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厌食症100例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分析及辨证治疗

周莹;史艳平;杨茯苓

关键词:厌食/中医药疗法, 儿童, 辨证施治, 微量元素/分析, 免疫球蛋白/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厌食症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及相应临床表现.方法:检测100例患儿血清铁、锌、钙、铅及免疫球蛋白数值变化.结果:发现患儿血清铁、锌、钙元素大多低于正常值,免疫球蛋白IgG、IgA明显低于正常值.部分患儿血铅增高,一部分患儿伴有浅表性胃炎及胃肠节律紊乱,蠕动迟缓.结论:本研究有利于建立小儿的健康饮食模式及对症治疗.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超短波与清鼻汤治疗儿童期化脓性上颌窦炎30例

    目的:观察超短波配合清热解毒类中药,对儿童期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超短波双侧颧骨下部辐射.配合清鼻汤(龙胆草、二花、黄芩、柴胡、桂枝、麻黄、茅根、知母等)水煎服.0.5%麻黄素滴鼻液滴鼻.结果:治疗本病30例全部治愈.提示:将物理疗法与中药和鼻粘膜收缩剂联合应用,可尽快消除鼻及鼻窦粘膜水肿和炎症,促进上颌窦内分泌物引流治愈时间短.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114例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联合穴位封闭治疗胆囊炎的疗效.方法:为治疗组114例,胃复安针足三里封闭,口服大柴胡汤加减方.对照组109例,服利胆消炎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8%,对照组为67.89%,(P<0.05).提示:胃复安足三里穴位封闭,既有药物促进、增进胃肠道张力和止吐作用,又有足三里穴位刺激效果.针药协同,可提高疗效.

    作者:吴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中药熥疗治疗腰腿痛78例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药熥疗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针刺腰阳关、肾俞,秩边等穴位,中药熥疗方:桂枝、桃仁、红花、生川乌、鸡血藤、狗脊、杜仲、川断、威灵仙、细辛等.对照组75例,单纯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0%(P<0.05).结论:中药倾疗能扩张血管,促进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症吸收.针刺可补气行血,疏通经络,熥疗之后施针,可增强疗效.

    作者:张慧玲;张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肾安神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3例

    目的:观察益肾安神、平肝潜阳类中药配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肾安神散(柴胡、紫河车、百合、龟版、龙牡、天麻等)治疗本病63例,同时设维生素类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3%,P<0.05.结论:本方有补肾平肝、安神定志的功效.

    作者:吴松柏;丁艳玲;王丽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闭经69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将69例的患者分为4型:肝肾不足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1.3%.提示:中医辩证施治对治疗闭经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赵学斌;张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紫癜性肾炎43例

    目的:观察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益气活血为法组方(黄芪、丹参、赤芍、白藓皮、防风、紫草、白茅根等),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维生素C、双嘧达莫、雷公滕多甙片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临床治愈30例(占69.77%),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29例,临床治愈14例(占48.28%),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对血尿、蛋白尿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乾生;张卉;郭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探讨治疗CAG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 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 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③维酶素(V)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维酶素治疗21d;④黄芪建中汤(RA)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 d.治疗结束后,分别应用中性品红清除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 d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V组.结论:黄芪建中汤可以显著改善CAG大鼠的胃粘膜血流量,提高其前列腺素E2含量,提示其具有加强CAG大鼠的胃粘膜屏障功能,从而达到对CAG治疗和逆转的效果.

    作者:刘旺根;陈四清;冯黎;王琦;吴景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每日静滴1次,共用14 d;对照组(30例),用丹参注射液20 ml,每日静滴1次,共用14 d.结果:入院后7、14 d用欧洲脑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扩张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疗效.

    作者:周筱燕;梁海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罐治疗面神经麻痹128例效果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针罐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其在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针刺及火罐治疗.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变量为:病情(P<0.05)和病程(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变量为:病情(P<0.05)、病灶部位(P<0.05)和病程(P<0.05).提示:病情、病灶部位和病程是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从而为针罐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赵建安;苏同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药配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12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配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补液及微生态制剂、肠粘膜保护剂、山莨菪碱灌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静滴病毒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90.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疗效好,疗程短,安全性高的特点.

    作者:傅英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调周法治疗人流后月经失调58例

    目的:探索运用中药调周法治疗人流后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期滋肾养血,经间期补肾通络,经前期温肾助阳,行经期活血调经的治法.结果:治疗58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补肾及活血法是本病的主要治法.

    作者:顾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疑难重病运用四逆汤治验举隅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少阴阳衰的主方,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笔者运用四逆汤治疗多种疑难重症,疗效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邹世光;刘志群;何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80例

    目的:探讨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采用纯艾条灸至阴穴,对照组70例采用胸膝卧位.结果:治疗组治疗15次后治愈73例,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治疗15次后治愈50例,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同样治愈的病例中,治疗组施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有补气血,调阴阳的疗效.

    作者:陈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味下瘀血汤治疗卵巢囊肿45例

    目的:观察经典名方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下瘀汤加味(大黄、桃仁、(庶)虫、三棱、桂枝、茯苓、皂角刺、穿山甲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总有效率95.6%.结论: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消结的功效.

    作者:张英娥;刘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伤寒论》对特定部位辨证探析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专著,它的问世,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仲景尤其注意对特定部位辨证,认为这是诊察疾病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伤寒论》特定部位辨证的内容较为丰富,本文仅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李佳;孙冬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LPO含量及SOD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心肌、坐骨神经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天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药4 W处死大鼠,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复方丹参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心肌、坐骨神经LPO、MDA含量,提高SOD水平.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坐骨神经组织内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组织的氧化应激有减轻作用.

    作者:杨桂珍;吴莉;梁军;黄科军;陈健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通歧汤治疗输卵管阻塞236例

    目的:观察行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内服自拟通歧1号方(川芎、山甲、水蛭、皂刺、通草、丹参等)和离子导入仪导入通歧2号方(山甲、水蛭、皂刺、三棱、莪术、血竭等)治疗本病236例.结果:治愈率92.37%.结论:通歧1、2号方内外合治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筱茂;刘彩霞;李巧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散结汤治疗妇女慢性腰骶疼痛60例

    目的:探索活血、软坚、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妇女慢性腰骶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散结汤(柴胡、夏枯草、川牛膝、银花、昆布、虎杖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4.6%.结论:散结汤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

    作者:杨惠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谈中西药并用当注意的不利因素

    从10个方面论述了中药与西药并用时当注意的不利因素.1、要注意形成难溶性物质,降低吸收率,影响药效;2、酸碱中和,改变原有中西药的酸碱环境;3.改变酶的活性,影响药物代谢;4.影响药物的排泄;5.产生毒性物质,导致药源性疾病;6、产生相加作用,使药效过强;7.产生拮抗作用,降低药效;8.用药重复累加,加重或诱发并发症;9.破坏成分,导致失效;10.炒炭类中药,要防止其吸附作用.

    作者:徐成贺;刘素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挟食发热70例

    笔者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挟食发热7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7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2岁21例,3~4岁32例,5~8岁17例;病程2~5d不等;X线胸片及血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作者:妥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