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升率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

乔志宏;张捷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 心动过缓/中医药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升率汤
摘要:目的:观察温阳益气类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升率汤(制附子、人参、黄芪、细辛、丹参、当归、麦冬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3%.提示:本方剂具有温肾阳,通心阳,益气血,通血脉之功,对单纯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节综合征疗效明显.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川青粉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4例

    目的:观察川青粉针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川青粉针剂(川芎嗪)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应用,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著的缓解了心绞痛,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结论:川青粉针剂(川芎嗪)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龙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南五味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果实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五味子挥发油,气相-质谱联用分析测定,计算机库存信息检索鉴定,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结论: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78.46%.

    作者:崔九成;张培芳;宋小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辛芷姜虫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

    目的:观察温阳散风,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辛芷姜虫散(细辛、白芷、姜黄、川芎、柴胡、蜈蚣等)和卡马西平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三叉神经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66.63%)与对照组(74.20%),两年总有效率治疗组(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7.7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近期疗效与西药相当,远期明显好于西药.

    作者:查鹏洲;荣培红;刘荣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丹芪参麦饮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功能障碍及其伴发的心律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病史较长,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主要以心率缓慢所致的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而产生的心悸、胸闷、头昏、易疲倦、无力、活动后气促等,严重可致猝死(阿-斯综合征).大多由心肌炎、心肌缺血、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因素诱发.采用自拟丹芪参麦饮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邢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银杏叶制剂治疗CHD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脂、PAF及血清CRP的变化;结果:银杏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D)、PAF及CRP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D)水平;结论:银杏叶制剂有利于消除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及斑块的稳定.

    作者:龚敏;张卫萍;白延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清目贴防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目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220只眼用清目贴(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珍珠母、冰片、石决明等)贴太阳、攒竹、鱼腰等穴位.对照组68只眼用纯基质无中药的药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1.9%,对照组有效率16.2%,P<0.001.观察组治疗后屈光度有明显.提示:清目贴具有补益气血、化瘀通络、开窍明目的作用,对轻、中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显著.

    作者:苟立成;郭永胜;张智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

    目的:探讨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附汤为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结果:总有效率90.6%.结论:参附汤具有强心,加快心率,抗心律失常,促进心肌供血等作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沛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沈英森教授复法组方的思想

    沈英森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秉家学,后出科班,擅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其辨证准确,组方严谨.在2003年9月至2004年3月的跟师学习期间,我对沈教授复法组方的临床经验有较深刻的体会和掌握,现将跟师的临床应用体会略述如下.

    作者:艾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烧烫灵软膏皮肤过敏研究

    目的:通过豚鼠皮肤重复接触烧烫灵软膏后,观察机体免疫系统在皮肤上的反应.方法:分别将烧烫灵软膏(受试物)、赋形剂(空白对照)、1%2、4-二硝基氯代苯(阳性对照)涂于豚鼠背部脱毛区后进行观察.结果:激发接触6h后,即刻、24h、48h、72h涂药局部均无红斑、水肿等局部过敏反应,亦无哮喘、休克等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皮肤致敏性评价为无致敏性.结论:结果显示,烧烫灵软膏外用对豚鼠无皮肤过敏性反应.

    作者:史黎明;刘永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冠心康胶囊治疗冠心病120例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冠心康胶囊(人参、黄芪、附子、干姜、淫羊藿、丹参、三七等)配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2.28%,P<0.05.提示:本胶囊具有益气温阳,化瘀通痹,镇痛之效.

    作者:孙秀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从先其所因谈胃柿石症的治疗

    胃柿石症因其发病多与进食柿子及制品有关故名,中医治疗安全有效,温习<内经>治疗学有关内容,体会胃柿石症的中医辨治当从进食多量柿食这一病因伏其所主.

    作者:张小军;于秉成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刺五加光量子血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意识障碍32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意识障碍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入院后即采用西医基础疗法及光量子血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体疗效均较对照组为优.结论:本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有效的方法,能改善其早期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骏;于娜;徐忠祥;胡泳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体会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程钟龄之<医学心悟>所载,主治风痰上扰所致头痛、眩晕、呕恶、痰多、胸膈胀满等症,此方为健脾燥湿,化痰熄风之良方.现将我师沈宝藩教授依脉证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内科杂病之验案列举如下.

    作者:玛依努尔;洪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36例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的疗效.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血脂成分、心电图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及心肌供血.

    作者:许建秦;朱海慧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谈海藻与甘草的配伍

    海藻与甘草的配伍,适犯十八反之禁,查阅医学古籍及近代文献资料,也屡见不鲜,笔者就海藻与甘草的配伍问题,提一点看法.

    作者:郭宗英;牟焕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合调胃承气汤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4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药(大黄、芒硝、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牛膝等)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48例.结果: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远期愈后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97.7%.提示:治疗本病除活血化瘀,行气豁痰之外,必兼予通腑泻热之法.

    作者:袁平霞;赵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剌配合逍遥散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50例

    目的:探索针刺配合逍遥散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患者针刺百会、印堂、心俞等穴位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并设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氟西汀等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7.5%,P<0.01.提示:本方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抑郁症状.

    作者:戴润珠;徐渭龙;杨李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健脾柔肝汤治疗高血压102例

    目的:探索健脾柔肝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健脾柔肝汤(羚羊角、钩藤、川芎、丹参、白芍、生甘草、天麻、白术、茯苓等)治疗高血压102例.结果:显效率77.5%,总有效率96.1%.提示:健脾柔肝汤对高血压病有健脾柔肝,化痰祛湿的作用.

    作者:许滔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养心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30例

    目的:观察养心、安神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养心汤(黄芪、人参、茯苓、当归、川芎、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茯神等)治疗心律失常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养心汤治疗心律失常有益气养血,通阳化瘀的功效.

    作者:张胜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消渴通痹颗粒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消渴通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灌服消渴通痹颗粒,并与弥可保对比,2月后观察大鼠血糖(FBG)、体重(W)、红细胞山梨醇(RBCS)、Na+-K+-ATP酶、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消渴通痹颗粒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升高Na+-K+-ATP酶活性、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综合疗效优于弥可保.结论:消渴通痹颗粒有防治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多元醇代谢亢进途径等有关.

    作者:张效科;崔立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