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6例纤支镜肺灌洗术治疗肺部疾病临床总结

戴华;陈亚利;陈明菊;易德茂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疗效
摘要:评价纤支镜肺灌洗术在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疗效.收集了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我院中心ICU、外科、呼吸内科应用肺灌洗术治疗76例难治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且在灌洗术中危险性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2004年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共49个膝关节(早期22例,28个关节;中期14例,21个关节)行滑膜切除术,其中38个膝关节使用双极射频对残留的滑膜进行清除和止血.术后给予正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治疗后头半年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44个关节得到了6个月的随访,38个关节得到1年的随访,33个关节得到2年的随访,17个关节得到3年的随访.结果:3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0.9%(40/44),术后1年为81.5%(31/38),术后2年为72.7%(24/33),术后3年为64.7%(10/17).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ESR和CRP较术前明显下降.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双极射频能够彻底清除滑膜,有利于减少关节血肿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庞显伦;肖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4例不用黄芪注射液,两组均给予复方丹参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等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5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66.67%,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付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ECLIA与RIA测定人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结果分析

    目的:ECLIA与RIA测定人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结果分析.方法:临床诊断甲状腺功能检查及病理金标准确诊35例HT样本,28例GD样本及13例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样本,15例正常对照组.按诊断试验常用指标:对ECLIA与RIA测定TgAb、TpoAb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似然比等进行分析.结果:①ECLIA测定TgAb、TpoAb的敏感度、特异度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RIA(75%);两种方法分别检测76例样本,经配对资料的χ2检验:ECLIA测定的TgAb与RIA测定TGA,P<0.05;ECLIA测定的TpoAb与RIA测定MCA,P<0.05;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存在显著差异.②ECLIA测定TpoAb阳性率显著高于ECLIA测定TgAb阳性率,更显著高于RIA测定TgAb、MCA阳性率.③由两种方法计算准确度TgAb、TpoAb,ECLIA(91.2%,94.5%)高于RIA(78%,78%),两种方法测定TgAb、TpoAb的一致率基本是匹配的.两者间计算TgAb、TpoAb阳性、阴性预测值ECLIA高于RIA.结论:ECLIA特异性、灵敏性、准确度、阳性率显著优于RIA;ECLIA检测TpoAb诊断HT比TgAb更有优势.

    作者:刘英;邓智勇;李进前;韦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颞颌关节功能锻炼加口香糖法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

    目的:观察颞颌关节功能锻炼加口香糖法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方法:90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放疗期间开展颞颌关节功能锻炼加口香糖咀嚼法,对照组45例仅行一般张口练习;以门齿距为观察指标,用SOMA标准评价张口困难程度,组间差异采用t及χ2检验.结果:研究组中张口困难发生11例,Ⅰ级8例,Ⅱ级3例,发生率24.4%;对照组中张口困难发生25例,Ⅰ级17例,Ⅱ级7例,Ⅲ级1例,发生率55.6%;研究组与对照组张口困难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行颞颌关节功能锻炼加口香糖法直至放疗结束,能有效预防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

    作者:蔡明伟;杜驰;卢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自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迄今仍病因不明,其病理生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态性[1].

    作者:钟茜;徐克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清HBV DNA反跳发生时间与YMDD变异的关系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HBV DNA反跳发生时间与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前的血清样本和治疗后不同时间发生HBV DNA反跳时的血清样本中是否存在YMDD变异株.结果:40例发生血清HBV DNA反跳的HBeAg阳性CHB病人,拉米夫定治疗前的血清中均未检出YMDD变异株.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时发生HBV DNA反跳的6例病人,血清中也未检出YMDD变异(0/6);于治疗9个月时发生HBV DNA反跳的13例病人中有3例病人的血清检出YMDD变异(23.08%);于治疗12个月时发生HBV DNA反跳的21例病人中有18例病人的血清检出YMDD变异(85.71%);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反跳发生时间与YMDD变异呈正相关,治疗9个月以后发生的血清HBV DNA反跳主要是由YMDD变异所致.

