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琴;王天中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清利湿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采用健脾益肾汤(黄芪、茯苓、白术、生地、淮山药、仙灵脾、泽兰、山萸肉、丹皮)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血肌酐、补体C4、倦怠、食欲不振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症状、肾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病变进程的功效.
作者:尹智功;赵先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消炎利咽类中药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肿节风Ⅰ号雾化剂(肿节风、鱼腥草、桔梗、冰片等)治疗急性咽炎10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的83%(P<0.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咽的功效.
作者:张燕平;韩云霞;欧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止咳祛痰类中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止嗽散汤剂(百部、甘草、紫菀、白前、陈皮、桔梗等)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风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作者:吕予;张群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针刺取环跳、委中、阳陵泉等穴,中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祛湿、活血祛瘀,舒筋止痛的功效.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类中药治疗顽固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祛瘀化痰汤(柴胡、枳壳、桃仁、延胡索、半夏、赤芍、天麻、泽泻、丹参等)治疗顽固性眩晕38例,结果:总有效率94.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祛痰开窍的作用.
作者:邓存国;田文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内服外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风湿宁汤( 莶草、当归、乌蛇、薏苡仁、白芥子等)内服为主,外搽(生草乌、生川乌、生半夏等)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控制症状、改善其病理损害并阻止发展的功效.
作者:刘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疏肝行气、软坚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除疣汤(香附、木贼、紫草、生薏仁、大青叶、浙贝、牡蛎、白芷)治疗本病19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具有疏散肝经风热,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效.
作者:张彩霞;解雄利;焦海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张锡纯,字寿甫 (1860~1933),河北盐山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名医,为中西汇通学派代表医家之一.<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毕生经验总结,其处方用药少而精,且多为自创,而临床往往有很好的疗效,升陷汤即为其中的代表.今就本人应用张氏升陷汤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胥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活血凉血、益气滋肾中药配伍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紫肾汤加减(丹参、赤芍、银花、连花、黄芪、生地等)治疗本病29例.结果:总有效率8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凉血,益气滋肾的功效.
作者:尹立英;石丽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祛风蠲痹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祛风蠲痹方(土茯苓、萆、威灵仙、忍冬藤、丝瓜络、赤小豆、滑石、防己、秦艽、泽泻、地龙、栀子、薏苡仁、蚕砂)治疗本病52例.结果:总有效率88.5%,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血尿酸、血沉也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蠲痹,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功效.
作者:黄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清嗓利咽类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应用金嗓清音丸(玄参、麦冬、黄芩、丹皮、赤芍、川贝母、薄荷、胖大海、木蝴蝶、甘草等)治疗慢性咽炎35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57.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清嗓利咽的功效.
作者:范爱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肾复康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复康胶囊(黄芪、益智仁、黄柏、水蛭、当归、人参等)治疗本病30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健脾益肾,活血祛瘀,解毒利湿的功效.
作者:高蕾;张咏梅;刘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通淋排石类中药配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排石汤加重酒大黄(金钱草、内金、生麦芽、当归、枳壳、木香、酒大黄等)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结果:总有效率8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通淋排石的功效.
作者:高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自2003年3月~2004年10月用加味逍遥散治疗紧张性头痛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姚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类中药配伍内服外用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采用止痛膏(贝母、白芷、大黄、樟脑、冰片、麝香、薄荷脑等)与铁箍散(大青叶、芙蓉叶、黄连、大黄、黄柏、明矾等)外敷配合西药及微波照射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73.33%,总有效率9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
作者:郭宏珺;杨志光;杨健;赵煜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祛瘀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运用清热祛瘀方(蒲公英、穿山甲、天花粉、玄参、连翘、麦冬、沙参、知母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7%. 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陈东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峻下行气、润肠通腹类中药配伍治疗粘链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通腹汤(大黄、炒莱菔子、厚朴、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枳实、槟榔、连翘、陈皮、甘草、芒硝)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1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峻下行气,润肠通腹的功效.
作者:高西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自身行为能力和心理因素对腹透效果诸方面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提高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使用双联装置系统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42例,采用Barthel指数(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并据此把患者分为自理组与非自理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两对对照组,分别在每一对组间进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医疗费用支付、家庭状况的比较,观察不同组间患者在透析充分性、营养、并发症控制、就业率、腹透维持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以明确自理能力和心理因素对腹透患者透析效果以至于自身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结果:①26.2%(11例)的患者存在自理能力的不足;42.9%(18例)的患者存在情感抑郁障碍.②通过比较,能够自理与不能自理的患者在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种类、医疗费用、家庭状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与年龄有关系;抑郁与非抑郁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家庭状况等方面有显著差异;③自理与非自理组以及抑郁与非抑郁组间患者分别在透析充分性、营养、并发症控制、就业、透析时间方面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自理能力差影响并降低了腹透患者的透析效果;抑郁障碍在腹透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此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导致诸多不良后果,也降低了透析效果.选择腹膜透析前应考虑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心理因素.
作者:张志勇;周春华;李明旭;于海;杨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局部围刺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腹针配合局部围刺灸法,对照组50例则常规取穴治疗,采用疼痛缓解视觉摸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针配合局部围刺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好,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柴林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活血通痹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祛风通络方(桂枝、知母、赤芍药、生地黄、牛膝、当归、威灵仙、乌梢蛇)治疗本病1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均有改善(P<0.05), 2组治疗后ESR、RF、CRP和免疫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通络,活血通痹的功效.
作者:郭立芳;白海燕;陈国会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