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玉举;肖冬英;陈晓燕;王家辉;孙安盛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类中药治疗关节痛之疗效.方法:采用参附注射液(成份:人参、附子)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桂枝、独活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痛3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
作者:刘英华;伍德军;邓玉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南方地区更为常见,自2006年以来,笔者用猪苓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8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长为6年,短2h,平均3年;肾结石28例,输尿管结石20例,膀胱结石10例;结石小于0.5cm以下者23例,0.5~1cm之间者19例,大于1 cm以上者16例.诊断标准:典型的肾绞痛,尿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B超或X线腹平片示结石存在.
作者:赵德柱;王凤;彭云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针刺梁丘、血海、窦鼻与火针点刺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化痰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作者:张玉华;李建新;吴玲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等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8.2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吞咽中枢,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恢复.
作者:李萍;姚桂棉;阎如玉;夏梅华;孙国锋;王玉栋;张文君;王兰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康注射液(黄芪、大黄、红花、丹参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BUN、Scr、ET、NO、Alb、Ccr、24hTP 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UN、Scr、ET、24hT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NO、Alb、Ccr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结论:肾康注射液能够降低慢性肾衰患者BUN、Scr、ET、24hTP,升高NO、Ccr、Alb,改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魏晓娜;檀金川;王月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半夏茯苓胶囊对化疗呕吐的防治作用及止吐作用与5-羟色胺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第一周期化疗不用止吐药;出现呕吐或第二周期化疗予半夏茯苓胶囊止吐观察,呕吐潜伏期和呕吐发作次数及血清5-HT的浓度.结果:总有效率达63.1%,血清5-HT浓度明显降低与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半夏茯苓胶囊有明显止吐抑制5-HT的合成与释放作用.
作者:柏玉举;肖冬英;陈晓燕;王家辉;孙安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祛瘀滋阴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祛瘀滋阴法组方(基本方:炙黄芪、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生地、熟地、知母、百合、炒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茯苓、龙齿)治疗本病7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43%.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滋阴清热,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吴立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解毒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益肾解毒汤(生黄芪、生地、山药、茯苓、黄柏、丹参、生大黄等)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本病189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扶正祛邪,补益肝肾,调整阴阳的功效.
作者:常成荣;裴竹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肺益气、温肾纳气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基本方(制附子、炙黄芪、人参、冬虫夏草、蛤蚧、胡桃肉、桑白皮、葶苈子、茯苓等)治疗本病86例.结果:总有效率91.8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标本兼治,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复发之功效.
作者:张重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生肌象皮膏外用对糖尿病难治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生肌象皮膏外用(象皮、当归、血余炭、龟版、生地、生炉甘石、生石膏、香油、白蜡组成)配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难治性溃疡2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溃疡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创面大小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创面愈合后瘢痕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能够明显缩短糖尿病难治性溃疡的愈合时间,缩小创面愈合后瘢痕.
作者:张振军;杨新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阴道干燥症李某,女,41岁.2006年7月6日就诊.自述近半年来阴中干涩,同房拘痛,且逐渐加剧.患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不多饮,口淡乏味,常有肠鸣腹泻,舌质淡红,六脉细弱.月事多提前1周以上,经量偏多,血色淡红,质稀无块.经后小腹坠胀,诸症愈重.证属中气不足,脾不散津,治当补中益气,健脾生津,当补中益气汤主之.党参、黄芪各30g,炒白术15g,当归、陈皮、神曲各10g,升麻、柴胡各7g,炙甘草6g,砂仁、木香各3g.服药7剂,纳食增进,精神倍增,阴中渐濡,守方再进,又14剂后,诸症渐退,地道湿润,夫妻和睦,月事如常.
作者:焦敏;曾伟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采用悉通颗粒(土茯苓、山慈菇、川芎、羌活、黄芩、车前子等)治疗本病 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治疗组为1.67%,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钱卫东;钱小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阳散寒、通痹止痛类中药热敷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热敷方(黄芪、当归、川芎、川乌、麻黄、地龙等)热敷治疗本病38例.结果:总有效率94.7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阳散寒,通痹止痛的功效.
作者:卢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浅析影响中药硬胶囊剂质量的因素,即物料(原料、辅料与包装材料等)、制备工艺、生产和贮藏环境因素等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提高中药硬胶囊剂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高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整理谢远明临证思辨特点及临床经验.方法:跟师临床,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其思辨特点.结论:谢远明老师认为维护中医是正确思辨的根基,临床辨证以脏腑辨证为纲,以气血辨证相辅,重视舌诊辨证.
作者:曹利平;王向阳;苗文红;魏亚东;鱼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刘英锋教授常用药对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老师特长.结论:刘英锋教授在临证中善用药对加减化裁组方,如地龙配僵蚕,郁金配菖蒲,柴胡配前胡等,提高了应对杂病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作者:高琦;叶超;宋高峰;刘英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蠲痹止痛类中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葛根舒颈汤(葛根、黄芪、威灵仙、鸡血藤、乌梢蛇、当归、赤芍、红花、桂枝、全蝎等)治疗颈椎病138例.结果:总有效率94.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蠲痹止痛的功效.
作者:杨国荣;陈宏伟;唐永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糖明目类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复方丹参(主要成分丹参、冰片、三七)治疗Ⅰ-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眼底、视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视力较前明显改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眼底微血管瘤,减少小出血灶出血,提高视力的功效.
作者:何煜(日韦);才保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蒲薏颗粒抗食管癌的作用.方法:用人食管癌肿瘤组织植入小鼠肾包膜下,植入6d后检测瘤重的方法,观察蒲薏颗粒的体内抗食管癌作用.结果:蒲薏颗粒对小鼠肾包膜下植入人食管癌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提示蒲薏颗粒具有抗食管癌的作用.
作者:尹家荣;牟萍;仝铁;张贵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类中药配合手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壮药包熨烫(豆豉姜、丢了棒、千斤拔、刘寄奴、五加皮、大力王、千年健、七叶莲、九节风、半枫荷、透骨消等)配合手术治疗本病30例;结果:优良率93%.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的功效,对粉碎骨折固定牢固,促进愈合的作用.
作者:欧伦;米琨;俸志斌;刘鹏飞;陈劲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