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茂良;刘丹;伍兵;刘慧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x2=3.914,P=0.048);两组患儿治疗前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IgG、IgA、IgM、FVC、MMEF和PEF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SMPP患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博雄;吉张艳;张子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eal-time three-dimension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RT3D-STI)技术评价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50例植入具有MVP功能双腔起搏器(Medtronic Adapta ADD01/ADDR01/ADDRL1)的SSS患者,先以双腔起搏(DDD/R)模式工作6个月,再程控为MVP模式工作6个月,统计两种模式下右心室起搏比例;测量两种模式下射血分数(LVEF);RT3D-STI测量两种模式下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轴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结果 DDD/R模式组患者的LVEF与MVP模式组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而RT3D-STI测量的GLS、GCS、GRS、GAS与MVP模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DDD/R模式组累计心室起搏比例明显高于MVP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植入双腔起搏器的SSS患者,与DDD/R模式组比较,MVP模式能显著减少右心室起搏比例从而保护心功能.RT3D-STI技术可以评估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
作者:陈萍;杨明;韩凌;陈欣;赵燕;胡文泽;李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制牙套在老年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65~95岁,体质量43~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随机、单盲的原则将患者分为牙套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将牙套放入70℃的水中20秒,变软后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20秒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定型待用.佩戴好牙套后开始诱导和插管,手术结束患者清醒拔管后取出牙套.C组麻醉诱导与D组相同,插管后用纱布缠绕牙垫以保护松动的牙齿.记录两组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拔管前(T3)和拔管后(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记录气管插管所需时间;记录牙齿损伤或松动加重、脱落、牙龈出血、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于T0、T2、T4时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酚胺(以肾上腺素计)浓度.结果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B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2组SBP、DBP、HR在T1、T2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BP、HR在T3、T4时增加(P<0.05);与C组比较,D组SBP、DBP、HR在T3、T4时均降低(P<0.05),在插管时间上D组明显缩短(P<0.05),D组牙齿损伤/松动加重、牙龈出血、口唇损伤及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4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制牙套用于老年患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减轻了牙齿或牙龈的损伤、疼痛和应激反应,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气管内插管操作时的口腔保护.
作者:刘英;张运琼;王中胜;刘志莲;杨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策略,是否可提高终末护理病历书写的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抽取2016年和2017年终末护理病历各250份,对启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前后终末护理病历质量各指标得分及总分、终末护理病历等级份数及质控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与2016年比较,2017年启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后终末护理病历书写质控总分及病历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护理病历质控存在问题中,体温单中测画频次、医嘱单、评估单、护理交接记录单、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表及书写规范情况较2016年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可优化流程,提高终末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徐晓梅;杜吉利;龙云淑;徐利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LIR)损伤的作用及对肺内水通道蛋白-1(AQP-1)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和帕瑞昔布组(P组).建立单侧LIR模型,检测肺湿/干重比值(W/D),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内TNF-α、IL-6含量,AQP-1表达情况.结果 LIR后,肺组织内TNF-α、IL-6明显增多(P<0.05),肺湿/干重比值也增加(P<0.05);与I组相比,以上指标在P组中均降低(P<0.05).肺组织形态学检测显示,LIR造成肺组织损伤严重,但P组较I组明显减轻.与C组相比,缺血再灌注明显抑制肺组织内AQP-1表达(P<0.05);但P组表达水平较I组高(P<0.05).结论 帕瑞昔布可抑制肺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反应,增加AQP-1表达,从而减轻损伤.
作者:吕强;胡云霞;李美亭;苏文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用脑涨落图结果指导难治性抑郁药物选择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难治性抑郁障碍患者63例,基线时行脑涨落图(EFG)检查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根据EFG提示的各递质相对功率异常情况,靶向个体化选择药物.并分别于用药第1周、2周、4周末重复EFG检测和HAMD评估,用x2或t检验对比各阶段递质相对功率异常率和HAMD得分与基线的差异.结果 难治性抑郁障碍EFG呈多样化递质功率异常.随研究时间进展各异常递质相对功率均趋于正常化、HAMD评分递减,与基线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所EFG结果靶向选药的应答率远高于随机单药应答率.结论 难治性抑郁障碍为脑内多受体功能异常,EFG有助于精准靶向药物选择.
