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洋;谷亚玲;杨惠;吕龙
阐述中医治疗乙型肝炎,关键在于突出中医特色,辨证论治,随证用药,多可囿于现代化验检查结果;但在辨证论治,分型用方的同时,用一些现代化研究显示具可靠药理作用的药物,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苗凌娜;李文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论述了中西医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以及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对骨矿含量、骨密度、内分泌、调节骨代谢因子、骨骼结构形态及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良性影响.中医辨证论治与调节骨质疏松症中相关基因的结构、功能及表达状态相结合,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等开展多基因、多中心、前瞻性及临床远期疗效观察研究,可为开发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新产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韩丽萍;刘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出血性中风因其发病急、进展快、证见多端等特点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胁.探析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积极预防其发生,拓宽救治思路和方法,提高中医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
作者:葛亚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局麻下闭合穿钉,单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对22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局麻下闭合穿钉,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应用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局部麻醉下闭合穿钉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确切,手术简单,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内科疾病之老年病人.
作者:刘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疏络法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似方鼻渊宁方(辛荑、苍耳子、白芷、细辛、荆芥、防风、羌活、川芎、皂刺、薄荷、僵蚕、蝉衣、金银花、连翘、葱白)等,水煎先熏吸后温服.结果:60例,痊愈42例,好转18例.有效率100%.结论:宣肺通窍疏络法对小儿鼻窦炎效果较好.
作者:谭继林;高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龙胆苦苷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采用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检测大鼠组织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大鼠在120mg/kg肌肉注射龙胆苦苷后,该药可很快在体内分布,大多数组织在3.5min即达到较高浓度,其中肾脏浓度较高,脑组织中测不到药物的存在.结论:该药似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在所研究组织中,尚未见有明显的特殊蓄积现象.
作者:冯英菊;杨甫昭;孙文基;郜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胃脘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其病因与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较为复杂.以自拟清利湿热方清热化湿、和胃止痛,治疗湿热型胃脘痛多例,并对其中54例进行了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汉玉;董绍萍;康珊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涤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动用具有活血化瘀和化痰降浊作用的中药如丹参、红花、川芎、半夏、瓜蒌等药为主组成基本方,并随症加减服用中药4周,观察疗效.结果: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8例.结论:涤痰祛瘀法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缺血,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佳.
作者:刘秀芳;吕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采用正交设计醇溶性蛇床子为筛选指标,考察醇浓度、加醇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等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95%乙醇5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湿邪为中医病因学说六淫之一,分为外湿和内湿.湿邪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证型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肠道湿热证、寒湿困脾证等.湿邪所致病症多缠绵难愈,对人们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阐明湿邪的致病机理,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于湿证的研究成果颇丰,现综述如下:
作者:苏新民;马芝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黄芪及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增免、减毒、增效作用.方法:治疗组于常规化疗前三天开始用黄芪注射液40ml与参麦40ml,静脉输注,每日一次,20天一个疗程.对照组仅常规化疗.连用两个周期,观察疗效、毒副作用、临床受益率.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毒副作用明显减少,临床受益率高,生活质量影响小.结论:黄芪及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有较好的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惠锦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西安城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状态.方法:采用英国Ⅱ-7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枕发微量元素钙(Ca)、铁(Fe)、锌(Zn)、铜(Cu)、镁(Mg),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龄组枕发铁均偏低,低铁发生率高,枕发镁未见过高、过低现象,枕发铜无过低现象.各年龄组性别间无差异.结论:西安城区儿童枕发低铁、高锌、高钙率较高,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合理的补充微量元素.
作者:马兰;万红娟;盛亚林;韩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资料分析并与25例正常人的QT离散度对比;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QTd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接民;王丙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小儿,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分为单纯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但长期应用西药,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马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尤其擅长治疗皮肤病,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消斑饮,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在随师待诊期间将其加以整理,并总结如下:
作者:尤敏玲;马宽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休克的疗效.方法:76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抗过敏,抗心率失常、纠正酸中毒、纠正心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于出现高热、神昏症状的感染性休克同时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纠正休克需用时间短、成功率高,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在休克治疗中综合应用中药注射液可缩短休克纠正时间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赵小玲;侯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根据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表现以纳少、餐后腹胀,伴体重下降,乏力等,认为其主要病机属脾胃气虚,正虚邪陷,气机升降失调,以自拟益气除胀汤辨证治疗30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静;崔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多在夜间突发,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发作均在1日内达到高峰,血尿酸普遍升高.徐玲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探索,总结出内外相扶的治疗方法,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爱林;张俊莉;徐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FU采用速率法:AF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U和AFP含量的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明显增高,阳性率为75%.结论:在PHC实验室诊断中,应把AFU和AFP一样作为常规肝癌标志物来检测,可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作者:宗荣辉;马晓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药、证、病机契合的机会;方法:据证分析,深究病机,以行气化痰止痛为治疗大法,自拟乳癖煎临证化裁应用,观察治疗1200例.结果:治愈918例(76.5%),好转20例(21.67%),无效22例(1.83%),总有效率98.17%.提示:行气化痰止痛法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基本大法,自拟乳癖煎临床运用疗效可靠,其机理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栾佩岳;宋治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抗骨增生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Hrpersil ODS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70nm,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淫羊藿苷在0.11~2.2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8,回收率98.3%(RSD=1.17%).结论:本法可用于抗骨增生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兴海;袁武会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