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溶稳斑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6例

邵静;张秀梅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中医药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化痰药(中药)/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类中药配伍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6例常规西药加消溶稳斑汤治疗,对照组74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79.7%.提示:本方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不稳定斑快的破裂.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红花甘草湿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46例

    我科自2003年8月~2005年11月应用红花甘草湿敷治疗化疗所致的静脉炎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书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明目止血颗粒配西药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自制明目止血颗粒(夏枯草、炒山栀、三七、丹皮、川芎等),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3.3%,西医治疗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作者:葛金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补心肾化痰瘀治疗冠心病初探

    目的:探讨补心肾,化痰瘀治疗冠心病的机理及方法.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阐述发挥.结论:痰浊、瘀血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脏气血的亏虚根本在于肾气的亏虚;补肾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早期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防治冠心病的关键,具有补肾养心、活血化痰等功效的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晓华;王宜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华佗再造丸配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病100例

    目的:观察华佗再造丸与阿司匹林和藻酸双酯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华佗再造丸、肠溶性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对照组用川芎嗪.两组各用药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81%.结论:华佗再造丸组治疗本病中效果较好且医疗费用低廉.

    作者:薛利招;车利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参乌冠心冲剂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益气类中药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于西医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乌冠心冲剂(由红参、黄芪、葶苈子、附子、乌药等).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23%,B组总有效率为74.14%,A组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5).提示:参乌冠心冲剂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吴春萍;韩迪;华静;郭文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配西药治疗脑外伤后遗症42例

    脑外伤后遗症,系指有各种外伤因素所致的排除颅脑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头晕头痛、健忘、不寐、多梦等一组病变,单纯西医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1998.4~2005.10,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42例患者,疗效中肯,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士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解毒消肿汤为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0例

    目的:探讨解毒消肿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毒消肿汤(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板蓝根、穿山甲、水蛭等)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20例.结果:总有效率94%.提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作者:栗清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调脂化瘀丸治疗高脂血症302例

    目的:观察降血脂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2例患者口服调脂化瘀丸(红参、何首乌、生山楂、草决明、泽泻等),对照组106例服用脂必妥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72%和77.33%,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本方能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张智勇;周若梅;刘娟云;李来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者颇多,笔者临床中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属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小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40例

    目的:寻找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疗法.方法: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桃仁、麝香、老葱白等)治疗血管性痴呆.结果:总有效率90%以上.提示: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疗效.

    作者:武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0例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血府逐瘀汤加减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90例,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卞震炯;徐铁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医脉痹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脉痹和现代医学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对中医诊断为脉痹,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了血液脂质和脂质过氧化物检测,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脉痹组(AS)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丙二醛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岐化酶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载脂蛋白-A1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中医脉痹和西医AS两者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其中LDL增高和HDL降低,这两个对立因素平衡失调以及MDA增高是两者的病理基础,将脉痹和AS放在一起研究,在不同程度上等同看待.

    作者:刘素蓉;高艳琼;王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气雾剂联合5-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49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静滴5-ISMN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气雾剂.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体征、缺血心电图改变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能降低总胆固醇、LDL水平及血小板粘附率,稳定斑块的作用.提示:本方法治疗UAP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李保军;杨庆福;靳淑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开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瘀阻证30例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豁痰开结、祛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痰瘀证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以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等治疗;治疗组30例加服中药开心散(桂枝、瓜蒌、薤白、半夏、冰片、葛根、红参、黄芪等)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23.33%,两组比较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P<0.05.提示:本方可减少冠心病AP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作者:万迎来;朱慧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肾消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GH/IGF-1轴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肾消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GH/IGF-1轴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化学及免疫组化技术,对受试各组大鼠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清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血清GH、IGF-1、Ins、 FBG、HbA1c 、尿Alb、β2-MG均有显著差异(P<0.01),肾消康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GH、IGF-1、Ins、 FBG、HbA1c 、尿Alb差异显著(P<0.01)β2-MG( P<0.05).结论:1.成功复制了大鼠DN模型.2. 肾消康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减少蛋白尿的作用.3.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GH/IGF-1发生了紊乱,GH/IGF-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治疗组GH/IGF-1水平明显改善.

    作者:姜德友;柳成刚;李秀源;姚素媛;单文;任为民;王先松;周雪明;邱海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化痰通络汤合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4例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汤合星蒌承气汤(半夏、胆南星、天竺黄、香附、丹参等)治疗.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 对照组81.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对血液流变指标和血脂的变化做了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医药在调节血脂变化和抑制凝血、激活纤溶方面是很有效.

    作者:李琴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46例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眩晕患者4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78.3%.提示:本剂对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疗效尤为显著.

    作者:丁跃文;马俊杰;韩世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乌梅汤加减合电针治疗胆道蛔虫80例

    自1974年8月~1984年8月,共收治了157例胆道蛔虫病患者,均采用乌梅汤和电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取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芸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伊地饮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16例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两组常规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伊地饮(六味地黄丸加丹参、牛膝、锁阳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第8周末、第16周末及第24周末IIEF-5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较治疗前也显著提高(P<0.05).提示:本方能改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有补肾活血、益气健脾功效.

    作者:李双蕾;唐爱华;罗广波;冯晓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96例

    我们自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观察了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陈雪玲;王保群;杨立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