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潜在感染及感染防范

王益芳;秦英;陈世蓉;周红;黄玉清;肖红英;何小梅

关键词:急诊科, 潜在感染, 感染防范
摘要:本文对我院急诊科潜在的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感染因素提出了众多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为有效降低急诊科的感染提供了可能.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增强核酸疫苗免疫应答的策略及方法

    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目的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不仅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还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具有细胞毒杀伤性功能的CTL效应(细胞免疫),并可直接清除带有目的抗原的靶细胞,因此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1-6].

    作者:何煦;雷秉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11例临床分析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可发生于头颈部的唾液腺及上消化道,而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1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报告如下.

    作者:赵李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癌误诊为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后肾周无菌性炎症1例

    患者,男,47岁,司机,因反复腰痛6+月,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后19天,腰痛复发11天入我院肾内科.

    作者:陈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提早修补巨大颅骨缺损的临床意义

    去大骨瓣减压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确实挽救了一部份伤员的生命.但巨大颅骨缺损对脑实质的诸多影响,严重的阻碍了中后期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冯爱平;陈宏刚;唐运涛;刘伦波;韩杨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例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如果临床表现以脊髓损害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则称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均与自身免疫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较少见,报道如下.

    作者:马振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极为常见.我院骨伤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其中经手术治疗64例(34%),效果良好.

    作者:李越;杨光毅;王宏;舒云均;李志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与洛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合并症,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主要原因之一,发展到终末期的过程是不可逆,但可以延缓其疾病的病程.

    作者:胡庆;唐勇;赵德纯;苟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新用途

    痰热清注射液(简称痰热清)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五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它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抗菌消炎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解痉之功效.对呼吸道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用于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证,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早期).除此之外,痰热清的一些临床新用途也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陈华;王晓蕙;金伟华;杨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临床应用进展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强大血管扩张剂.它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脂酶活性促进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激活依赖环磷酸腺苷的一系列蛋白激酶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增加血淮灌注[1,2].由于前列地尔脂微球的保护,减少了其在肺脏中的失活,从而延长了药效持续时间,大限度的减轻了其对注射部位的刺激作用.同时由于脂微球在体内的定位效果,与普通前列素E1相比,药效明显增强.仅用普通制剂的1/5~1/10的剂量,即可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3,4].由于在剂型及药效学上的独特作用,目前在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作用独特,本文就其临床应用现状作一小结.

    作者:杨华勇;张新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心肌炎症反应与心室重构

    心脏压力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或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因素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密切相关,后者也是导致临床心力衰竭和心脏事件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作者:张新军;章茂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等)所致的慢性损伤共有的应答反应的结果,其中心环节是组织损伤后修复反应时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与沉积不平衡.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进一步发展则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进入肝硬化阶段甚至恶性转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提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有可能逆转的观点[1].选择与各种原因所致人类慢性肝病相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不仅是深入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建立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由于每种模型的致病因素不同,产生纤维化的具体机制、稳定性、重复性以及与人患病过程相似程度等也都不尽相同.本文就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波;何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

    目前,对难治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通过文献检索,获悉了该病的多种治疗方法,但未能获得循征治疗的金标准依据.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同时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我们从2000年开始,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王晓红;张黎明;韩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败血症的临床及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60例新生儿CNS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菌株经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API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配套试剂进行药敏试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离及β-内酰胺酶测定. 结果:新生儿CNS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起病隐匿,表现多较轻微;60株CNS中,表皮葡萄球菌38株(占63.3%),溶血葡萄球菌12株(占20%),木糖、头状、沃氏、华纳氏、耳葡萄球菌各2株(共占1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68.0%(34/50),产β-内酰胺酶CNS检出率为75.0%(24/32),多重耐药菌株达90.0%(54/60);CNS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氯洁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头孢他定的耐药率高,达50~89.1%,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腭的耐药率分别为42.0%、 43.1%、42.0%,仅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耐药率低,分别为6.3%、10.4%、22.7%、22.9%;MRCNS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其中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耐药率均为100%、对环丙沙星、氯洁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76.9%,耐药率明显高于MSCNS(P<0.01).结论:新生儿CNS败血症诊断需加强认识、提高警惕性,CNS耐药率高,表现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仍然是新生儿MRCNS败血症理想的抗菌药物,但也有耐药株出现,在用抗生素前积极抽送血培养及药敏试验以快速确诊并指导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作者:庞毅;李桦;杨涛毅;彭珉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目的:研究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高糖(10、20、30、40、50mmol/L)作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第2、4、6、8、10、12、14天,用氚-标记的脱氧胸腺嘧啶核苷(tritium-labelled thymidine deoxyribose,3H-TdR)掺入法测定每分钟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测定内皮细胞的增殖指数、凋亡指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高糖作用下,HUVEC cp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随作用浓度增大时间延长更为明显.各高糖组G1期百分率均升高(P<0.01),S期百分率均降低(P<0.05).结论:高糖使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加速,同时抑制了内皮细胞的增殖.根据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的结果,高糖导致部分内皮细胞可能被阻滞在G1/S转变期.

    作者:庞燕;罗清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脑梗塞1例并文献复习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临床常见的综合症候群.血栓形成是其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为20%[1],常见于静脉血栓形成,其中肾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2],脑血栓形成少见.

    作者:付平;舒英;周莉;唐万欣;刘芳;胡章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合理配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是世界各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高达10%~20%[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除部分病人可找到原因外,多数为原发性,须长期服药治疗.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及肾脏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25%终末期肾病与高血压有关[2].如能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脑卒中患病可减少40%-60%[3].近年来,降血压药物新品种不断涌现,治疗效果也在逐步提高.

    作者:林宗全;杨昆林;贺绍刚;张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6例结肠镜检查穿孔的老年性因素分析

    随着结肠镜性能改善和医师操作技术的日臻成熟,结肠镜检查较以往更安全可靠,穿孔等并发症大大减少,如结合无痛检查术,病人痛苦更小,95%以上的病人均可顺利完成检查,已成为诊断大肠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的比较

    目的: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 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两种术式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应用.结果:采用Ikeda术式的患儿排便功能正常,无肛门狭窄及盲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仅有较轻的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难度相近,但Ikeda术式较传统Duhamel术式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松;赵家瑜;杨复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少年巨型生殖器尖锐湿疣1例

    1 病历资料张△△,男,13岁.患者因冠状沟长有菜花状新生物1年,逐渐长大,并伴糜烂出血1月来我院就诊,病理报告:阴茎尖锐湿疣.临床检查发现患者阴茎包皮呈嵌顿性水肿,包皮内面长满乳头状增生物,包块4cm×4cm,表面有糜烂性出血,恶臭,在外未作任何治疗.

    作者:钟泽华;陈传真;贾成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型肢体手术升降器的研制和应用

    在为病人实施肢体手术时,一般需要将肢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消毒.由于没有专用器械设备,所以需徒手将肢体抬高.这种操作劳动强度大,而且易造成肢体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我们设计了肢体手术升降器.此肢体手术升降器操作方便、简单、轻便、快捷,非常适合肢体消毒的需要.因此,它深受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的欢迎.

    作者:王桂闽;杨小蓉;李蓉;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