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临床51例疗效观察

周静

关键词:氟芬那酸丁酯, 软膏, 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带状疱疹, 湿疹, 皮炎, 病人
摘要:我科观察了自2004年5月到2004年8月共51例湿疹、皮炎、带状疱疹病人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当今HIV/AIDS的治疗已进入了一个强大的抗病毒治疗时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大大降低了发达国家HIV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HAART治疗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HIV病毒耐药、药物毒性问题和其他不良事件.

    作者:王晓辉;雷秉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诊科潜在感染及感染防范

    本文对我院急诊科潜在的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感染因素提出了众多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为有效降低急诊科的感染提供了可能.

    作者:王益芳;秦英;陈世蓉;周红;黄玉清;肖红英;何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表现特征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表现特征,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病例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5型:Ⅰ型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乳头状实性回声或实性回声充填(46.9%);Ⅱ型为囊实混合型团块(18.8%);Ⅲ型为局限性导管扩张,远端导管壁不规则或中断(18.8%);Ⅳ型为导管扩张伴远端中断处实性结节或团块回声(9.4%);Ⅴ型为腺体内低回声结节,无导管扩张(6.3%).32例中有23例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相符,诊断符合率71.9%.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管扩张及瘤体情况,对Ⅰ、Ⅱ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Ⅳ型次之.

    作者:陈红艳;卢强;彭玉兰;罗燕;杨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临床随访礼仪

    随访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病人治疗后治疗效果的反馈.规范、科学的随访是客观评价临床效果和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是临床工作的延伸.随访资料能提供给医疗科研和临床教学重要的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临床随访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失访率,拒访率高.究其原因,除人口的迁徙流动,调查者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当等原因以外,调查者的礼仪问题而引起调查对象回避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对我科1993年以来1千多例喉癌患者的随访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有关临床随访中常见的礼仪问题.

    作者:刘加林;陈晨;梁传余;王力红;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例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如果临床表现以脊髓损害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则称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均与自身免疫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较少见,报道如下.

    作者:马振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以短暂声刺激诱发产生的耳声发射称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该检查方法客观、敏感、无创,在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现就瞬态耳声发射及其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周立;周光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喉癌淋巴结跳跃性转移1例

    淋巴结转移是喉癌的主要转移方式,在近处淋巴结尚未出现转移时,远处淋巴结已发生转移,即跳跃性转移.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在胃癌和肺癌已有报道,但喉癌的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尚未见报道.

    作者:王力红;陈飞;刘加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聚丁酯缝线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聚丁酯(Polybutester)缝线是目前应用在心脏、血管切口缝合的新型缝线.我院于2004年2月至5月在2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试用了该新型缝线,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祥蓉;郭应强;张尔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79株粘质沙雷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粘质沙雷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2004年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其中痰标本有135株(占75.4%);粘质沙雷菌分离数不断增加;其耐药率>95%的抗菌素有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50%~70%的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泊肟;10%~20%的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代头孢菌素和四代头孢菌素;<10%的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结论: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作者:陈慧莉;陶传敏;陈知行;简君;郭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11例临床分析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可发生于头颈部的唾液腺及上消化道,而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1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报告如下.

    作者:赵李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残性喉外伤22例急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自残性喉外伤的急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均常规作气管切开后实施综合抢救治疗.结果:经治疗喉随访1-10年均显示治愈.结论:在自残性喉外伤急救治疗中,气管切开是比较重要的方案.

    作者:余文兴;方荣成;杨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研究(附20例报告)

    目的:探讨对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方法:20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进行整体化护理,提高病人依从性,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 20例病人中,死亡1例,其余19例治愈出院.出现颅内高压者6例,合并褥疮2例,均治愈.口腔念珠菌感染3例,1例未应用抗真菌药物,经口腔护理、局部处理治愈,另2例加用斯匹仁喏治愈.利福霉素针剂致肝功减低4例,链霉素耳毒性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除取决于诊断治疗是否及时合理外,其良好的转归和预后还取决于高质量的临床护理.

    作者:张海燕;陈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科护理应激源及应对策略

    儿科护士不仅工作繁忙,而且要面对复杂的护患关系,因而要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

    作者:吴恩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的比较

    目的: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 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两种术式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应用.结果:采用Ikeda术式的患儿排便功能正常,无肛门狭窄及盲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仅有较轻的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难度相近,但Ikeda术式较传统Duhamel术式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松;赵家瑜;杨复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目的:研究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高糖(10、20、30、40、50mmol/L)作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第2、4、6、8、10、12、14天,用氚-标记的脱氧胸腺嘧啶核苷(tritium-labelled thymidine deoxyribose,3H-TdR)掺入法测定每分钟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测定内皮细胞的增殖指数、凋亡指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高糖作用下,HUVEC cp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随作用浓度增大时间延长更为明显.各高糖组G1期百分率均升高(P<0.01),S期百分率均降低(P<0.05).结论:高糖使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加速,同时抑制了内皮细胞的增殖.根据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的结果,高糖导致部分内皮细胞可能被阻滞在G1/S转变期.

    作者:庞燕;罗清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

    目前,对难治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通过文献检索,获悉了该病的多种治疗方法,但未能获得循征治疗的金标准依据.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同时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我们从2000年开始,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王晓红;张黎明;韩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胎盘早剥的诊治探讨

    胎盘早剥是危及母儿生命的产科危重症之一,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高.其并发症如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母亲的生命安全.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胎盘早剥56例,我们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提高其早期诊断水平,以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降低母儿的病死率,提高母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江丽;刘淑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血友病患者的处理

    神经外科医生在收治住院病人中时常会遇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这类病人往往是以自发性脑出血急诊入院,经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发现凝血时间异常而发现,并因此在纠正凝血功能前被迫推迟手术,使急诊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医生在处理这类患者时常常感到较为困难,其中对血友病患者又感到尤为棘手.

    作者:朱江;贺民;游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脉络膜转移癌1例

    患者,女,4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4月于2004 年11月19日来我科就诊.无明显全身不适.1年前曾在我院行乳癌根治术.病理报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乳头皮肤有累及.(左腋下)淋巴结7/14有腺癌转移.癌胚抗原3.38ng/ml,血清CA15-3:14.03u/ml.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数指/20cm,不能矫正;左眼0.9.眼压:右眼10mmHg,左眼16mmHg.双外眼及眼前节正常.

    作者:杨于力;张军军;吕红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以血卟啉衍生物作为光敏剂,测定PDT治疗后,肿瘤组织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肿瘤区血管损伤状况进行研究.结果:PDT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DT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结构破坏.结论:氧化杀伤和血管损害是PDT治疗肿瘤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波;罗婷;刘卫平;邓依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