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济陈
目的:探讨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衰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临床表现为突发少尿或无尿,血肌酐369~1256μmol/L,平均578μmol/L.经KUB平片和B超确诊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行双侧经皮肾穿刺置管引流术,2例行单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另4例先行血液透析,在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后行取石术.结果:7例肾功恢复良好,1例死亡.讨论:双侧输尿管结石致肾功能衰竭较少见,治疗原则为及时解除梗阻、引流尿液.
作者:李青龙;陈仕君;韩平;魏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粘质沙雷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2004年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其中痰标本有135株(占75.4%);粘质沙雷菌分离数不断增加;其耐药率>95%的抗菌素有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50%~70%的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泊肟;10%~20%的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代头孢菌素和四代头孢菌素;<10%的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结论: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作者:陈慧莉;陶传敏;陈知行;简君;郭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病历资料张△△,男,13岁.患者因冠状沟长有菜花状新生物1年,逐渐长大,并伴糜烂出血1月来我院就诊,病理报告:阴茎尖锐湿疣.临床检查发现患者阴茎包皮呈嵌顿性水肿,包皮内面长满乳头状增生物,包块4cm×4cm,表面有糜烂性出血,恶臭,在外未作任何治疗.
作者:钟泽华;陈传真;贾成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观察了自2004年5月到2004年8月共51例湿疹、皮炎、带状疱疹病人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帕珠沙星(Pazufloxacin )为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作用机理为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使细菌的DNA无法形成超螺旋结构,导致细菌细胞无法分裂和增殖而死亡.本品不仅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属等)和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抗菌力强,并且对厌氧菌、分枝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由于该药分子结构中C-7位引入了氨基环丙基,副作用(尤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光毒性)比同类品种明显降低[1]. 本品注射剂由日本富山化学和三菱公司研制开发,并于2002年4月在日本获准上市.本文将对帕珠沙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沈奇;梁德荣;苗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991年8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在芝加哥会议上提出了SIRS和MODS的概念,并对败血症等术语进行了新的定义[1]: SIRS是指由各种严重损伤(感染或非感染性)刺激机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符合以下2项或2项以上即可诊断为SIRS: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分;3、呼吸急促>20次/分或通气过度PCO2<4.27KPa;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9或<4×109,或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0.由感染引起的SIRS就称为sepsis(脓毒血症),经证实有细菌存在或高度可疑感染灶.当脓毒血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少尿或急性意识状态改变时则称为重症脓毒血症(Severe Sepsis).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指重症脓毒症病人在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低血压仍然存在,同时伴有灌注不足或器官功能障碍.即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正性肌力药物,低血压被缓解,低灌注或器官功能障碍仍持续存在[1].脓毒血症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据估计其病死率约30%,而重症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病人病死率更高,其报道约20%-52%至82%[2].
作者:强新华;康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呼吸科病房2001年2月~8月共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8例,临床诊断的疾病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麻疹肺炎、水痘并肺炎等[1].
作者:宋葳;杨亚静;李焰;吴英;邓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肉瘤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医院1993年1月~2002年12月20例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胃平滑肌肉瘤占同期胃恶性肿瘤的0.98%.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贫血及体重下降.肿瘤瘤体大,多位于胃的近侧部,以胃内、胃外型为主.转移方式以肝和瘤体附近淋巴结多见,肿瘤转移与其大小、生长部位、生长方式无关(P>0.05).胃镜下活检成功率较低,手术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佳方法.结论: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肿瘤容易转移至肝和附近淋巴结,手术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佳方法.
作者:李玉函;李玲;姜建华;郑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80例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转归,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等量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与血浆置换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胆碱酯酶升高(P<0.01).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总死亡率为41.25%.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人工肝治疗进行得越早,疗效越好.掌握好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家桀;唐红;王文雅;雷秉钧;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 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两种术式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应用.结果:采用Ikeda术式的患儿排便功能正常,无肛门狭窄及盲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仅有较轻的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难度相近,但Ikeda术式较传统Duhamel术式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松;赵家瑜;杨复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及静脉血流式细胞检测两种方法对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 20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骨髓涂片免疫组化与外周血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2).结论:骨髓免疫组化可以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梁效功;吴华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巨大脑膜瘤的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26例巨大脑膜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肿瘤全切率为73.1%,次全切率19.2%,大部切除率7.7%,术后18例病人症状明显缓解,3例症状加重,死亡1例,复发6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脑膜瘤的唯一有效手段,当肿瘤巨大或位置深并与重要血管、神经、脑部结构粘连太紧时,应考虑次全切除,术后用放射治疗处理残余肿瘤.
