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普登;雷蕊娥
采用C18柱,甲醇-水(77 : 23)为流动相,343nm为检测波长,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止泻贴中胡椒碱的含量.胡椒碱进样量在1.6~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2%(n=6).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良好.
作者:杨国振;冯云;张越华;闫保胜;彭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5例,只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并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有效率91.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小针刀针感较强,上下提插,可松解剥离粘连和结节,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血肿;推拿手法能加宽椎间隙,缩回椎间盘,两者配合治疗本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只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作者:常英;王军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笔者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改汤剂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屡收良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卫华;马春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病,及时而得当地对高血压病进行早期调治则显得非常重要,即只有早期治疗,才能治愈高血压病.
作者:刘敏侠;张赓莉;姜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郑绍周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业医40载.他认为中风病的起因与痰、虚、风、气、血等有关,其病机关键是痰湿瘀互结,痹阻脉络,仅因个体差异而临床表现侧重不同、归纳起来可分先兆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因而形成了根据病程不同阶段辨证用药的治疗方法,既保持发扬了中医特色,又吸收借鉴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疗效显著.笔者师承,颇具心得,浅述如下.
作者:上官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对中药注射液双黄连及清开灵注射液溶于不同输液中的微粒情况.方法:通过对其测定并与空白试验相比较.结果:混合液中的微粒数均有显著增加,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微粒增加数不同,同种中药注射液比较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数变化较0.9%氯化钠注射液显著.提示:临床使用双黄连及清开灵注射液时宜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作者:杨翠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角膜云翳在中医属黑睛生翳的眼病,它在临床表现上复杂多变,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角膜炎、霉菌性角膜炎等,是角膜疾病所遗留下来的一种顽疾.由于黑睛属风轮,位于白睛中央,内应肝胆,因此在治疗时大多医者多采用清热解毒、泻肝火的方法,但对一些角膜云翳的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在角膜云翳的治疗中,根据不同病症,大胆采用温散法,应用四味大发散,加大生麻黄的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亚敏;陈亚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产后风痹是由于产后气虚血亏而遇风邪侵袭机体,引起的临床上以恶风、畏寒、周身疼痛、发热或不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笔者近年来运用<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数例患者均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普登;雷蕊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笔者在临床中加味治疗其他病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展玉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笔者经过多年的审方调配工作,发现中医门诊处方常会出现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配方禁忌,中药饮片名称及其炮制品,用法用量,特殊处理等方面问题较多.本文通过讨论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中医处方是中医治病防病的重要书面文件,其内容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致中医的临床疗效,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危.因而要求医师处方需工整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审方调配,才能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遗漏或不尽完善.这里就主要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
作者:韩燕萍;段石顽;王显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him-pack VP-ODS 250mm×4.6mm不锈钢柱;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至3.5)(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102-0.2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0%.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田玉先;刘建峰;张红;党秋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8个月以来我院院皮肤科门诊采用江西博士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肤痒冲剂(皮安诺)内服治疗瘙痒性皮肤病,配合小量的抗组胺治疗10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职下.
作者:王锐华;李铃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用双波长扫描法测定小儿肺炎冲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双波长反射式锯齿扫描,λS=370nm,λR=700nm,狭缝0.4mm×0.4mm,X=10mm,Y=12mm;盐酸麻黄碱为对照品.结果:盐酸麻黄碱线性范围为4.288~10.72ug(r=0.9998),平均回收率96.48%,RSD=1.10%.结论:本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忠孝;冀玉梅;严亚锋;李欢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血府逐瘀汤始载于清·王清任所撰<医林改错>一书,笔者据其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广泛地用于临床,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
作者:黄巧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正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虽然手术治疗是肿瘤的首选方案,但多数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待出现症状、明确诊断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良好的手术时机,因而内科治疗就成为治疗中晚期肿瘤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春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肾必宁对IgA肾病模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Fas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IgA肾病小鼠模型;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系膜增殖;TUNEL法检测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系膜区Fas、PCNA的表达.结果:肾必宁可促进肾小球系膜区Fas表达,细胞凋亡率增加,PCNA表达下降,病理损害减轻,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肾必宁可能通过影响Fas的表达,促进系膜细胞凋亡,抑制系膜增殖而使病理损害减轻.
作者:宋纯东;丁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电头针与常规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治疗组60例(采用电头针疗法),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头针疗法),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在头针的基础上改为电头针,有促进气血运行之功用,提高了疗效.
作者:许新霞;焦伟;朱超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机能及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采用分别制取连续切片垂直切片,各向同性均匀随机切片,光镜下对大脑皮质内毛细血管的体积分数,表面密度和长度密度进行了体视学估计.结果:不同切片方法所得切片上测得的毛细血管体积分数和表面密度估计值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IUR切片上所得毛细血管长度密度的估计值有连续切片上得的毛细血管长度密度估计值,与垂直切片上得此估计值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
作者:刘长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梅花针结合拔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病变区域常规酒精消毒后,用梅花针快速叩击出血,立即用闪火法拔罐10~15min.结果:46例,总疗效100%.提示:本法有拔毒、通络、止痛、限制病变范围蔓延扩散作用.
作者:朱景绪;田建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门诊病例,为女性;年龄48~73岁之间;病程1~23年.治疗方法 自拟滋阴调血汤:熟地、生地、麦冬、葛根、生山楂各20g,丹皮、红花各10g,当归、党参、山茱萸、潼蒺藜各15g,丹参、黄芪各30g,大黄8g,(另包后下),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每剂煎煮15~20min,滤取药汁约500ml,空腹温服,30d为1个疗程.兼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蝉蜕;兼类风湿关节炎者加雷公藤、豨莶草;兼脘痞纳差者加鸡内金、麦芽、枳壳;便秘者加火麻仁、桃仁.
作者:党根才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