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霞;张文海
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多数化脓需外科手术切开引流,从而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对病程短,未化脓者,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苏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含赭石的方剂共21首,其中20首为汤剂,赭石多作主药或主要辅助药,其用量与当今法定剂量相符者占71.4%.张锡纯认为,赭石生用降逆气不伤正气,不必煅淬,且可超剂量应用,早期妊娠也无须禁忌,与人参同用可收升降相因之效.
作者:潘登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从古今医藉文献中,论述了Ⅱ型糖尿病病机为初期肝郁脾虚,中期化火灼津,后期阴阳两虚致血瘀阻络;并依各期病理表现於以论佐.提出了初期舒肝调气,中期滋肝泻火,后期气阴双补、佐以活血通络的治疗法则.
作者:姜生坤;马新和;乔富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方法:应用透刺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0例,并与针刺治疗的120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痊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68.3%、93.3%,对照组的痊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54.1%、84.1%.两者之间疗效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透刺加电针治疗能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改善神经缺血缺氧水肿病变.
作者:张爱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藿朴夏苓汤载于石芾南的<医原>,具有解表化湿,通畅三焦之功,是治疗湿温初起的常用方.笔者结合岭南地区高温多雨,气候潮湿的特点,将该方化裁治疗湿阻诸疾,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盗汗非独阴虚治验
作者:李洁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我用此方灵活化裁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禹占;夏耀全;李美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牵引、按摩、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的疗效.方法:用以上方法综合治疗.结果:52例,总有效率达92.3%,提示: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川;李昱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对<肘后方>推拿疗法进行了探讨,指出<肘后方>开创了推拿治疗急症的先河,丰富了推拿疗法的内容,对推拿疗法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刘智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为早日实现中药标准化.方法:区分木香、牛膝、白附、蒺藜、九节菖蒲等几味同名异物的来源、药材、性效的异同.以用药准确、保证疗效.
作者:胡锡琴;赵联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临床资料 360例均为成年已婚妇女,经门诊施治.年龄大46岁,小21岁,平均26.2岁;病程2~14d,平均5.4d,临床表现外阴奇痒,甚或灼痛,体征: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胰有凝乳样分泌物覆盖,擦除后可见粘膜红肿充血,或表浅溃疡.
作者:王耘;邢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产后尿潴留吴某,女,32岁,工人.患者于2001年6月10日以足月待产住西安市某医院产科,胎儿娩出后出现胎盘滞留,行剖腹手术,发现胎盘植入,盆腔有出血约3500ml.术后第二天出现小便点滴不通,给于肌注麻黄素,新斯的明,留置导尿管,小便仍点滴不通,后该院针灸科针刺治疗1周余,未效.
作者:张争昌;陈小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笔者在20多年的临证中,以其治疗气化失职,气不化津所致的诸证,均能取得良效.今举验案2则如下:
作者:孟祥武;赵克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医学家,擅长治疗妇产科疾病,且多有独到的见解,并创立了许多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方剂,这些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傅青主女科>是其代表作.终其一生,傅氏的医学成就主要在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治,他的学术思想,辨证论治方法对后世影响较大,备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傅氏辨证多从肝、脾、肾三脏立论,缘于肝为藏血之脏,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妇女经带胎产与三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论治十分重视培补元气,调中健脾.现将傅氏补气健脾法的运用经验分述于下.
作者:徐永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子宫肌瘤致不孕症魏某,女,34岁,干部.1995年5月10日初诊.患者于1987年1月结婚,婚后10个月怀孕,怀孕第4周骑车时被他人撞倒随后流产,因无大的不适感,未做治疗.半年后月经来时量渐增多,自觉手足心发热,服中药治疗后,症状缓解,1990年3月第二次怀孕,怀孕2月无明显诱因再次流产.
作者:李林凤;张德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临床资料治疗13例,女性;年龄25岁至55岁;病程长10年.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结块或结节.皮色如常,不红不热,平时不痛或仅有轻微胀痛感,始终不溃,局部触之质硬不坚,表面光滑,边界不清,与皮扶不相粘连,推之可动.肿块经前疼痛加剧,经后缩小,疼痛减轻,反复如此.
作者:刘正义;许香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临床观察背部膀胱经走罐治疗感冒的疗效.方法:运用该方法治疗150例感冒痛人,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h、24h、48h和72h后的病情变化,并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论:总有效率100%,提示:此疗法能够迅速缓解感冒引起的全身酸疼、鼻塞、恶风等症状,具有很好的解表作用.
作者:黄泳;余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近五年资料完整的门诊患者,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大67岁,小39岁;病程长者6年,短者1年.
作者:惠民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治疗方法自拟通管方:红藤、赤芍、丹参、败酱草各30g,桃仁、路路通、公英各15g.每日1剂,水煎200m1,保留灌肠,经期停用,10剂1疗程.加减:有附件包块、输卵管不通或部分通畅者加三棱、莪术各15g;腹痛者加元胡、川楝子各15g;月经不调,伴经量少者配合西药治疗.
作者:沈凤鸣;周文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胆腑辨治的规律.方法:通过对温胆汤13首类方的追溯考察,对胆腑辨治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揭示了有关胆腑病变的病因病机,主治证候,配伍思路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对现代临床在胆腑病变的辨证治疗、选药组方上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明;谢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至21世纪,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愉快的心情.适宜的心理变化有利于身体健康,过度的心理变化,常可以导致许多疾病产生.有效地治疗这类疾病已成为医务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齐绒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