    作者:杨家红;雷学忠;刘丽;赵连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状腺疾病的介入治疗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实性和囊性腺瘤)、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囊肿等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碘131及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运用在这类病变,并由于其微创、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李治鹏;李双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缺乏或对甲状腺激素作用发生抵抗,而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综合病征,主要表现为机体代谢、各系统功能低下和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作者:邢岩;匡安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合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我科12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结果:术后4天语言频率上升30~40dB,耳科检查:耳道干燥,鼓膜变白,置管无脱落.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优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丛;张玉萍;杨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LISS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胫骨平台骨折往往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1,2],具有较高的并发症,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关于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佳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富有争议的[3~6].目前广泛采用的分类方法是北美的Schatzker[7]所提出的分类系统,它把胫骨平台骨折按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分为6类,此种分类方法比较准确的反映了胫骨平台的特性,一般而言,其严重程度依次递增,且预后越来越差.AO/ASIF对所有各种类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为:重建关节的相互吻合关系;重新恢复胫骨的对线;适当的支撑作用,以维持关节面的吻合和对线;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和韧带.Bolhofner和Benirschles[8,9]等认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指针为: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伴骨筋膜室综合性;经关节骨折移位超过6mm,然而对于年轻或活动多的病人骨折移位超过2mm或许难以接受,轴性对线不良.

    作者:朱献忠;黄富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3年门诊处方非甾体抗炎药物利用调查分析

    目的:评估非甾体抗炎药物在我院的使用情况,监测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利用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共审核2003年度门诊处方134024张,含非甾体抗炎药物处方9784张(占总处方的7.30%)进行分析,调查的内容包括药物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DDDs及DUI,应用WHO推荐的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医生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结果:共用药品25种(除复方制剂及外用药),使用频率前10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DUI均小于1.结论:我院门诊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利用合理.

    作者:赵大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肠移植的进展

    1964年,Detterling首次将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应用于临床,但因免疫排斥等问题而失败,其后一段时间的尝试者都未获得成功.随着TPN 的应用,部分小肠衰竭病人长期存活,致使小肠移植的研究被搁置.但临床研究证实,长期TPN会造成肝脏等脏器严重损伤,以及80年代后期环孢素A(CsA)的临床应用,小肠移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被重视.1988年Grant等进行了首例肝-小肠联合移植,并获得成功,临床小肠移植开展增多,但存活时间多不足5年.直到20世纪 90年代,FK506(tacrolimus)应用于临床小肠移植领域后,小肠移植的成功率与存活率才有所提高.2003年5月国际小肠移植中心(International Intestinal Transplant Registry,IITR)报道全球共有20个国家61个移植中心对923例(儿童占61%)病人施行了989次小肠移植,至统计时有484人存活.

    作者:卜君;伍晓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TIMP-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9例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发病24h,以及32例2型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26例非糖尿病脑梗死组、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MP-2和TIMP-1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TIMP-1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非脑梗死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病24h的血清MMP-2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相关(r=0.286,r=0.327);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病24h血清TIMP-1水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271),与HbA1c呈正相关(r=0.373).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卒中分值)、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和TIMP-1水平增高且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MMP-2和TIMP-1在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欧阳俊;邵挥戈;皮银珍;柳四新;刘罗坤;胡瑛;黄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感染患者院前应用抗生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56例感染性患者院前应用抗生素情况的调查及对抗生素知识的了解情况的调查,发现多数患者在院前存在着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而造成耐药及二重感染等;对抗生素知识了解也存在许多误区.因而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对患者做有关抗生素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在治疗方面应配合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注意对抗生素的药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作者:敖宇;唐秀英;白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LASIK术后鼻侧蒂与上方蒂引起干眼的比较

