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的比较

杨雪松;赵家瑜;杨复元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手术, 治疗
摘要:目的: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 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两种术式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应用.结果:采用Ikeda术式的患儿排便功能正常,无肛门狭窄及盲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仅有较轻的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难度相近,但Ikeda术式较传统Duhamel术式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极为常见.我院骨伤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其中经手术治疗64例(34%),效果良好.

    作者:李越;杨光毅;王宏;舒云均;李志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少年巨型生殖器尖锐湿疣1例

    1 病历资料张△△,男,13岁.患者因冠状沟长有菜花状新生物1年,逐渐长大,并伴糜烂出血1月来我院就诊,病理报告:阴茎尖锐湿疣.临床检查发现患者阴茎包皮呈嵌顿性水肿,包皮内面长满乳头状增生物,包块4cm×4cm,表面有糜烂性出血,恶臭,在外未作任何治疗.

    作者:钟泽华;陈传真;贾成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脉络膜转移癌1例

    患者,女,4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4月于2004 年11月19日来我科就诊.无明显全身不适.1年前曾在我院行乳癌根治术.病理报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乳头皮肤有累及.(左腋下)淋巴结7/14有腺癌转移.癌胚抗原3.38ng/ml,血清CA15-3:14.03u/ml.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数指/20cm,不能矫正;左眼0.9.眼压:右眼10mmHg,左眼16mmHg.双外眼及眼前节正常.

    作者:杨于力;张军军;吕红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两个生化检测系统分析测定偏倚的评估

    目的:根据NCCLS EP9-A2文件标准比较我室两个生化检测系统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评估其一致性的可接受性.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标准,每天取患者样本8份, 浓度尽可能分布于分析检测范围(AMR)的高、中、低内,分别在我室常规应用的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5400和Olympus2700上测定15项常规生化指标,不连续5天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根据直线方程计算在某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C)和预期偏倚的95%可信区间,并判断偏倚是否可以接受.结果:除血糖测定在医学决定水平2.5mmol/L处偏倚不可接受,其余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预期偏倚均在要求范围内.结论:两个型号的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5项生化指标分析能得到一致的检测结果.

    作者:黄亨建;李增安;龚少玲;叶远馨;李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纤颤左心房大小及炎性标志物表达的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左心房的大小的差异,以及左房的大小是否与炎性标志物的表达有关.方法:15例心电图和既往病史证实持续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分别通过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左心房的大小,并同时测定血浆CRP的浓度,并与阵发房颤和对照组比较.结果:持续房颤组左房内径明显大于阵发房颤组和对照组(P<0.05).利用放免法测定C反应蛋白浓度,持续房颤高于阵发房颤组及对照组,后两者的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房长大是房颤持续状态的原因,其机制可能与炎症有关.

    作者:葛宁;岳冀蓉;张小君;黄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及静脉血流式细胞检测两种方法对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 20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骨髓涂片免疫组化与外周血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2).结论:骨髓免疫组化可以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梁效功;吴华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栓塞部位与溶栓前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肺栓塞部位及溶栓治疗前后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肺栓塞患者不同梗塞部位、溶栓治疗前后及出院前心电图变化.结果:1.不同肺栓塞部位心电图改变:右肺栓塞心电图表现,主要为SⅠ,SⅠQⅢTⅢ,QⅢTⅢ,TⅢ倒置,TV1-V2倒置,SV1-V5R挫折,粗顿,ICRBBB或CRBBB.而左肺栓塞心电图主要表现在SⅠ,TⅢ倒置,TV1-V2倒置及TV1-V5倒置,上肺叶栓塞的ECG改变<下肺叶,单节段损害ECG改变<多节段损害;2(1)入院时,SⅠ>0.1mv,51例次(85%)SⅠ>QⅢTⅢ37例次(61.67%),QⅢTⅢ37例次(61.67%),TⅢ倒置50例次(83.3%),TV1-V2倒置40例次(66.67%),TV1-V3倒置32例次(53.33%),Tv1-v4倒置27例次(45%),TV1-V5倒置7例次(11.67%),SV1-V5R挫折、粗钝31例次(51.67%),ICRBBB或CRBBB 8例次(13.33%).(2)溶栓后ECG变化,SⅠ变浅,QⅢ波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TV1-V2倒置加深,ICRBBB、CRBBB减轻或消失,RavR可迅速下降至正常.(3)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QⅢ减小,TⅢ变直立,Tv2直立.结论:肺栓塞部位与心电图改变亦密切相关.因此,可根据心电图的变化来评估肺栓塞的部位及面积.早期积极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病人预后,动态观察溶栓前后典型或不典型心电图的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

    作者:舒燕;唐英蓉;姜荣建;程标;孔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与洛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合并症,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主要原因之一,发展到终末期的过程是不可逆,但可以延缓其疾病的病程.

