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青
目的:观察中药合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征48例.结果:可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显著好转,心室率提高,总有效率为87.5%.提示:本方法具有温补心肾,益气养阴之效,可使心脏供血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消失,病窦得以纠正.
作者:常晓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气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生脉散合四物汤(党参、麦冬、五味子、当归、川芎、绞股蓝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66%.提示:本方具有补益气血,敛阴复脉的作用.
作者:邹仁妹;马燕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五磨饮子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方法: 采用应力传感器记录灌服五磨饮子前后在体大鼠胃运动波的改变. 结果: 五磨饮子与生理盐水比较,可明显促进胃运动振幅(P< 0.01);新斯的明可促进五磨饮子兴奋胃运动作用(P< 0.05);阿托品可完全阻断五磨饮子促进胃运动的作用(P< 0.01);五磨饮子不影响胃运动频率(P>0.05).提示: 五磨饮子能明显增强在体大鼠胃运动振幅但不影响胃运动频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兴奋大鼠迷走神经有关.
作者:尚德师;李乐军;邵祖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宁络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黄芪、山药、麦冬、枸杞子、菟丝子、参三七、丹参、当归等)随证加减治疗本病43例.结果:总有效率88.3%.提示:治疗本病宜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宁络法.
作者:张西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痰醒脑,化瘀行水类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给予中药醒脑散(胆南星、石菖蒲、大黄、水蛭、桃仁、益母草等)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的规范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 :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 本方具有化痰醒脑、化瘀消水、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防止再出血等作用.
作者:陈隐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补心肾,化痰瘀治疗冠心病的机理及方法.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阐述发挥.结论:痰浊、瘀血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脏气血的亏虚根本在于肾气的亏虚;补肾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早期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防治冠心病的关键,具有补肾养心、活血化痰等功效的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晓华;王宜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眩晕患者4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78.3%.提示:本剂对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疗效尤为显著.
作者:丁跃文;马俊杰;韩世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科自2003年8月~2005年11月应用红花甘草湿敷治疗化疗所致的静脉炎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书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闪罐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针刺取阳白、四白、颊车等穴,闪罐取地仓、颊车、阳白等穴.结果:总有效率93.3%.提示:本方法可疏通阳明、少阳经脉,祛风散寒、调和气血的作用.
作者:陈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整体观治疗.方法:以中西医学相关文献从整体观理论探讨本病的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本病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痰瘀互阻为标,肝失疏泄是其中间环节,虚损变证是其终结果;整体防治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治疗方法调脏腑气血阴阳,按郁、热、虚、损分段治疗,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药并施.
作者:陈广峰;郭宏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山仙颗粒(SXG)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肉瘤组织bcl-2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小鼠4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小鼠于左腋窝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24h后随机分成三组:荷瘤对照组(B组),金龙胶囊(JLC)组(C组),山仙颗粒组(D组).给药21d后,测量移植瘤重、去瘤后体重,分别计算抑瘤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二步法)检测瘤组织中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荷瘤对照组比较,SXG组小鼠瘤重减轻(P<0.05),bcl-2水平下降(P<0.05);两用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XG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体内S-180肉瘤的生长,其机理可能与降低bcl-2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应小平;陈捷;史迎丽;郭兰生;方艳;方改英;陈光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自制明目止血颗粒(夏枯草、炒山栀、三七、丹皮、川芎等),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3.3%,西医治疗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作者:葛金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清热类中药配伍常规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鹿龙再生汤(鹿角胶、生黄芪、枸杞、补骨脂、仙灵脾、白花蛇舌草等),均治疗3年.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和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具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作用.
作者:吴干银;朱建华;刘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全书,现将该书有关皮肤病的诊治拾隅如下,以启临证.
作者:刘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方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地高辛片、双氢克尿噻、补达秀治疗;治疗组用益气活血利水方药(西洋参、赤芍、厚朴、茯苓、泽泻、黄芪等).结果:益气活血利水方药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症状,其改善心功能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其改善中医证候及心力衰竭症状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药的作用机制与在改善心肌缺血、强心、利尿的基础上还能对抗炎症反应、增强心肌自分泌功能有关.
作者:刘勤社;李静;韩丽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当归、川芎中提取的单体活性成份)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尿素氮、血肌酐、血桨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血脂明显改善(P<0.05),血尿酸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本药可显著改善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调节血脂,降低血压及血尿酸.
作者:王生耀;李素云;梁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竭贴补治疗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用浸有血竭药的薄棉片贴附于鼓膜穿孔处并保持棉片湿润.结果:总有效率93.75%. 结论:血竭贴补治疗鼓膜穿孔,操作简单,无创伤,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童红霞;马鹏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本文对<内经>、<难经>寸口脉诊法机理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使学习者正本清源,学有根本,进一步理解中医理论的联系性、完整性,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段延萍;周杰;范晔;马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肾消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GH/IGF-1轴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化学及免疫组化技术,对受试各组大鼠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清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血清GH、IGF-1、Ins、 FBG、HbA1c 、尿Alb、β2-MG均有显著差异(P<0.01),肾消康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GH、IGF-1、Ins、 FBG、HbA1c 、尿Alb差异显著(P<0.01)β2-MG( P<0.05).结论:1.成功复制了大鼠DN模型.2. 肾消康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减少蛋白尿的作用.3.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GH/IGF-1发生了紊乱,GH/IGF-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治疗组GH/IGF-1水平明显改善.
作者:姜德友;柳成刚;李秀源;姚素媛;单文;任为民;王先松;周雪明;邱海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采用毫针刺法,取颊车、地仓、颧等穴,配合中药牵正散加味内服.结果:总有效率97.44%.提示:本方法具有祛风、活血、通络之功效,针药并用疗效更佳.
作者:何庆勇;张吉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