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迎香放血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3例

严晓慧;尤艳利

关键词:头痛△/针灸疗法, @刺血络, @内迎香
摘要:目的:观察内迎香放血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取内迎香穴,施术放血,配穴取双侧合谷、内庭,有瘀血征象者,加刺血海.结果:治疗33例,总有效率84.85%.提示:点刺内迎香放血,可疏通阳明经气,清泻阳明邪热,加刺配穴,祛瘀活血,疏通经络.诸穴相配,使邪热去,瘀血除,经络通,气血和,诸症除.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内迎香放血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3例

    目的:观察内迎香放血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取内迎香穴,施术放血,配穴取双侧合谷、内庭,有瘀血征象者,加刺血海.结果:治疗33例,总有效率84.85%.提示:点刺内迎香放血,可疏通阳明经气,清泻阳明邪热,加刺配穴,祛瘀活血,疏通经络.诸穴相配,使邪热去,瘀血除,经络通,气血和,诸症除.

    作者:严晓慧;尤艳利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论阿胶的补血效用

    实验研究证明,阿胶对小鼠辐射致贫血、家兔放血致贫血和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网积红细胞减少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引用聚负离子基学说,结合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学说、改善造血微环境学说,较圆满地解释了阿胶补血的作用机理.

    作者:潘登善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黄建业教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浅析

    黄建业教授从事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全国第二期名老中医药专家,本人有幸跟师继承学习其学术经验,受益匪浅.黄师对小儿肾病的中医治疗有其独到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60例

    笔者自2000年至2002年收治先兆流产60例,采用黄芪注射液及维生素E、舒喘灵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秋香;刘菊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刺五加、丹参对小白鼠白喉菌毒性心肌炎死亡时间的影响

    目的:用急性白喉菌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探讨刺五加、丹参对菌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白鼠随机分成四组,A组为对照组,只注射白喉毒素,B、C、D组注射白喉毒素后分别再注射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各组小白鼠成活时间.结果:注射白喉毒素后的小白鼠,给药组小白鼠比对照组小白鼠平均成活时间增加一倍.结论:刺五加、丹参对急性白喉菌毒性心肌炎小白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海岚;刘延敏;张英康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针灸补气养血与现代医学关系的探讨

    笔者结合中西医理论,从气血的化源及功能等方面阐述了益气养血的重要意义,以及气血的生化、气血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相通之处,同时论述了针灸补气养血的原则、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作者:何玲;刘思攸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珍珠梅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珍珠梅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珍珠梅大、中、小剂量组,珍珠梅提取物以灌胃的方式给药,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方法,测定耳片的重量;用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测定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采用常压耐氧法记录小鼠耐缺氧时间;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游泳45min后小鼠肝糖原及血清乳酸含量.结果珍珠梅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小鼠游泳45min后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乳酸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珍珠梅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

    作者:张学武;金园哲;刘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牵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486例

    目的:总结牵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先进行颈椎牵引,然后以自制中药煎剂(伸筋草、桂枝、川乌、马钱子等)用DD2-Ⅱ型微电脑多功能治疗仪进行导入治疗.结果:486例中,总有效率为97.12%.提示:颈椎牵引可拉宽椎间隙,缓解神经根粘连.中药离子导入,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作者:苗莹;崔书国;崔丽;赵爱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加味逍遥散治疗月经周期性精神病20例

    笔者用加味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月经周期性精神病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宫外孕Ⅱ号方配合米非司酮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宫外孕Ⅱ号方配合米非司酮的疗效.方法:对近期临床报道的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中西药联合应用,能在短时间内杀死胚胎,HCG-β快速下降至正常,并使异住之包块短期缩小至消失,阴道出血时间短,腹痛减轻,以米非司酮与中药联舍应用可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崔晓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益肾排石中药对体外冲击波碎石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益肾排石中药对体外冲击波碎石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家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0只.于高能冲击波致兔肾损伤模型,测定不同时间血浆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改变情况.结果:冲击波肾损伤后血浆中ET-1、血清中MDA值显著升高(P<0.05),血浆中SOD显著降低(P<0.05);而中药治疗组血浆中ET-1、MDA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中SOD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排石中药对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鹏;吴楷林;盛斌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针刺、推拿、电疗联合治疗面瘫38例

    目的:总结超短波、按摩、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五官超短波、按摩、循径远取大椎、翳风、足三里,合谷、太冲等穴治疗面瘫38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三联结合,有消淡、消肿、改善神经血运的功效.可疏通经络、调和全身上下之气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作者:李苏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曹旭主任医师治疗胃柿石症的经验

    曹旭主任医师是陕西省名老中医,行医5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对儿科杂病的治疗.笔者随其临证20余年,并翻阅其大量的医案及临床笔记,发现对胃柿石症的中医药治疗有独到之处.在治疗上将古方与经验方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对胃柿石症的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妇产科疑难证验案举隅

    妇产科临床常见诸证甚多,但较为棘手的往往是疑难杂症,从医30余年,每遇妇科、产科疑难之症,均以审证求因,辨证得法而收效,现选案4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康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从乳房经络循行谈乳癖的辨证论治基础

    本文讨论了乳癖症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从乳房经络、解剖、生理、病理诸方面入手,探讨中医对乳房病的认识.着重讨论了乳房经络循行、乳房与相关脏腑、经脉的关系,提出了乳房应归属奇恒之腑的观点,为乳癖的外治诸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郭宇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口疳八味散治疗小儿口疮30例

    本科自2000年5月使用<口疳八味散>治疗小儿口疮,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方面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初步小结如下.

    作者:吴国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盐附归芪汤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19例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机体代谢过程降低所致.笔者从1985年至今,以自拟盐附归芪汤治疗本病1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杰;李华;李林;李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并腹膜炎25例

    临床资料 50例均系2000~2003年在我所住院病人,经影像学检查及肝功能实验确立肝硬变诊断.其中,40例为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变(主要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10例为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变.男38例,女12例;年龄28~72岁;确立肝硬变时间为1周~5年.50例病人中,有8例是第1次出现腹水,42例是第2次或多次出现腹水.上述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理化检查、病程及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方典美;刘志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旋覆代赭汤在临床上的运用

    旋覆代赭汤是著名中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方,主治汗、吐、下后,表已解而中气受伤,痰湿不化,胃气虚而上逆,以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临床一般用于外感热病后痰浊中阻,虚气上逆及内伤杂病中由于中气虚弱,痰湿偏胜,肝气上逆所致的反胃、呕吐、呃逆、噫气、痰气、妊娠呕吐等.作者在临床上凡遇肝气肝阳并亢所致的咳喘、高血压、眩晕、吐血、及肝气入络而致腰痛不能俯仰,均应用旋复代赭汤治疗,亦有良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华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田淑霄教授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举隅

    田淑霄教授,主任医师,国家高徒导师,从事教学临床40余年,对皮肤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确立治皮肤病从血分人手,及调畅气机.临床多获卓效,笔者随师侍诊,现择其3例如下.

    作者:王菊素;郑玉光;王梅红;王素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