    目的:比较LASIK手术上方蒂与鼻侧蒂对形成干眼和对干眼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LASIK手术治疗102例(204眼)患者,右眼作上方蒂,左眼作鼻侧蒂,并分左眼为鼻侧蒂组(102眼),右眼为上方蒂组(102眼).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半月、3月、6月的干眼症状,荧光素钠染色,BUT,Schirmer'sI试验,比较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干涩感:术后半月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月、6月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鼻侧蒂干涩感患者比上方蒂患者少.异物感:术后半月,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月、6月时间点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鼻侧蒂异物感患者比上方蒂患者少.烧灼感:术后两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荧光素钠染色:术后半月、3 月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点多数鼻侧蒂术眼少于上方蒂术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月时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泪膜破裂时间:术后半月,3月时BUT时间鼻侧蒂组术眼多数比上方蒂组术眼时间长,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6月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泪液分泌量: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ASIK手术蒂位置在减少和加快干眼恢复方面制作鼻侧蒂优于上方蒂.

    作者:白小良;曾涛;谢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扩散是肿瘤难于治疗、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扩散方式包括直接侵润、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几种.其中淋巴道转移是常见的方式.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主要指毛细淋巴管从已有的淋巴管上发芽生长.近年来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淋巴管生成与肿瘤淋巴道转移有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D,VEGF-C、-D)的活动能抑制肿瘤淋巴道转移.作者拟就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易成;王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38 MAPK信号通路:炎性肠病治疗的新靶

    细胞外刺激可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细胞功能,包括细胞的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死亡或凋亡、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细胞外刺激可主要通过两种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细胞的基因转录,一是通过一系列磷酸化酶磷酸化激活下游分子的级联反应,激活胞核中的核转录因子,调节细胞的基因转录;二是通过受体-配体途径激活胞浆内的核转录因子,激活后的核转录因子通过转位进入核内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1MAPK信号传导途径可通过前一途径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在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IBD的关系及P38 MAPK抑制剂在IBD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易文全;甘华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 介导的鼻黏膜反应性疾病[1].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约5%~50%.变应性鼻炎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问题[2].2001年的<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影响的工作会议报告>(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主要以患者病程的长短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为AR分类指标,并由此决定治疗方案,与传统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SAR,或称花粉症)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注重治疗方案的选择,后者则注重病因的判定.

    作者:胥科;梁传余;周光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氨甲喋呤与米非酮配伍中药用于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异位妊娠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肌注氨甲喋呤50mg,隔日一次,共4次,同时以四氢叶酸5mg,隔日一次,肌注解毒,静脉水化及小苏打1g,一日三次口服,碱化尿液;B组口服米非司硐100mg,一日2次,连用3天,同时服中药宫外孕I号方,1剂/天,连用三天.结果:两组成功率分别为75%和67%,A组成功率稍高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治疗前为(2852.71±3024.08)IU/L和(1084.98±1158.03)IU/L,包块大小分别为(3.77±3.10)cm和(2.10±2.24)cm,治疗一周后血β-HCG分别为(563.66±597.52)IU/L和(758.73±809.81)IU/L.两组治疗成功病例的停经天数和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前血β-HCG水平、包块大小及治疗一周后血β-HCG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且优于米非司酮配伍中药.

    作者:邹敏;罗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剂量顺铂联合变异LV5FU2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顺铂联合变异LV5FU2(Lc-LV5FU2)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60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观察组(Lc-LV5FU2)和对照组(FOLFOX4),就其有效率、临床受益反应率、毒性和QOL评分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R(42%vs46.6%),CBR(84%vs85.6%),QOL评分改善率(25%vs2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的毒性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外周神经毒性,但多轻微.结论:小剂量顺铂联合变异LV5FU2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安全,毒副作用可耐受,且价格较低,是一个有价值的方案.

    作者:任大成;李光明;付曦;郭翠华;文仕民;潘永强;胡欣;别俊;孙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