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玺;王淑霞;郭之平
现代系统理论是由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新的横断的学科,它对于认识中药方剂组成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系统性的有机整体、系统量质系统开放三个方面揭示方剂组成的内在规律,配伍不同,作用不同;比例不同,药效有异;系统开放,引进新质,与当代药学接轨.
作者:赵彩茸;朱富华;党秋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文探讨叶天士胃病治肝经验,认为叶氏治胃痛长于肝胃同治,胃痛治肝,治肝不限于疏肝气,从肝郁、肝火、肝阳、肝阴论治,皆有效验.
作者:宇文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耳压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取神门穴、乳腺穴、内分泌穴等,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相应穴位处,治疗本病11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调冲,补脾益胃,化痰散结的功效.
作者:沈保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虎杖甙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方法:以术后血栓湿重、血栓形成抑制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时间、肠细膜毛细血管管径和毛细血管流速等为观察指标,模型组和用药组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虎杖甙大、中剂量组可显著性抑制家兔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还可显著性降低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聚集时间,对于大鼠肠细膜毛细血管管径和毛细血管流速均可显著性增加.结论:虎杖甙具有一定的溶血栓、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观测指标可为临床合理用药作参考.
作者:王瑜;孙晓东;于小江;袁秉祥;吕尚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疗效.方法:选择细号单头火针,依据发病部位,顺时针转体分别治疗.局部用碘络酮消毒.酒精灯加热针尖至白热化,疾速垂直点刺疣体中心部位.结果:62例总有效率98.4%.提示:本方法对传染性软疣有抗病毒,消灼疣体的功效.
作者:聂苗;刘小芬;薛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西组)34例,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17~47岁;西医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0~49岁.
作者:石省军;宋洁昌;温晨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资料近几年来,笔者共治疗52例胃轻瘫病人(其中15例为糖尿病并发症).均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作者:刁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灸,扣刺拔罐并举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风池、合谷、曲池、足三里穴,采用针刺艾灸,选肺俞、大椎、风市、血海穴,采用梅花针扣刺并用拔罐,综合治疗荨麻疹4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5%.提示:针灸扣刺拔罐综合治疗本病有调和营卫宣热,祛风消疹的功效.
作者:石奕丽;何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家父张海福,出身中医世家,1970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现任汉中市中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中医师承教育导师.
作者:张波;李雅莉;张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发病年龄小6个月,大65岁;病程短2d,长12年;合伴胃脘痛6例,月经不调4例,水肿1例,恶心纳差5例(多见于病程短者).
作者:姚希梅;梁春辉;刘丽娟;隋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李某,女,36岁,农民.2002年10月份因骑自行车时不慎摔倒,致上肢损伤,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经检查及X线照片,确诊为尺骨下1/3处骨折.在局麻下整复固定,三角巾悬吊.
作者:王菊素;王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用三棱针于疱疹底部边缘与皮肤接触处稍上平刺向对方穿透并逐个挑破,然后用闪罐拔取疱疹部位,使之拔出患部液体,然后用TDP照射30min.结果:全部治愈.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抗病毒,促进疱疹枯萎吸收的功效.
作者:孔祥歧;孔伟;褚夫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资料 36例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小者19岁,大者62岁;病程短者30d,长者17年;临床表现为解粘液脓血便伴肛门坠胀或里急后重,脐周或左下腹阵发性绞痛.
作者:裴建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0.1%CMC-Na硅胶G板,氯仿-甲醇(8:2)为展开剂,碘显色定位后,242nm波长处扫描测定.结果:线性范围1.108-5.540μg,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2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该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控制.
作者:冯一凡;高安成;刘建峰;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病人系门诊病例,其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大者70岁,小者16岁,病程长者8年,短者4个月,临床均以胃镜报告为标准.
作者:兰艳霞;兰明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一般资料 160例病人中,男79例,女81例,年龄大76岁,小42岁,病程长16年,短1个月,均经临床确诊.
作者:韩庆玺;王淑霞;郭之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太子参为石竹科孩儿参的块根,市场上掺杂的伪品有同科的石生蝇子草,百合科宝铎草、禾本科淡竹叶、百部科百部及其他植物相似块根充太子参出售,结合多年库房管理经验,现将其简易的性状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郭琰;孙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从少针、浅刺到透穴、沿神经走行方向进针方法,取患侧地仓、颊车、下关等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9%.提示:针刺局部能激发舒通经络之气,促进面神经麻痹的恢复.
作者:李晓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资料本组35例选自门诊及住院患儿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10岁10例;11~15岁2例.
作者:高晓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痿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疗法.笔者在拟定凉润通降法基础上,相对固定处方,随证增减药味,融贯辨病与辨证,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梅建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