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吴艳丽;田昌英;夷凤梅;张润洁

关键词:健康教育, 结肠造口,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结肠造口患者从心理方面、疾病常识、术前术后、康复期等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结果:50例患者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后,除2例对造口袋粘胶过敏致造口周围皮炎、3例在早期因裁剪洞口大小不合适,造口排泄物外溢刺激致皮肤损伤外,其余患者均能独立或在家属协助下完成造口护理.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结肠造口患者的认知能力,减少焦虑,改变惠者不良心态,有利于患者尽早掌握造口护理方法,促使其早日返回社会.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如意定喘片质量标准的改进

    目的:改进如意定喘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枳实、南五味子、熟地黄和麻黄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和氢溴酸东莨菪碱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鉴别出黄芪、枳实、南五味子、熟地黄和麻黄;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在0.4208~1.68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0.94%;氢溴酸东莨菪碱在0.1395~0.558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1.8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如意定喘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傅勇;张慧慧;杜斌;李文敏;刘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取宫内节育器手术中操作失败原因及常见操作不当的处理

    目的:探讨安放宫内节育器(IUD)手术中操作失败的原因及常见操作不当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B年~2008年6年间门诊IUD安放和取出手术,操作失败的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安放和取出IUD手术平均操作失败率为4.5%,6年间安放和取出IUD手术的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安放IUD失败率越高,而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取IUD失败率增加(P<0.05),环型IUD操作失败率高于T型IUD(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金属环、孕次低、产次低、手术类别(放环)等因素是导致节育环手术失败率上升的非手术者和非操作的影响因素,提示,安放IUD失败率高于取出IUD.结论:IUD手术中应注意操作因素和非操作因素对手术的影响,加强对易导致手术操作失败的影响因素的重视,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手术者的操作不当.

    作者:崔思芳;余金明;刘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法检测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IL-4、IL-8水平,同时设70例正常对照.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1.31,7.71,均P<0.01),IL-4与IL-8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血清高IL-4、IL-8水平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林向阳;李亚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可以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RNAi技术作为新兴的基因阻断技术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抗病毒感染、抗肿瘤等热门领域.RNAi技术有望开辟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RNAi的作用机制及RNAi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目的:比较高海拔地区(>3000m,PO2<75%)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在高海拔地区接受胆囊切除术的163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开腹组78例和腹腔镜组85例,分别检测术前24h、术后24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PT、APTT、TT、FIB及PLT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各有DVTl例,DVT发生率分别为1.28%和1.1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均呈高凝状态,两种术式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无差异,术后DVT的发生率无差异.

    作者:赵至成;王福利;仲小舟;赵泽文;朱家曙;王磊;蒙禧增;杨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蒙脱石散两种途径给药对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两种给药途径治疗腹泻病的疗效.方法:210例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A1)、治疗2组(A2)、对照组(B),治疗组采用蒙脱石散两种途径给药,对照组不使用蒙脱石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A1:94.3%、A2:97.1%)明显高于对照组(B:72.9%)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蒙脱石散是治疗腹泻病的有效药物,给药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口服途径.

    作者:李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产后感染的护理及预防

    探讨产后感染的护理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产科的住院人群,是一组特殊的人群,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多数产妇是身体健康无原发病的青年妇女,同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以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王天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氧化碳酶法测定试剂盒参考值范围C28-A2验证方法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二氧化碳(CO2)酶法测定试剂盒参考值范围验证方案.方法:随机抽取240例健康人员(男女各120例)的新鲜血清.利用市售CO2测定试剂盒(酶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按CLSI C28-A2(临床实验参考值范围的定义与确认-第二版)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确认本院使用CO2测定试剂盒(酶法)参考值范围为22.4~29.4mmol/L,与厂家说明书标示值一致.结论:二氧化碳(CO2)酶法测定试剂盒厂家说明书标示参考值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

    作者:陈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包皮环扎术并发症的分析处理

    目的:探讨包皮环扎术并发症的处置办法,以便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CBV包皮除去环行包皮环扎术520例,总结早期开展包皮环扎术的经验及对并发症进行分析处理.结果:520例均治愈,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按其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出血、感染、环扎器滑脱、环扎器过早脱落致内外板分离、创缘水肿以及环扎器延迟脱落等.结论:(1)包皮环扎术手术简单、快速、切口整齐美观,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2)通过积极处置可以减少并发症,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田维云;孙菊元;杨四文;贾其磊;殷波;林思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汉源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汉源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抽样调查汉源县1994名中小学生中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和肥胖情况.结果:视力低下率43.6%、龋患率20.8%、营养不良率12.6%和肥胖率8.3%.结论:为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和卫生部门应联合采取综合方案,特别是加强身体锻炼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

