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报告

过孝静;康梅;郑沁

关键词:艾滋病, 播散性,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呼吸系统疾病, 条件致病菌, 深部真菌病, 淋巴结肿大, 临床症状, 患者, 地域性, 资料, 误诊, 畏寒, 贫血, 皮疹, 咳嗽
摘要: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该菌为条件致病菌有一定的地域性,常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艾滋病(AIDS)患者.病人常出现发热、咳嗽、畏寒、贫血、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此病的临床症状在早期类似于呼吸系统疾病或结核等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近几年确诊的4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报告如下.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当今HIV/AIDS的治疗已进入了一个强大的抗病毒治疗时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大大降低了发达国家HIV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HAART治疗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HIV病毒耐药、药物毒性问题和其他不良事件.

    作者:王晓辉;雷秉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平滑肌肉瘤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肉瘤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医院1993年1月~2002年12月20例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胃平滑肌肉瘤占同期胃恶性肿瘤的0.98%.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贫血及体重下降.肿瘤瘤体大,多位于胃的近侧部,以胃内、胃外型为主.转移方式以肝和瘤体附近淋巴结多见,肿瘤转移与其大小、生长部位、生长方式无关(P>0.05).胃镜下活检成功率较低,手术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佳方法.结论: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肿瘤容易转移至肝和附近淋巴结,手术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佳方法.

    作者:李玉函;李玲;姜建华;郑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位直肠间质肿瘤1例

    患者,男,29岁,因疑前列腺占位入院.肛门指检发现距肛门3cm处扪及前列腺右叶4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光滑,基底位于前列腺右叶中份,直径约1.5cm,压痛明显,凸入右侧直肠腔,直肠粘膜紧贴肿块表面,周围粘膜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彩超发现前列腺右叶位置直径4cm肿块,测及其内动静脉血流信号.

    作者:贺军;辛宇鹏;李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TUVP+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BPH并腹股沟疝(附22例报告)

    目的:探讨BPH合并腹股沟疝病人同期行TUVP+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方法及优越性,可行性.方法:报告经治的22例BPH合并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手术时间55~120分钟,术中出血少平均70mL,无TURS(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伤口无感染,术后5~7天出院.22例随访3~36月,排尿通畅,无疝复发.结论:TUVP+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老年人更有意义.

    作者:张红宇;李强;张茂均;卓晖;陈永江;熊利强;蔡明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合理配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是世界各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高达10%~20%[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除部分病人可找到原因外,多数为原发性,须长期服药治疗.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及肾脏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25%终末期肾病与高血压有关[2].如能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脑卒中患病可减少40%-60%[3].近年来,降血压药物新品种不断涌现,治疗效果也在逐步提高.

    作者:林宗全;杨昆林;贺绍刚;张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黑斑息肉综合征研究进展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ughers syndrome, PJS)是以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伴胃肠道多发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内有关报道亦较少,因此很容易被漏诊.本文就黑斑息肉综合征的发病及诊治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宗英;王一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败血症的临床及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60例新生儿CNS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菌株经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API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配套试剂进行药敏试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离及β-内酰胺酶测定. 结果:新生儿CNS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起病隐匿,表现多较轻微;60株CNS中,表皮葡萄球菌38株(占63.3%),溶血葡萄球菌12株(占20%),木糖、头状、沃氏、华纳氏、耳葡萄球菌各2株(共占1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68.0%(34/50),产β-内酰胺酶CNS检出率为75.0%(24/32),多重耐药菌株达90.0%(54/60);CNS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氯洁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头孢他定的耐药率高,达50~89.1%,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腭的耐药率分别为42.0%、 43.1%、42.0%,仅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耐药率低,分别为6.3%、10.4%、22.7%、22.9%;MRCNS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其中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耐药率均为100%、对环丙沙星、氯洁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76.9%,耐药率明显高于MSCNS(P<0.01).结论:新生儿CNS败血症诊断需加强认识、提高警惕性,CNS耐药率高,表现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仍然是新生儿MRCNS败血症理想的抗菌药物,但也有耐药株出现,在用抗生素前积极抽送血培养及药敏试验以快速确诊并指导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作者:庞毅;李桦;杨涛毅;彭珉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颅内巨大脑膜瘤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巨大脑膜瘤的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26例巨大脑膜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肿瘤全切率为73.1%,次全切率19.2%,大部切除率7.7%,术后18例病人症状明显缓解,3例症状加重,死亡1例,复发6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脑膜瘤的唯一有效手段,当肿瘤巨大或位置深并与重要血管、神经、脑部结构粘连太紧时,应考虑次全切除,术后用放射治疗处理残余肿瘤.

