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日香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自拟舒肝消癖汤(柴胡、当归、香附、牡蛎、浙贝、峰房等),配合中药方(细辛、红花、大黄、丹参、三七等)外敷.结果:治疗180例,治愈164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舒肝消癖汤合中药外敷法治疗乳腺增生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痰、散结的功效.
作者:牛国英;徐中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经行风疹块,多发于血虚或血热之妇女,每值临经或行经期间,全身皮肤突起疹块,疹形大小不一,瘙痒异常,甚则融合成片,经净渐退,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1996~2006年以来 ,笔者用桂枝汤加减治疗30例顽固性经行风疹块患者,临床效果满意,随访未见复发,简介如下.
作者:齐爱珍;沙惠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咳嗽的疗效.方法:对100例外感风寒咳嗽患儿进行止嗽散加减(荆芥、紫菀、防风、桔梗、白前、杏仁等)治疗.结果:显效60例,总有效率89%.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有疏表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陈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消症饮(当归、丹参、山甲、银花、连翘等)配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并设立西药抗生素为对照组.结果:各组观察患者34例,治疗组有效率94.1%,对照组56.8%.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口服灌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作用持久,疗效显著.
作者:史钟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翟某,女,17岁,高二学生.2005年9月2日初诊.患者13岁初潮,每1~2个月来潮一次,持续3~5d干净,量较多,有少量血块,色暗红.因经期贪凉饮冷致月经于2003年4月突然停闭 .外院给予己烯雌酚配合安宫黄体酮片周期调治,患者月经能按月来潮,但停用西药后月经又复停闭.
作者:田会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固涩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小儿遗尿患者200例,给以口服止遗汤(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党参、山药、益智仁、台乌药等)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并随访半年. 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止遗汤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疗效,其中虫类药物功不可没.
作者:郭亚雄;孙歆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脉诊是中医独特的诊法,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诊法之一.浮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 许多疾病都可见浮脉,临证须仔细观察,用心辨识,才能准确地把握病情,指导治疗.
作者:冯居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自2000年10月~2006年10月,笔者用中成药逍遥丸,合归脾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54例, 另设对照组54例进行观察对比,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笑岩;刘东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定痫丸源于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是治疗痫证的主要方剂.近几年笔者辨证运用本方临证化裁治疗痫证8例,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鼎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夏秋季多见.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针对小儿服药困难,自1999年以来,采用脐部-(神阙穴) 贴药治疗小儿腹泻16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明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内经》中论述的经络理论、针、灸法,针灸治疗等内容,是后世针灸各家学说形成的基础,更是指导我们临床针灸工作的宝典.笔者在工作中学习体会《内经》 并应用于临床,在治疗一些病症中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陆伟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笔者于1993年2月至2007年2月,采用自拟益气养血复原汤,配合小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产后精神障碍6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黄青松;王秋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盐酸川芎嗪配合西药基础疗法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治疗组30例予静滴川芎嗪+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西医基础治疗,疗程均为5~7d.结果:治疗组能明显缓解咳喘、哮鸣音、夜间睡眠障碍等症状,缩短病程.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活血平喘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体征.其下调IL-4水平较常规西医治疗组更明显,同时还可以上调IFN-γ水平,表明川芎嗪具有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作者:阳荣秀;彭贝如;杨京华;许尤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在已故著名针灸学家陈作霖教授指导下,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跟踪观察,对其治法,结合个人体会谈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许佳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解毒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桂莲内异汤(桂枝、半枝莲、丹皮、白花蛇舌草、桃仁、昆布、莪术、姜黄等)治疗本病42例.结果:总有效率97.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止痛消症的功效.
作者:南振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制定脑动脉硬化症临床调查表,为研究脑动脉硬化症证候分布规律和制定诊断标准提供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研、集体讨论建立脑动脉硬化症证候临床调查表的患者一般情况、证候及相关客观检查条目池,用德尔菲法(Delphi)对条目池进行修改补充并进行临床试用.结果:调查表主要集中于反映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及客观检查共计133项,组成的脑动脉硬化症证候临床调查表有较好的概括性.结论:采用文献调研、集体讨论、Delphi及临床试用相结合可构建证候临床调查表 ,为脑动脉硬化症的证候研究和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方法与思路.
作者:吴相春;吴以岭;贾振华;高怀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育阴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解毒利咽汤(二花、黄芩、射干、大青叶、元参、麦冬、桔梗、胆星等)治疗本病300例.结果:总有效率99.4%.结论:本方有清热解毒, 养阴润喉,化痰散结的功效.
作者:俞志娟;俞志灵;俞正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艾灸法配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 ,艾灸关元、气海、脾俞等穴,并配合四神丸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7%.提示:艾灸的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可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缓解胃肠道痉挛从而减轻泄泻、腹胀、腹痛等症状.配合四神丸温补脾肾,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可提高疗效.
作者:朱红霞;肖晓华;易本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笔者于1991年5月,在门诊运用五子衍宗汤治疗1例无原因性四肢疼患儿获效后,又相继治疗同类型病人12例,均得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勤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用温热药酒推拿治疗小儿寒湿型腹泻的疗效.方法:为治疗组86例,用温热药酒(吴萸、丁香、肉桂、葱白,酒精浸泡而制)推拿治疗,对照组44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86.4%,( P<0.05).提示:用温热药酒推拿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化湿止泻的作用.
作者:许日香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