    作者:胡庆;唐勇;赵德纯;苟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简单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7例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病例,分析评价经单边外固定架及简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钉道感染,根据Dienst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1]其中优11例,良4例,优良率为88.2%.结论: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简单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腕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早,关节功能恢复快,适合于此类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作者:冯济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就60例肿瘤病人治疗中应用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方法、护理以及它与锁骨下静脉、颈静脉穿刺置管的比较作了简要叙述,旨在为肿瘤专科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何小燕;余春华;干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基因治疗中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节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静止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减少为临床症状.在其各种治疗方法中基因治疗有望彻底治愈PD,有发展前景.但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与其所选用的载体有很大关系.本文介绍了基因治疗中常用的病毒载体以及它们的特性,并指出PD基因治疗中病毒载体的发展趋势.

    作者:姚尧;杜俊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诊科诊断室护士职责探讨

    急诊诊断室是每个医院急诊病人就诊的重要场所,据调查大多数医院急诊诊断室都没有设立急诊诊断室护士.急诊病人的病情复杂、变化快,随着急诊医学、急诊护理学的发展,特别是护士向专科方向发展,急诊诊断室和急诊抢救室、EICU、观察室、急诊清创室具有同样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是急诊护理发展过程中一个应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急诊诊断室完全有必要设立诊断室护士,并明确其职责.

    作者:李明凤;李红;龚成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的比较

    目的: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 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两种术式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应用.结果:采用Ikeda术式的患儿排便功能正常,无肛门狭窄及盲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仅有较轻的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难度相近,但Ikeda术式较传统Duhamel术式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松;赵家瑜;杨复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以短暂声刺激诱发产生的耳声发射称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该检查方法客观、敏感、无创,在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现就瞬态耳声发射及其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周立;周光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研究现状

    干细胞移植是近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前沿,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目前已成为了细胞移植的首选靶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的实验条件诱导下可向不同胚层的细胞转化,如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等.基于上述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特性在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方亮;贾永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国产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在治疗骨关节炎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通过6周临床观察国产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组各72例OA患者分别用试验药国产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和阳性对照药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除压痛构成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异常症征构成比差异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56%(58/72)和84.72%(61/72),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应发生率为8.33%(6/72)和9.72%(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结论:氨基葡萄糖片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服用方便,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南萍;李江涛;陈永涛;王玲;王忠明;谢其冰;尹耕;林辉;方勇飞;钟兵;张荣华;杨岫岩;柳梁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08例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胸痛患者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因胸痛在我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连续308例患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8例胸痛患者中130例诊断为冠心病,患病率42.21%.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66.16%,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病变血管以LAD为常见,占40.31%.分叉病变占非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的44.12%.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28例,其中一支血管闭塞的患者23例,两支5例.单支、双支和3支血管病变分别为64例、41例和25例,分别占冠心病患者的49.23%、31.54%和19.23%.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程度越重,其两支及多支血管病变以及合并左主干病变的发生率越高.101例(77.69%)冠心病患者需要行血运重建治疗.结论:冠心病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胸痛患者中首要病因.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需要行血运重建治疗.对住院胸痛患者,尤其对具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老年男性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作者:何元军;范中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80例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转归,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等量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与血浆置换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胆碱酯酶升高(P<0.01).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总死亡率为41.25%.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人工肝治疗进行得越早,疗效越好.掌握好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家桀;唐红;王文雅;雷秉钧;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癌三苯氧胺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苯氧胺作为一线药物应用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已有多年,但长期应用后的耐药现象仍然是一个问题.本文拟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乳腺癌三苯氧胺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阐明三苯氧胺耐药机理及克服耐药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路.

    作者:周小娟;郑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室-腹腔分流管自肛门脱出引发化脓性脑室炎1例

    近来,我们收治1例脑室-腹腔分流管自肛门脱出并引发化脓性脑室炎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翔;游潮;谢轩贵;蔡博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