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痹颗粒对兔软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缪界萍;张春兵;纪伟;朱萱萱

关键词:@痛痹颗粒/药理学, 动物, 实验, 家兔,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痛痹颗粒对体外一氧化氮(NO)诱导的兔软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的Annexin V和DNA分析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早期凋亡和细胞周期百分率.结果: 硝普钠和痛痹颗粒混合培养的软骨细胞组的早期凋亡率与模型组(P《0.01)和空白对照组(P《0.05)比较显著下降, S期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G0/ G1 期细胞百分率则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痛痹颗粒能明显降低体外NO诱导的兔软骨细胞凋亡,并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69例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乳癖散结胶囊(夏枯草、川芎、僵蚕、鳖甲、柴胡、赤芍、玫瑰花、莪术、当归、延胡索、牡蛎)治疗本病69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疏肝化痰,软坚散结,活血止痛的功效.

    作者:林新;郭文萍;喻旻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坐禅法要·治病》述要

    《坐禅法要》又名《小止观》,系隋代高僧智(岂页)(音yǐ)所撰.智(岂页)俗姓陈,颖川(今河南许昌)人,陈隋之际著名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

    作者:任娟莉;袁若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止痛涂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止痛涂膜处方来源于《回回药方》伏毛铁棒锤止痛膏,为回族长期用于止痛和治疗关节炎的外用止痛药.其君药(毛铁棒锤)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伏毛铁棒锤 (Aconitum filavum Hand.-Mazz)的干燥块根,经中药炮制处理降低了伏毛铁棒锤的毒性,并将其提取物(生物碱类)制成止痛涂膜制剂,我们经过正交设计对处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现报导如下.

    作者:哈英霞;安瑜;姜海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杂症验案2则

    1 阴道干燥症李某,女,41岁.2006年7月6日就诊.自述近半年来阴中干涩,同房拘痛,且逐渐加剧.患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不多饮,口淡乏味,常有肠鸣腹泻,舌质淡红,六脉细弱.月事多提前1周以上,经量偏多,血色淡红,质稀无块.经后小腹坠胀,诸症愈重.证属中气不足,脾不散津,治当补中益气,健脾生津,当补中益气汤主之.党参、黄芪各30g,炒白术15g,当归、陈皮、神曲各10g,升麻、柴胡各7g,炙甘草6g,砂仁、木香各3g.服药7剂,纳食增进,精神倍增,阴中渐濡,守方再进,又14剂后,诸症渐退,地道湿润,夫妻和睦,月事如常.

    作者:焦敏;曾伟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葛根舒颈汤治疗颈椎病138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蠲痹止痛类中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葛根舒颈汤(葛根、黄芪、威灵仙、鸡血藤、乌梢蛇、当归、赤芍、红花、桂枝、全蝎等)治疗颈椎病138例.结果:总有效率94.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蠲痹止痛的功效.

    作者:杨国荣;陈宏伟;唐永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补肾祛痹汤配合手法治疗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106例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活血祛痹类中药内服外用配合手法治疗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拟补肾祛痹汤(人参、黄芪、熟地、枣皮、麻黄、防风、附子、细辛、薏仁、防己、地龙等)内服,外用桃红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地龙、乳香、没药、香附、牛膝、鸡血藤等)熏蒸外洗,配合手法松解粘连,松筋止痛治疗本病106例.结果:治愈率37.7%,总有效率92.6%.提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强筋骨,祛外邪,通经络,散痹痛的功效.

    作者:郑卫斌;张永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蒲薏颗粒对小鼠肾包膜下植入人食管癌肿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蒲薏颗粒抗食管癌的作用.方法:用人食管癌肿瘤组织植入小鼠肾包膜下,植入6d后检测瘤重的方法,观察蒲薏颗粒的体内抗食管癌作用.结果:蒲薏颗粒对小鼠肾包膜下植入人食管癌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提示蒲薏颗粒具有抗食管癌的作用.

    作者:尹家荣;牟萍;仝铁;张贵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康注射液(黄芪、大黄、红花、丹参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BUN、Scr、ET、NO、Alb、Ccr、24hTP 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UN、Scr、ET、24hT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NO、Alb、Ccr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结论:肾康注射液能够降低慢性肾衰患者BUN、Scr、ET、24hTP,升高NO、Ccr、Alb,改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魏晓娜;檀金川;王月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芪葛止晕汤治疗颈性眩晕36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安神定眩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芪葛止晕汤(黄芪、丹参、葛根、白芍、泽泻、茯苓、白术、石菖蒲、川芎、鸡血藤等)配合黄芪注射液、葛根素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安神定眩的功效.