    作者:丁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使用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附1例病例报告

    环磷酰胺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烷化剂类的化疗药物,但由于其对机体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使用当中会出现出血性膀胱炎等危险情况.环磷酰胺为临床常用的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常用此药物,传统用法为口服,但近年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已经广泛使用.

    作者:邓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生对护理礼仪教学方法评价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护生对护理礼仪各种教学方法的评价,为今后的护理礼仪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008级205名护理本科生及185名护理专科生对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205名本科生对情景模拟的评分高,为2.81±0.39,对讲授的评价低,为2.09±0.55.185名专科生对实践操作评分高,为2.75±0.44,对讲授的评价低,为2.07±0.61.本科生及专科生对护理礼仪各种教学方法的评分不一,但针对每种教学方法的两者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教师应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特别关注学生对礼仪规范的领悟,增强护生对护理礼仪的实际运用能力.

    作者:余雨枫;胡忠华;马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下胸系膜内阑尾1例

    阑尾炎为外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断一般不难,但因解剖异常,阑尾位于肝下肠系膜内的病例较少见,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困难,我们在临床上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潘显龙;高必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是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伤口清创与换药、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进行综合治疗.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局部伤口清创与换药包括胰岛素联合其他药物外用、碘伏浸浴、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联合山莨菪碱(654-2)、蜂胶换药、生肌象皮膏外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敷;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血管旁路转流术、动脉内膜剥脱术、截肢术、下肢静脉动脉化、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还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臭氧(O3)气浴.

    作者:李京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病房中的应用

    针对肿瘤病人的特点,将人性化护理在病房中开展,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卿周明;赵利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乙肝前S1抗原、HBeAg与HBV-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HBeAg与HBV-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和荧光PCR检测194例临床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HBeAg和HBV-DNA.结果:HBeAg与HBV-DNA的一致率为79.38%,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的一致率分别为74.74%和73.71%.结论:前S1抗原和HBeAg均较好地反映HBV的存在与复制.联合检测前S1抗原和HBeAg可减少因HBV基因变异导致的抗原阴性而产生的临床诊断错误.

    作者:郭洪君;许大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307~2008年我院收治的163例肝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对其术前全身情况做详细评估,重点检查心、肝、肺、肾及血液系统功能,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量,防治低血压;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加强基础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该组16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0例(6.13%),围手术期死亡2例(1.2%).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增强术后的护理观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对巩固手术疗效,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吴丽萍;杨亚梅;李惠玲;郝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76例次真菌感染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真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状态.方法:收集医院住院患者376例次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分离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近年来医院真菌感染分离率呈一定的上升趋势,痰液中真菌分离出率高(86.17%),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7.8%),热带念珠菌居第二位(14.9%).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高,分别为93.0%和96.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8.2%和34.3%.结论:本院真菌感染率及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重视二个问题: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减少继发性真菌感染;合理、慎重地选择抗真菌感染药物,减小药物对菌株的选择压力,从而减小其耐药性产生.

    作者:戴国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温保存静脉血不同时间对PLT检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温下静脉血存放不同时间对PL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份健康人群EDTA抗凝血标本,即刻上机检测(0h),然后将标本存放5℃的冰箱中保存于2h,4h,8h,12h,24h,30h分别检测,将各时段的检测结果分别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血小板计数(PLT)在2h,4h,8h,12h,24h的检测结果与0h无显著性差异(P>0.05),30h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2h,4h,8h,12h的检测结果与0h无显著性差异(P>0.05);241h、30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PLT检测,如不能及时,应保存于5℃条件下,并于24h内尽快完成.

    作者:李晓芳;郝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变迁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校园文化等方面面临着重新定位和调整.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其校园文化资源进行重构、培育与融合,从而使广大师生员工在新的校园文化中寻找到情感归属,缩短升格、整合和异址后的文化磨合期,增强新的校园文化力,促进人才培养和提高办学效益.

    作者:张明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