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炳
病例:周某,女,23岁,妊娠8月余.住院号981990.98年12月16日上午10时因剧烈胃痛人院.素有胃病,2天前食冷面导致胃痛,阵发加剧,频频呕吐.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无效,急来我院.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呕吐是一个症状,其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常见于临床各科病证.临证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但病机一般是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治疗大法以和胃降逆为本,选用方药若能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基础上合理配伍降逆止呕药对,往往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下面就常用止呕药对的配伍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王五洲;赵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平胃消瘤方剂对胃癌(MGC-80)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观察形态及结构,流式细胞术测量凋亡率,原位末端标记检测DNA断裂.结果:细胞与药物共同孵有一定时间后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药物浓度在0.013~0.04g/ml之间,药物组与对照组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平胃消瘤方剂能诱导胃癌(MGC-80)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延长增加,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作者:张跃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组成:当归,生地,乳香,没药,生甘草,蓖麻油,白蜡,黄蜡等.功效:活血化瘀、止痛、祛腐生肌.适应证:用于疱疡,肿、伤口溃烂,久不愈合,脓水不止,疼痛难忍.
作者:于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祖国医学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在现代医学中都能找到其相对应的措施,也易于理解,托法在外科疾病的治疗原则中属于一种重要的手段.<外科精要>指出: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法,脓末成使脓早成,脓已成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者托里调之.托法是中医外科治则的法宝,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扬.
作者:汤岳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王某,男,38岁,1996年2月2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因食冷饮后致呕吐,曾就诊某院,先后处以藿香正气散、附子理中汤加减不愈.后呕吐逐渐加重,食人即吐,严重时靠输液维持,先后做过食道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均未查出异常,半年来曾多处求医不效.
作者:闫宽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痹证,<内经>分为风寒湿痹,兼热者名热痹.今人食精梁高脂、饮冷卧凉,易成湿;嗜烧烤炙炒、辛辣厚味、烈酒暖居,易积热,故湿热之痹尤多.痹证郁久化热或与湿相合,则湿热已成主要问题:治法以清热燥湿为主,兼祛风湿、通经络.
作者:王大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为心衰),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人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随着对心力衰竭研究的日益深入,中医药治疗心衰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尤其对潜在性心衰、难治性心衰及洋地黄中毒等患者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概述综述如下,以期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韩红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针刺关元、曲骨、长强、三阴交等穴,并用自拟治痿汤,治疗阳痿102例,总有效率达93.3%,提示本法具有良好的填精益髓,温肾壮阳,调节男子生殖机能的作用.
作者:管小虎;董美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西安市某区小学生龋病患病状况,探讨学生口腔保健的重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由口腔专业人员普查了本区6所小学7、9、12岁学生3796名(男1945名,女1851名)对龋牙(乳/恒);龋失(乳/恒);龋补(乳/恒)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小学生总的混合龋患率75.2%,男76.5%,女74.1%.分年龄组计算可见,乳龋患率随年龄而降低,恒龋男生7岁达17%,女生9岁达12.1%;乳/恒龋补率低于全国水平;用WHO制订的以12岁恒龋均作为判断龋病患病严重程度的6级标准来判断,小学生的龋病患病情况属于很低水平,男女生恒龋均为0.33和0.48,在1.1以下.结论:防龋失和龋牙修补是小学生口腔保健的关键.
作者:王颖光;吴小建;侯如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功能衰竭当属心少阴病,常及肺、脾、肾;病机复杂,虚瘀交错,痰浊互见;左心衰属阳气虚衰,痰浊内停,治当温阳祛痰;右心衰属血凝湿停,治当化瘀行水;危重之证,常见阴阳乖隔;脉数汗出之象,不可即辨为热,切忌妄施寒药.
作者:何煜舟;张忠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年来在基层卫生所运用大黄牡丹汤治愈肠痈30例,效果满意,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大48岁,小13岁.发病早就诊3h,迟12h,平均8h.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汗出,右下腹部疼痛、拒按、反跳痛,右足屈而不伸.
作者:刘以新;刘贤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知识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就病理学教学中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谈一点体会.1.课堂充分准备病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因此,基础医学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是学习病理学的基础,所以要讲好每节课,就必须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的全部内容及相关基础知识,广泛深入地查阅有关资料以保证讲课时既能拓宽知识面,又恰到好处.另外病理学相对内容枯燥,但若以病理学为基础,适当联系临床,便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及兴趣.
作者:应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年龄大70岁,小5岁,平均35岁.病程短2天,长3个月.均有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及疲劳时更甚,大便溏薄,兼有神疲气短,怯寒,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等临床表现.
作者:王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详细介绍了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分期、各期的病理改变,及各期的中药组方侧重点,并对缺血性中风的常见证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提出了选方施治.
作者:陈丽英;李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分析了某医院医护人员感染乙肝的五种因素,分别为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医护人员清毒隔离意识不强;传病房基础设施不全;医院领导对预防院内感染重视不够;非传染病房医护人员无自我保护意识,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作者:魏秋霞;张芳;岳水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诊断要点:①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见症.②排除其它兼见胃脘痛的疾病,排除真心痛、胁痛、腹痛等.1.2 48例中,患者年龄小的1.5岁,大的72岁,10岁以下的4例,11~20岁1例,21~30岁6例,31~40岁12例,41~50岁11例,51~60岁9例,61~70岁3例,70岁以上2例;男性17例,女性31例;农民20例,工人18例,干部4例,其它6例.病程长者十多年,短者一日.
作者:戴侃记;相改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正气与机体的免疫能力密切相关.肾中先天之精气为正气之根,后天水谷之精气为正气之源,卫气是正气的客观体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正气的主要物质基础.
作者:孙理军;杨徐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亦称糖尿病膀胱或无力性膀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常与其他植物神经性病变相伴发生.由于采用电生理检查,发现其在糖尿病病人中患病率高达60%~90%[1].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尚无理想药物.近年来在西药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取得一定的进展,现概述如下:
作者:葛同军;翟胜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胆囊炎、胆石症是急腹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诊治本病的过程中,术前诊断十分重要,尤其是对无法排除的其它疾病,应当在手术前有应变措施,避免在术中发现有合并症而无思想准备,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杨智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