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会卿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方药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中药基本方(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白芍、蒲黄、五灵脂、刺猬皮).配合西药复合维生素B溶液加庆大霉素针剂.结果:68例治愈42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91.2%.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互补协同作用,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对HP也有抑制作用.
作者:石孝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腑,收涩类药物治疗湿热阻滞型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生地、泽泻、当归等)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具有消除结肠水肿充血,调解肠道菌群的功效.
作者:杨永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中药配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择酒精性脂肪肝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肝脂灵胶囊(柴胡、丹参、赤芍、茯苓、草决明、泽泻、银杏叶、绞股蓝等),对照组口服血脂康,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82.0%,对照组为4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肝脂灵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疗效确切,显著优于对照组,应用安全.
作者:刘三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痛风汤剂与益肾养肝合剂同用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的影响.方法:将选择58例我院痛风门诊就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痛风汤剂加益肾养肝合剂治疗,结果:提示本方有良好的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提示:说明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患者的治疗,痛风汤剂合益肾养肝合剂同用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较好,能够改善肾小管功能以此来增加尿酸的排泄疗效满意.
作者:佟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以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有腹泻,粘液样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及腹痛等.该病病程缓慢,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西医常以抗菌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疗效不理想,且易复发,是内科医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祖国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和作者的临床体会谈点看法.
作者:齐风海;于秋玲;张秀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推拿扳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临床经验结合生理、解剖、病理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结论:颈椎体间的相互位移可影响椎动脉,进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诸多症状,需经过精确触诊,运用适宜旋扳手法改变对椎动脉位置关系以改善症状.
作者:赵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论证肝豆汤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肝豆汤的排铜机制,明确肝豆汤中的主要药味.方法:采用肝细胞体外培养,对肝豆汤进行拆方研究,比较各组经加入含药兔血清后肝细胞模型内铜、锌含量的差异.结果:各组细胞模型细胞内铜、锌含量、铜/锌比值的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组间均数比较相差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的有:全方组铜含量、铜/锌比值与其他各组;铜/锌比值参三七组与金钱草组、对照组;全方组锌含量与黄连组、金钱草组、对照组间.结论:肝豆汤组方是合理的;肝豆汤的排铜机制难以仅仅用使细胞内锌含量增加的原因来解释;参三七可能是肝豆汤的主要药味之一.
作者:石元洪;洪永春;杨任民;胡纪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凉膈散出自<太平圣惠和济局方>,由大黄、芒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组成,原方为散剂,用竹叶蜜水汤冲服,今在临床多用煎剂.诸药合用具有清热通腑,清上泻下,泻火解毒之功.本方泻下清热并用,着重泻火解毒,泻上中二焦之邪火,清胸膈之烦热,凉膈之意即在于此.笔者用此方治疗上中二焦邪郁化火,热聚胸膈而见胸膈烦热,面赤唇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之发热不退证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作者:贾忠军;杜金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以犀角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西药治疗组以激素加丙球冲击治疗5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但中药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且不易反复.提示:犀角地黄汤合二至丸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田翠时;宋广杰;戴锡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疗效.方法:152例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82例,取足三里、三阴交、中极等穴,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温针灸法对该病有缓解症状、减少残余尿的作用.
作者:姚惠青;冯学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脾、祛瘀、通络散结类中药配伍对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枳朴六君汤加味(枳壳、厚朴、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乌蛇、蜈蚣、土鳖、甘草等)内服,配合中成药平消片,治疗胃癌40例.结果: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2.50%;生存质量提高13例,稳定23例,降低4例;体重增加12例,稳定24例,下降4例.提示:本方法有健脾祛瘀、通络散结,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功效.
作者:彭轶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仙方活命饮为治痈疡肿毒初起之常用方,历代医家对其方中之君药众说不一.本文从君药含义及确立依据、方证病机、所主证候、配伍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本方当君以消肿溃坚活血之品,方为恰当.山甲、皂刺,应为仙方活命饮方中之君药.
作者:常惟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柔肝理脾化瘀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的49例门诊病人全部口服中药柔肝理脾化瘀方(郁金、党参、白术、白芍、砂仁、丹参等)加减.结果:总有效率93.87%.提示:柔肝理脾化瘀方切中肝硬化腹水病机要害,组方缜密,疗效满意.
作者:杨先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或数日不行,或欲排不畅.张仲景根据便秘的不同特征,描述为大便难、大便硬、不易大便、大便初硬后溏、谷气不行等,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有60余处论述,立论全面,辨证灵活,治法多样,笔者以病因为纲,试析如下.
作者:秦建平;胡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淤,软坚散结药配伍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通络化纤汤(醋鳖甲、生黄芪、丹参、莪术等)治疗肝纤维化66例.结果:总有效率95.5%.提示:本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曹铁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近几年来用五味消毒饮加减辨证法治疗粉刺5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效祥;赵刚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早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采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脑梗塞4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率8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
作者:王永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采用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8%和93.8%,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综合疗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曹晓红;杜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补气、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活血祛瘀的药物合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69例患者均服用中成药复方血栓通胶囊,药物组成:黄芪、三七、丹参、玄参.结果:总有效率为93%.提示:该药对本病具有改善视野及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出血、渗出物的消散和吸收.
作者:张爱武;史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降逆调胃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92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口服自拟降逆调胃合剂,药物组成:(代赭石、旋覆花、半夏、苏梗、佛手、瓜蒌、郁金、白术等).对照组46例,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逆调胃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殷群;王捷虹;汶明琦;林源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