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合微波综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0例

张冰;开雁

关键词:扁平苔藓, 口腔/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论治, 微波/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微波综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中药、中药漱口结合微波,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结果:痊愈12例,显效17例,好转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提示: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止嗽散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94例

    目的:观察传统方止嗽散加减治疗急性气管炎94例的疗效.方法:采用止嗽散加减(桔梗、炙紫苑、炙百部、白前、陈皮、荆芥、炙甘草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94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4.7%.提示:本方具有疏表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吕登仕;王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侧颈部入路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斜角肌前间沟接近法,注入0.5%盐酸利多卡因5ml,再于患者双侧风池穴各注入灯盏细辛注射液1ml和0.5%利多卡因0.5ml混合液.B组常规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93.3%,B组总有效率53.3%(P<0.05).提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星状神经节阻滞,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调节头部植物神经功能,使血管阻力降低,血管扩张,头痛缓解.

    作者:段胜;郝巍;许志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黄清解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60例

    目的:观察清热、利胆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消黄清解汤(金钱草、茵陈、茯苓、板蓝根、丹参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全部有效.提示:本方具有利湿退黄,疏肝清热,健脾和胃之功效.

    作者:王云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浅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因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们通过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基础,以及其中医临床特点,分析后得出结论,萎缩性胃炎以气虚血淤为主证.据此结合辨证分析、综合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允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按摩推拿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

    目的:探讨按摩推拿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3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康复治疗组52例,药物治疗组51例.前者用颈椎牵引+微波透热、中频脉冲电、按摩推拿等治疗.后者用中西药.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92%.提示:微波治疗能及时减轻椎动脉由于周围组织压迫使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牵引调整和恢复破坏的椎管内外平衡,恢复颈椎正常功能;中频脉冲电除有镇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作用外,还能松解粘连;推拿能解除肌紧张或痉挛,改善椎动脉的供血不足,针灸能有效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对脑部的血液供应.

    作者:兰怡;任婷;张炜;张保京;丁月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53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对53例患者采用粘膜下注射或局部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结果:53例患者经治疗16例痊愈、27例显效、10例好转,总有效率1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副作用小,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韩伟;王翔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配合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

    目的:观察补肾键脾,益气活血、除湿化痰、通络类中药配合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方(鹿含草、泽泻、白芍、葛根、当归、钩藤等)配合药枕方(淫羊藿、透骨草、川芎、红花、丹参等)治疗本病58例.结果:总有效率91.3%.提示:本方法对该病具有补肾键脾,益气活血、除湿化痰、通络的功效.

    作者:黄美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油膏外敷辅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8例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恶性胸积液的疗效.方法:将7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西医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油膏(甘遂、大戟、黄芪、葶苈子、山慈姑等)外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对照组6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油膏参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逐水、化痉、抗癌的功效,并避免了内服的毒副作用.

    作者:吴孝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当归芍药散新用

    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当归、白芍、川芎、泽泻、白术、茯苓组成,原方为妊娠腹痛而设,是张仲景治疗妇人病的一张名方,具有补血调肝、健脾利湿之功效.笔者灵活掌握运用于治疗肾病,疗效不凡,现举例如下.

    作者:杨小翠;高友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阳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0例

    观察温阳散寒及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阳虚血瘀型脉管炎.方法:采用自拟方温阳通脉汤(肉桂、丹参、黄芪等)治疗本病120例,并设对照组采用脉络宁、复方丹参针等治疗30例.结果:两组间治愈率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差异.提示:本方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脉的功能.

    作者:王玉萍;李明道;李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制何首乌致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制何首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每天按不同剂量40,20,10g/kg(分别相当于成人每日临床用量的100、50、25倍)灌服大鼠1次,连续14周(6周时处死1/3动物,12周时1/3动物停药进行恢复,1/3继续给药2周),检测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及凝血时间,称量脏器重量并计算大鼠脏器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对大鼠肝脏转氨酶AST,ALT,ALP在不同阶段有一定的影响(P<0.05),TBIL、CHO等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凝血时间对照组与给药组比无显著性差异;个别脏器的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有所变化(P<0.05).结论:制何首乌对大鼠肝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属可逆性损伤.

    作者:胡锡琴;杨晓青;刑玉瑞;苗彦霞;方欢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纤维肌痛综合征从肝论治浅析

    本文从中医角度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发掘出肝因致病机理,并划分出肝郁横逆,脾失健运型;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型;久郁伤阴,肝肾阴虚型;肝郁气滞,血运失畅型四个临床类型.同时,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从治肝角度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的用药经验.

    作者:刘英纯;裴慧;胡心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活络骨康丸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620例

    目的:探讨因气血不通、瘀滞而导致的无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破瘀通经,引气止痛的中药为主,补气血、滋阴壮阳、醒脾和胃以扶正气的中药为辅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2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跟踪观察.结果:治愈431例,治愈率占74%;有效122例,有效率占21%;无效29例,无效率占5%.提示:活络骨康丸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疗效甚好,效果满意,无毒副作用.

    作者:白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宁心汤配伍细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目的:观察细辛在宁心汤治疗迁延期和慢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均应用宁心汤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方剂中加入细辛;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细辛可以加强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具有益气强心,抗病毒,免疫抑制的作用.

    作者:王珊;刘朝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柴胡汤新解

    小柴胡汤出自于《伤寒论》组成:柴胡18g,黄芩、党参各12g,制半夏、生姜、大枣各9g,炙甘草6g.方解:柴胡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共为本方主药;半夏、生姜辅助主药以健胃止呕.党参补气,扶正以祛邪;炙甘草、大枣健脾和胃.

    作者:何培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针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目的:观察夹脊穴为主的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有100例有腰腿痛症状并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对象;选用突出椎间盘及上、下两个节段的夹脊穴为主,并行温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1%.提示:用艾条温和灸,可驱逐风湿湿邪、活血化瘀、温养筋肉、通则不痛.此法具有针对性,针感强、疗效好,且简单、安全.

    作者:谢松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治疗输液渗出水肿32例

    近年来,我们用大黄粉、黄柏粉外敷治疗输液渗出水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香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聪敏汤治疗老年痴呆30例

    目的:探索补肾、涤痰、祛瘀、开窍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聪敏汤(鹿角胶、龟版胶、杜仲、淡附片、胆南星、水蛭、丹参、苏合香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尼莫地平、脑复康等20例为对照组.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5.6%,P<0.01.结论:本方有补肾益髓、化瘀祛痰、益气开窍的功效.

    作者:李晓辉;高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降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96例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降脂合剂(何首乌、丹参、泽泻等药)组成.治疗高脂血症96例,并与西药脂必妥治疗的50例对照,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降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

    作者:梁巧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多方化裁辨治腔隙性脑梗死举隅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临床运用复方辨治取得满意疗效,记录如下.

    作者:骆家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