    作者:杨新营;郭跃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活血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蠲痹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活血蠲痹汤(乳香、没药、乌梢蛇、川乌、黄芪等)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关节疼痛、晨僵、肿胀等症状,改善体征和风湿系列指标的功效.

    作者:李义;杨晓霞;李杰;刘德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34例

    目的:观察手术固定配合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骨折初期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酒大黄、桃仁、栝楼根、当归、白芍、红花、甘草、穿山甲、丹参等)、中后期采用养血补骨汤加减(黄芪、熟地、川断、山药、煅自然铜、丹参、骨碎补、当归、赤芍等)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本病34例.结果:优良率为97.0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固定牢固,能促进愈合的功效.

    作者:方家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苓桂术甘汤新用

    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具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临床广泛用于中阳不足,以痰饮为表现的多种病症.笔者临证以此方加减,治疗临床常见病,屡获奇效.兹举验案4则如下.

    作者:靳建旭;费旭昭;靳继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胸膜炎汤配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28例

    目的:观察利水渗湿、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胸膜炎汤(葶苈子、桑白皮、大枣、姜半夏、白术、桃仁、丹参、赤芍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28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利水渗湿,活血祛瘀,理气化浊的功效.

    作者:郭素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升阳益胃汤治疗内科杂证举隅

    升阳益胃汤出自《脾胃论》一书,由黄芪、人参、半夏、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等药物组成.临床多用于劳倦伤脾,胃阳不振所致体重肢困,怠情嗜卧,恶风厥冷,饮食无味,大便不调等证.近年来笔者将本方加减运用于内科杂证疗效满意,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傅贵平;崔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保肾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降浊类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保肾汤(黄芪、太子参、桂枝、熟地、山茱萸、丹参、益母草、红花、玉米须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尿蛋白、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补肾降浊的功效.

    作者:张丽;张同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探讨半夏茯苓胶囊对化疗止吐效应与5-羟色胺的关系

    目的:观察半夏茯苓胶囊对化疗呕吐的防治作用及止吐作用与5-羟色胺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第一周期化疗不用止吐药;出现呕吐或第二周期化疗予半夏茯苓胶囊止吐观察,呕吐潜伏期和呕吐发作次数及血清5-HT的浓度.结果:总有效率达63.1%,血清5-HT浓度明显降低与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半夏茯苓胶囊有明显止吐抑制5-HT的合成与释放作用.

    作者:柏玉举;肖冬英;陈晓燕;王家辉;孙安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膜原部位的解剖学探析

    目的:探讨膜原部位的解剖学.方法:参考历代医家有关论述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分析论述.结论:膜原部位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对膜原的认识有所阐发,吴又可对膜原部位认识有所发展,以吴又可为代表的温热病派,明确指出膜原的部位含盖了筋膜、筋膜间隙,并且以膜原解释瘟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从而创立了膜原学说,为我们研究膜原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关建军;杨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益气化瘀方治疗呼吸肌疲劳综合征60例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呼吸肌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益气化瘀方(黄芪、升麻、桔梗、知母、绞股蓝、莪术、桃仁、五爪龙等)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差异非常显著(P<0.01).呼吸肌力、大吸气压(PImax)、大呼气压值(PEmax)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显著改善肺通气功能、血气及呼吸肌功能的作用.

    作者:魏彬;崔淑芬;郑云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府逐瘀胶囊配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8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采用血府逐瘀胶囊(大黄、红花、桃仁、柴胡、当归等) 配合针刺(风池穴)治疗本病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症状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改善有显著疗效,并优于对照组(P<0 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的功效,有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的作用.

    作者:沈科书;董宇翔;秦迪;沈英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二仙汤配合外敷药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100例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泻火调冲类中药内服与外敷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二仙汤加减(仙茅、仙灵脾、知母、黄柏、当归、山甲、茯苓、夏枯草、巴戟天、甘草)配合外敷剂(消炎止痛软膏、活血散)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9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调补肾阳,活血散结止痛的作用.

    作者:何凤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