合治疗.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局部伤口清创与换药包括胰岛素联合其他药物外用、碘伏浸浴、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联合山莨菪碱(654-2)、蜂胶换药、生肌象皮膏外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敷;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血管旁路转流术、动脉内膜剥脱术、截肢术、下肢静脉动脉化、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还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臭氧(O3)气浴.

    作者:李京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碘治疗后受损肝功的变化

    对伴有肝功能受损的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经131碘治疗后半年,观察治疗前后的肝功变化,评价131碘治疗此类病人的效果.

    作者:钟海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层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执行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知识问卷并对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执行情况现场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74%,知晓率高为护士85.74%,其次为医生70.21%,医技人员低48.89%;标准预防平均执行率为53.70%,护士62.35%,医生为47.12%,医技人员为13.89%;不同科室标准预防执行率:内科56.44%、外科53.85%、妇产科60.71%、医技科室13.89%.结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薄弱,执行能力有待提高.医院应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培训,不断强化防护意识,加大督导力度,把标准预防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

    作者:陈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药物制剂专业《化工原理》教学

    <化工原理>是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但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常感觉有一定的难度.笔者结合药物制剂专业特点,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慈志敏;付超美;蒋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基层医院的规范化诊断——附我院近5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回顾性调查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在我院的流行病学情况及规范化诊断.方法:通过对我院近5年来确诊和,或疑诊为DVT、PE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发病率、死亡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住院DVT和PE发病率呈上升趋势,DVT的总发病率为0.66‰,疑似PE的总发病率为0.1‰,其中疑似PE患者死亡率为100%.结论:PE和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骨折、创伤、偏瘫、活动性肿瘤是DVT和PE主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对重点高危人群制订相应诊治措施以期降低相关临床急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叶雪英;李若愚;刘剑萍;张雪飞;肖署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肾移植术前肾活体供体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肾移植术前肾活体供体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源CT对27例受检者进行双肾区及尿路的对比剂动态扫描,采集肾动脉期、静脉期及排泄期的影像数据,进行MPR、MIP及VR等后处理,评估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肾实质及上尿路的形态及功能.结果:双源CT血管成像清晰显示肾血管、肾实质及上尿路影像.27例受检者中,22例双肾动脉均为单支,5例发生变异(异住动脉1例,副肾动脉2例,副肾动脉与肾动脉早期分支并存2例);肾动脉狭窄2例;23例双肾静脉为单支,4例变异(右肾双支静脉伴左副肾静脉合并左肾静脉走行异常1例,双肾副肾静脉1例,右副肾静脉2例);22例肾实质正常,左肾萎缩2例,小囊肿2例,肌脂瘤1例;25例尿路显影正常,2例左输尿管未显影.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以其快速高分辨成像的优势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为肾移植手术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高燕;白林;白顺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乙肝前S1抗原、HBeAg与HBV-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HBeAg与HBV-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和荧光PCR检测194例临床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HBeAg和HBV-DNA.结果:HBeAg与HBV-DNA的一致率为79.38%,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的一致率分别为74.74%和73.71%.结论:前S1抗原和HBeAg均较好地反映HBV的存在与复制.联合检测前S1抗原和HBeAg可减少因HBV基因变异导致的抗原阴性而产生的临床诊断错误.

    作者:郭洪君;许大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病房中的应用

    针对肿瘤病人的特点,将人性化护理在病房中开展,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卿周明;赵利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应激性高血糖及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应激性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在伯乐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系统上使用高压液相层析法(HPIE)对我院住院患者中测得高血糖者以及糖尿病患者进行HbAlc测定,并追踪血糖状态终诊断,对于HbAlc低于正常者加测多时间段血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高血糖者HbAlc9.85±1.22%,应激性高血糖者HbAlc7.64±1.25%,糖尿病低血糖者HbAlc3.56±1.11%.经t检验,应激性高血糖者与糖尿病高血糖HbAlc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Alc可以作为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鉴别诊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推广应用.HbAlc检测有利于发现夜间及无症状低血糖,有利于监测和诊断糖尿病持续、稳定、安全达标.

    作者:王健;李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温保存静脉血不同时间对PLT检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温下静脉血存放不同时间对PL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份健康人群EDTA抗凝血标本,即刻上机检测(0h),然后将标本存放5℃的冰箱中保存于2h,4h,8h,12h,24h,30h分别检测,将各时段的检测结果分别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血小板计数(PLT)在2h,4h,8h,12h,24h的检测结果与0h无显著性差异(P>0.05),30h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2h,4h,8h,12h的检测结果与0h无显著性差异(P>0.05);241h、30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PLT检测,如不能及时,应保存于5℃条件下,并于24h内尽快完成.

    作者:李晓芳;郝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前列腺摘除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PCEA组和对照组.PCE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接PCA泵(内含0.2%罗哌卡因130ml+芬太尼0.5mg~0.7mg+氟哌啶醇5mg+阿托品1mg)以2ml/h持续输注.对照组视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次肌注哌替啶50~75mg,间隔4~6h.结果:两组病人比较术后镇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比较发生膀胱痉挛例数及总次数,术后膀胱冲洗液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EA在前列腺术后的应用中既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又能缓解膀胱痉挛、减少出血量及术后膀胱冲洗液的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张仕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76例次真菌感染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真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状态.方法:收集医院住院患者376例次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分离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近年来医院真菌感染分离率呈一定的上升趋势,痰液中真菌分离出率高(86.17%),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7.8%),热带念珠菌居第二位(14.9%).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高,分别为93.0%和96.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8.2%和34.3%.结论:本院真菌感染率及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重视二个问题: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减少继发性真菌感染;合理、慎重地选择抗真菌感染药物,减小药物对菌株的选择压力,从而减小其耐药性产生.

    作者:戴国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肩难产的研究进展

    肩难产是产科的急诊之一,其发生难以预测,但是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对母婴及其家庭,以及产科医师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肩难产目前尚无一致的明确定义和处理指南,其发生率为0.2%~3%[1].本文就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及预防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肩难产的认识,减少肩难产所致的母婴多种并发症.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