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益肾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2例

田正良;阴智敏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中医药疗法, 补气药/治疗应用, 补血药(中药)/中医药疗法, @健脾益肾升白汤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升白汤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益肾升白汤(黄芪、党参、白术、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补骨脂).治疗,连续用药2周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血常规.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可靠,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136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化浊之法,拟定中药基本方红藤解毒汤和益气化瘀解毒汤辨证加减内服治疗急慢性盆腔炎136例.结果:总有效率91.2%,提示,本法具有明显抗菌抑菌作用.

    作者:霍玉芝;胡伟;逯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走罐疗法调整人体亚健康状态30例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走罐疗法调整人体亚健康状态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内关、水沟、三阴交等;走罐法先行滑法,再行闪火法拔罐.结果:调治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明显下降.提示:针刺能调整失衡的脏腑、阴阳、气血,使之恢复正常,走罐能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加深呼吸等.两法并施,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姜英;付均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侧颈部入路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斜角肌前间沟接近法,注入0.5%盐酸利多卡因5ml,再于患者双侧风池穴各注入灯盏细辛注射液1ml和0.5%利多卡因0.5ml混合液.B组常规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93.3%,B组总有效率53.3%(P<0.05).提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星状神经节阻滞,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调节头部植物神经功能,使血管阻力降低,血管扩张,头痛缓解.

    作者:段胜;郝巍;许志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虎汤加减治疗银屑病40例

    目的:观察白虎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白虎汤加减(石膏、知母、当归、柴胡.白芍、生地、元参等)治疗银屑病40例,并严格忌食酸、辣、腥.结果:40例患者痊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提示:白虎汤加减治疗本病,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

    作者:王宝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益血生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48例

    目的:观察益血生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予益血生胶囊口服(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白芍、当归等),对照组(40例)予葡萄糖酸亚铁液口服治疗.观察Hgb,SI,FEP/Hgb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近期疗效相似.(χ2=1.9,P>0.05).远期复发率及副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益血生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

    作者:俞红丽;孙金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桂龙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桂龙通络方(桂枝、地龙、黄芪、白芍、鸡血藤、川芎等)治疗,对照组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肢体神经症状及感觉疗效分别为92%、62%,两组有效率比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本方具有活血通络,修复神经损伤作用.

    作者:袁志敏;田锋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53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对53例患者采用粘膜下注射或局部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结果:53例患者经治疗16例痊愈、27例显效、10例好转,总有效率1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副作用小,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韩伟;王翔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活用王清任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皮肤病

    笔者用王清任之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皮肤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张某,男,60岁.2002年3月初诊.3个月前左胸背部起水疱,排列带状,疼痛剧烈.在某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用抗病毒、止痛药等治疗3周后皮疹消退,但局部疼痛不减,昼轻夜重,睡眠欠佳,神疲乏力,纳可,二便调.检查:左胸背部可见一散在的色素沉着斑,呈带状分布,触痛明显.舌质黯、苔薄白,脉沉缓.辨为气滞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处方:红花、田七各10g,白芍、柴胡、党参、延胡索、桃仁、丹参、生地黄各15g,当归、川楝子12g,五爪龙2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服7剂后疼痛减轻,已能入睡,连服21剂,疼痛消失,病情痊愈.

    作者:林少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合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膝骨关节炎52例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内服中药止痛壮骨丸、外敷中药止痛壮骨散,配合内服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膝骨关节炎52例.结果:临床治愈32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100%.提示:内服中药止痛壮骨丸、外敷中药止痛壮骨散,配合内服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邬强;邹越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辨证施治眩晕型颈椎病110例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眩晕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痰瘀阻络、肝阳上亢、肝肾亏虚、气血虚弱型分别以温胆汤、天麻钩藤饮、六味地黄丸、归脾汤加减)治疗眩晕型颈椎病110例,结果:总有效率93.1%.提示:治疗本病应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作者:张快强;刘继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活血通脉汤(丹参、红花、地龙、山甲、玄胡、苍术、黄柏、防己、乳香、川牛膝)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6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祛瘀、通脉消肿的功效.

    作者:张继良;王东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宁心汤配伍细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目的:观察细辛在宁心汤治疗迁延期和慢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均应用宁心汤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方剂中加入细辛;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细辛可以加强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具有益气强心,抗病毒,免疫抑制的作用.

    作者:王珊;刘朝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栓通治疗血栓性静脉炎36例

    目的:探索化瘀利湿法组方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血栓通(川牛膝、益母草、泽兰、车前子、薏苡仁、黄柏、全蝎、水蛭、地龙等)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提示:该方具有化瘀通脉,利湿消肿之功.

    作者:陈令成;秦绪丽;秦泗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35例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精液不液化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以化精汤(由生地、玄参、知母、麦冬、白芍、赤芍、丹参、浙贝、牡蛎、竹叶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3例,以知柏地黄汤治疗.30d为1疗程.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2.9%、82.9%,对照组分别为18.2%、60.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疗效显著.

    作者:江立军;李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颈椎病50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颈夹脊,大椎.结果:总有效率为96%.提示:针刺夹脊穴,通过督脉之别、督脉和膀胱经,使肩背部各经经气通畅,气血和顺,阴阳和调.

    作者:冯革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按摩推拿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

    目的:探讨按摩推拿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3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康复治疗组52例,药物治疗组51例.前者用颈椎牵引+微波透热、中频脉冲电、按摩推拿等治疗.后者用中西药.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92%.提示:微波治疗能及时减轻椎动脉由于周围组织压迫使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牵引调整和恢复破坏的椎管内外平衡,恢复颈椎正常功能;中频脉冲电除有镇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作用外,还能松解粘连;推拿能解除肌紧张或痉挛,改善椎动脉的供血不足,针灸能有效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对脑部的血液供应.

    作者:兰怡;任婷;张炜;张保京;丁月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伤寒论》方证治法分类研究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中医临证医学的经典,它包括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从它问世以来,深深影响着中医临床的各个学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人.对仲景著作的整理,既往研究多注重文字的搜集整理、考证、校勘、注释和医案的汇编.本课题利用现代数据化信息研究技术,以《伤寒论》方剂为纲,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入手,对《伤寒论》进行初步分类研究.

    作者:辛智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降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96例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降脂合剂(何首乌、丹参、泽泻等药)组成.治疗高脂血症96例,并与西药脂必妥治疗的50例对照,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降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

    作者:梁巧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疗内中风的经验

    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传世,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多有卓见.对于内中风的论治更有独到见解,颇能指导临床,启迪后学.内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为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现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内中风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临证时参考.

    作者:李恩庆;陈孝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活络骨康丸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620例

    目的:探讨因气血不通、瘀滞而导致的无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破瘀通经,引气止痛的中药为主,补气血、滋阴壮阳、醒脾和胃以扶正气的中药为辅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2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跟踪观察.结果:治愈431例,治愈率占74%;有效122例,有效率占21%;无效29例,无效率占5%.提示:活络骨康丸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疗效甚好,效果满意,无毒副作用.

    作者:白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