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捏脊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168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针刺取双侧四缝、足三里穴,捏脊自尾骶至枕部;对照组84例,肌肉注射复方新诺明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9.6%.两组对比P<0.01.提示:针灸对高张力、运动亢进的肠管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肠管病理性痉挛得以缓解.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
作者:钟叙春;许志雄;杨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无论其程度和病因如何均应积极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们应用中药佐治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晓玲;高乃荣;程小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典名方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下瘀汤加味(大黄、桃仁、(庶)虫、三棱、桂枝、茯苓、皂角刺、穿山甲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总有效率95.6%.结论: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消结的功效.
作者:张英娥;刘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湿、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以妇炎康复汤(黄芪、土鳖虫、当归、芍药、红藤、大黄等)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与妇科千金片治疗5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炎康复汤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功效.
作者:颜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中草药穴位封闭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用鱼腥草注射液行子宫穴穴位封闭.结果:43例,总有效率为97.67%.提示:采用鱼腥草注射液子宫穴封闭,充分发挥药物和穴位特性相结合的优势,迅速达到消炎消肿、止痛抗菌的作用.
作者:郭现辉;程艳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将69例的患者分为4型:肝肾不足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1.3%.提示:中医辩证施治对治疗闭经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赵学斌;张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梅花针,拔罐加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梅花针沿臀部,大腿的足三阳经脉循行路线由上而下叩刺,叩至有微小出血点后,即用闪火法拔罐.穴位注射选腰2~腰3夹脊穴,用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为96.6%.结论:本方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瘀生新.
作者:李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及自由基角度探讨麝香乌龙丸对兔实验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制成横断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麝香乌龙丸组、骨折挫伤散组,灌胃给药.分别在骨折后24 h、72 h、1 w、2 w、3 w、4 w时检测血一氧化氮、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结果:麝香乌龙丸在骨折后某时相能提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血乳酸、丙二醛水平,适时改变血一氧化氮水平,且优于骨折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乌龙丸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及自由基水平,达到缩短骨愈合时间,提高骨愈合质量,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王志文;袁强;张爱国;赵文毅;孙丽丽;李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口服桃红十子延宗散和常规西药,个别病例结合手术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精子质量及受孕率.结果:治愈率40.28%,总有效率81.9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振卿;刘新军;张二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口服咽痛胶囊(黄莲、黄芩、桔梗、牛蒡子、射干、浙贝母等);对照组60例,口服先锋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P<0.05);治疗组对咽痛作用及起效时间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痛胶囊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作者:黎沛环;宋黎梅;吴锡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取附分、魄户、膏肓、等穴,用三棱针点刺,每次放血3滴.结果:治疗30例,总有效率70%.提示:放血疗法刺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感染,具有泻热散邪,清热化瘀的作用.
作者:刘亚楠;邓春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运用中药调周法治疗人流后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期滋肾养血,经间期补肾通络,经前期温肾助阳,行经期活血调经的治法.结果:治疗58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补肾及活血法是本病的主要治法.
作者:顾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传统方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88例以八正散加味(加黄芪、石苇、金钱草)治疗,对照组32例运用抗生素配合中成药结石通片和延胡止痛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68.8%,(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八正散有清热通淋排石的功效.
作者:王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针刺穴位:印堂、迎香、合谷等.对照48例组口服中药汤剂(苍耳子、辛夷花、白芷、鹅不食草、金银花、连翘、栀子、桔梗、黄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为70.8%,(P<0.01).提示:本方法具有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标本兼治的作用.
作者:潘朝霞;欧阳泠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药姜灸加针刺、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制成的药姜片放于患处后用TDP照射,然后针刺颊车、地仓、下关等穴、并配合闪罐.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3法同用,起到温经通络、激发经气、活血通络,改善面部经络气血运行之功效.
作者:毛莉;问莉娜;章逢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制剂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40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抗生素(哌拉西林+苏巴坦)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78%,两组疗效相同,(u=0.34,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临床症状的改善如退热、止咳、痰液吸收、体征消失、住院时间等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后在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肝功能(ALT)、肾功能(Cr)、外周血象、尿常规等项目检查中均无异常发现.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除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化痰功能外,尚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
作者:李清平;翟雪松;董文斌;张莲玉;何利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调周中药方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35例无排卵性不孕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调周中药方治疗组,分别采用卵泡期治以滋养肝肾之法,排卵期治以补肾活血法,黄体期治以温肾益气养血法,行经期治以活血化瘀法;西药以克罗米酚为对照组.结果:中药治疗组182例中,有排卵者123例,占67.50%;终怀孕者111例,占59.8%.对照组153例中有排卵者92例,占60.10%;终怀孕者59例,占38.56%.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在妊娠率上差异显著,P<0.01;在排卵率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受孕率高,副作用少.
作者:罗志娟;詹杰;吴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传统方治疗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归脾汤化裁(去枣仁、元肉,加白茅根、三七)治疗本病35例.结果:完全缓解26例,总有效率94.3%.结论:本方能调节免疫及水电解质代谢,增加肾血流量和过滤率.
作者:张金虎;王玉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国医学流派时空变迁.方法:选取任应秋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对七大医学流派进行分析.结论:我国医学流派时空变迁呈现宋以前-宋金-明清,由北-北南-南的发展趋势,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医学流派的时空发展,其与我国经济、文化变迁发展轨迹相一致,医学学术思想变迁与气候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作者:冯丽梅;鲁兆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槟榔对正常大鼠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运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1各组大鼠胃窦浆膜上缝置应力传感器,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各组大鼠灌药前后胃运动胃运动曲线;2放免法检测大鼠胃肠组织中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结果:1槟榔液灌胃后,正常大鼠胃平滑肌收缩频率加快,功能性消化不良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大鼠胃平滑肌收缩幅度明显增强;2槟榔液灌胃后,正常大鼠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大鼠胃及空肠的胃动素含量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大鼠胃肠道中血管活性肠肽明显减少,正常大鼠无显著差异.结论:槟榔能促进正常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动力,主要通过增强胃平滑肌收缩幅度,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邹百仓;董蕾;魏睦新;魏蓝福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