作者:樊伟;李宗平;万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Miles手术是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常用术式,术后乙状结肠近端腹壁作永久性造口,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袋.为人工肛门病人提供自我照顾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文重点介绍了人工肛门病人在饮食、人工肛门的护理、心理卫生、性生活、服药、活动与休息、复查7个方面的自我保健.使人工肛门病人能在短期内适应新的生活.在家庭、社会中进入正常的角色,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印义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女,36岁,咽部不适、咽异物感,说话含糊不清2个月,无呼吸及吞咽困难,间接喉镜下见舌根部一类圆形肿物,约3×3×3.5cm大小,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血管纹理清晰可见,临床诊断会厌巨大囊肿.实验室检查:TSH9.710mU/l、FT3 8.22pmol/l、FT4 23.35 pmol/l.CT示舌根部见一类圆形占位,约3×3cm大小,平扫呈高密度,CT值82~137HU,增强后均匀强化,CT值102~187HU(图1、2),其边界清晰,向后突入口咽腔内,向下至舌骨水平,颈部未见甲状腺影像.核素显像舌根部区域有异常摄碘组织及摄99m锝组织显影,甲状腺床区未见甲状腺功能性组织显影(图3).影像诊断为舌根部异位甲状腺.
作者:徐胜生;肖家和;邓开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结果:9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12例首次发病者全部误诊,3例再发者中进行化疗的两例术后6、7年转移或复发,未进行化疗的1例术后2、6、7年复发3次.结论:其多以头痛为首发和主要症状,较难诊断,多需病理检查才能终确诊,手术全切为其佳选择,术后放疗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孙鸿;宋伟正;毛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残性喉外伤的急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均常规作气管切开后实施综合抢救治疗.结果:经治疗喉随访1-10年均显示治愈.结论:在自残性喉外伤急救治疗中,气管切开是比较重要的方案.
作者:余文兴;方荣成;杨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别嘌呤醇作为次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临床上广泛用于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治疗,偶有皮疹、过敏反应发生,导致急性肾功衰少见,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我院肾内科近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再志;许志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赖诺普利(益迈欧)与非洛地平(波依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205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赖诺普利与非洛地平组,分别观察降压疗效,调节血脂,降低血糖和血尿酸的作用,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降低,赖诺普利对心率无影响,非洛地平有加快心率的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赖诺普利对调节血脂、降低血糖、血尿酸、改善心功能等方面优于非洛地平组.用药后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赖诺普利与非洛地平均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降低血糖和血尿酸,改善心功能作用,两药合用效更佳.
作者:李学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部位及溶栓治疗前后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肺栓塞患者不同梗塞部位、溶栓治疗前后及出院前心电图变化.结果:1.不同肺栓塞部位心电图改变:右肺栓塞心电图表现,主要为SⅠ,SⅠQⅢTⅢ,QⅢTⅢ,TⅢ倒置,TV1-V2倒置,SV1-V5R挫折,粗顿,ICRBBB或CRBBB.而左肺栓塞心电图主要表现在SⅠ,TⅢ倒置,TV1-V2倒置及TV1-V5倒置,上肺叶栓塞的ECG改变<下肺叶,单节段损害ECG改变<多节段损害;2(1)入院时,SⅠ>0.1mv,51例次(85%)SⅠ>QⅢTⅢ37例次(61.67%),QⅢTⅢ37例次(61.67%),TⅢ倒置50例次(83.3%),TV1-V2倒置40例次(66.67%),TV1-V3倒置32例次(53.33%),Tv1-v4倒置27例次(45%),TV1-V5倒置7例次(11.67%),SV1-V5R挫折、粗钝31例次(51.67%),ICRBBB或CRBBB 8例次(13.33%).(2)溶栓后ECG变化,SⅠ变浅,QⅢ波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TV1-V2倒置加深,ICRBBB、CRBBB减轻或消失,RavR可迅速下降至正常.(3)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QⅢ减小,TⅢ变直立,Tv2直立.结论:肺栓塞部位与心电图改变亦密切相关.因此,可根据心电图的变化来评估肺栓塞的部位及面积.早期积极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病人预后,动态观察溶栓前后典型或不典型心电图的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
作者:舒燕;唐英蓉;姜荣建;程标;孔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我们以近年治疗的26例老年脑脓肿为分析对象,分别行外科手术治疗19例,内科保守治疗7例,现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脑脓肿的部位及大小、颅内压的高低、老年患者的全身情况、意识障碍的变化,分别采取开颅脓肿全切、立体定向穿刺+抗炎治疗、保守抗炎治疗三种方法.结果:手术治疗19例,成活16例,死亡3例.保守抗炎治疗7例,6例成活,死亡1例.结论:在脑脓肿的治疗中,因脓肿的病情变化多样,临床表现各异,在具体的治疗中应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分析,选择佳治疗手段,挽救生命,消除占位,避免并发症.
作者:辛泉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