    作者:樊伟;李宗平;万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6例结肠镜检查穿孔的老年性因素分析

    随着结肠镜性能改善和医师操作技术的日臻成熟,结肠镜检查较以往更安全可靠,穿孔等并发症大大减少,如结合无痛检查术,病人痛苦更小,95%以上的病人均可顺利完成检查,已成为诊断大肠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Apelin的研究进展

    现工作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超声科.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大类通过G蛋白介导其生物学效应的膜受体的总称.GPCRs均含有7个疏水的跨膜区,它们广泛分布在机体的各个部位,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病理意义.GPCRs均可被激动或拮抗,因此被认为是潜在的药物靶点,目前以其为靶点的药物约占市售药物的30%[1].

    作者:余洋;黄德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例青少年癔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癔症是一类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可能涉及各种症状,症状中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心理治疗,特别是暗示和催眠治疗对癔症有较好的疗效.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参与,对治疗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我科于2004年1月至5月收治了6例青少年癔症患者,在心理治疗中,给予积极的护理配合对治疗的进程和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婷;李晓麟;段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简单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7例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病例,分析评价经单边外固定架及简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钉道感染,根据Dienst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1]其中优11例,良4例,优良率为88.2%.结论: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简单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腕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早,关节功能恢复快,适合于此类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作者:冯济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喉癌淋巴结跳跃性转移1例

    淋巴结转移是喉癌的主要转移方式,在近处淋巴结尚未出现转移时,远处淋巴结已发生转移,即跳跃性转移.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在胃癌和肺癌已有报道,但喉癌的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尚未见报道.

    作者:王力红;陈飞;刘加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脑脓肿2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我们以近年治疗的26例老年脑脓肿为分析对象,分别行外科手术治疗19例,内科保守治疗7例,现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脑脓肿的部位及大小、颅内压的高低、老年患者的全身情况、意识障碍的变化,分别采取开颅脓肿全切、立体定向穿刺+抗炎治疗、保守抗炎治疗三种方法.结果:手术治疗19例,成活16例,死亡3例.保守抗炎治疗7例,6例成活,死亡1例.结论:在脑脓肿的治疗中,因脓肿的病情变化多样,临床表现各异,在具体的治疗中应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分析,选择佳治疗手段,挽救生命,消除占位,避免并发症.

    作者:辛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进展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亚洲和非洲发病率高,西方国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美国肝癌的新发病例从1993年的15,000例上升至2000年的20,200例[1].据WHO统计1998年大约609,000人死于肝癌,占WHO所有成员国总死亡数的1.1%[2].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肝癌获得根治的主要途径[3].但由于供肝不足及经费的原因,肝移植难以广泛开展.

    作者:李梅;姜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现状

    1991年8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在芝加哥会议上提出了SIRS和MODS的概念,并对败血症等术语进行了新的定义[1]: SIRS是指由各种严重损伤(感染或非感染性)刺激机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符合以下2项或2项以上即可诊断为SIRS: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分;3、呼吸急促>20次/分或通气过度PCO2<4.27KPa;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9或<4×109,或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0.由感染引起的SIRS就称为sepsis(脓毒血症),经证实有细菌存在或高度可疑感染灶.当脓毒血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少尿或急性意识状态改变时则称为重症脓毒血症(Severe Sepsis).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指重症脓毒症病人在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低血压仍然存在,同时伴有灌注不足或器官功能障碍.即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正性肌力药物,低血压被缓解,低灌注或器官功能障碍仍持续存在[1].脓毒血症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据估计其病死率约30%,而重症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病人病死率更高,其报道约20%-52%至82%[2].

    作者:强新华;康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附24例报告)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对2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处理,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应用相应的中药方剂及剂量,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或抑太酶、抗生素及镇静、止痛等治疗.结果:本组住院治疗时间长63天,短11天,平均21天.痊愈16例,好转6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亡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涛;吴光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氟桂嗪致帕金森综合征1例

    氟桂嗪(西比灵)是一种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国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该药可引起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Drug-Induced Parkinsonism,DiP),但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现将2005年3月我科门诊1例氟桂嗪所致DIP报告如下.

    作者:张锦红;彭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提早修补巨大颅骨缺损的临床意义

    去大骨瓣减压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确实挽救了一部份伤员的生命.但巨大颅骨缺损对脑实质的诸多影响,严重的阻碍了中后期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冯爱平;陈宏刚;唐运涛;刘伦波;韩杨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胎盘早剥的诊治探讨

    胎盘早剥是危及母儿生命的产科危重症之一,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高.其并发症如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母亲的生命安全.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胎盘早剥56例,我们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提高其早期诊断水平,以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降低母儿的病死率,提高母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江丽;刘淑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