作者:叶安红;钟智勇;柳骥戎;廖晓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攀枝花市3~14岁儿童现存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5~2017年应用7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指标和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对攀枝花市3~14岁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并明确诊断,对现存先天性心脏病及时给予干预;将现存先天性心脏病及患病率等各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133017名儿童筛出先天性心脏病404名,先天性心脏病的整体检出率3.03‰,其中现存先天性心脏病161例,现存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1.21‰;现存先天性心脏病中,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杂音的为98.76%,城市人口中患儿28.57%,乡村人口中患儿71.43%,城、乡儿童现存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种排位第一为房间隔缺损.结论 攀枝花市儿童现存先天性心脏病存在区域、病种差异,且多数需要干预,应高度关注.
作者:胡朝阳;刘静魁;景其强;曾先文;游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序贯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VEGF、AF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美妥昔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VEGF、AFP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AFP、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患者VEGF、AFP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49例,存活率90.00%;转移复发率18.00%.对照组随访48例,存活率72.00%;转移复发率38.00%.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转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序贯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抑制VEGF、AFP高表达,提高存活率,降低转移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胡雄伟;丁同领;洪智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种特殊类型儿童孟氏骨折(尺骨近端弯曲伴肱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以及诊断方法,对其高漏诊率找出解决方法.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近四年同类病例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影像学数据测量,得出其诊断依据;根据这种特殊孟氏骨折的病理学特点,根据受伤机制先复位侧方弯曲、再矫正前后弯曲,随弯曲纠正带引肱桡关节复位.少部分手法不能复位的患儿采用手术矫正.根据特殊影像学改变总结出诊断方法.结果 回顾陈旧孟氏骨折患儿受伤时X片均有这种特殊类型的孟氏骨折被忽视.不明显的影像学表现和儿童不能明确表述的特点,容易导致临床忽视.仔细的观察其独特的X线表现及通过一些影像学特点的测量了解局部病理特点,均能正确诊断.明确受伤机制和病理特点均能有效治疗这种特殊孟氏骨折.结论 儿童特殊类型孟氏骨折容易忽视,特殊的受伤机制和X片表现特殊测量方法可以明确诊断;早期有效的治疗可以预防远期畸形发生;医生的临床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何荣;张华溢;沈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对Sysmex XN-10、XN-20及迈瑞BC-69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异常情况下血小板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筛选XN-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提示报警信息的174例样本,在XN-10及BC-6900血细胞分析仪上平行检测,以血涂片染色镜检及手工镜检法计数血小板为准,与仪器法进行比对.结果 70fL≤MCV<90fL时,除XN-20的PLT-O法以外其余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与人工镜检结果无差异,而当MCV<70fL和MCV≥90fL时,只有XN-20的PLT-F法和BC-6900的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细胞的MCV对血小板计数中的PLT-I法具有一定的影响;PLT-O法与镜检结果差异较大,结果不可信;PLT-F法准确性和特异性都明显优于PLT-I、PLT-O两种方法;当血小板计数均为PLT-I法时,BC-6900与人工镜检的相关性优于XN-10、XN-20.
作者:贺娜;熊志刚;高义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B超引导下经腋静脉、颈内静脉和手臂静脉三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病例资料,比较三种置管途径置管成功率和置管相关并发症特点的差异.结果 共1594例病例资料纳入研究,其中PICC组484例,经颈内静脉置入的CVC 902例,经胸壁腋静脉置入的CVC 208例.三组病例资料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一次以上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一次以上送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颈内静脉CVC和腋静脉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3例)、0.4%(4例)和5.3%(11例).结论 超声引导的胸壁段腋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送管成功率较高,与PICC、颈内静脉CVC相差不大,适合在有个体需求,有血管条件的肿瘤患者人群中开展.但应同时重点关注穿刺技术的精准性和并发症的预防以确保置管安全.
作者:郭玲;秦英;王国蓉;江群;郭琴;高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反复发生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前1月至少发生过2次低血糖(≤3.9mmol/L)的25例1型糖尿病及29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低血糖,自动计算平均血糖值(MBG)及血糖标准差(SDBG).结果 ①根据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将患者分为低A1C组(A1C<7%)、中A1C组(7%≤A1C<9%)和高A1C组(A1C≥9%).低A1C组(分别为53.3%和60.0%)和高A1C组(分别为50%和55.0%)无症状性低血糖及总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中A1C组(分别为15.8%和21.1%,P<0.05).三组夜间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以MBG三分位为切点将患者分为三组,随着MBG升高,SDBG逐渐增大(P<0.05),三组总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1.1%,22.2%,50.0%(P<0.05).③以SDBG三分位为切点将患者分为三组,随着SDBG增大,MBG逐渐升高(P<0.05),总低血糖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33.3%,44.4%,55.6%(P>0.05).结论 低血糖可能发生于任何A1C水平.对于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较低或较高水平的A1 C均与低血糖风险增加有关,较高的A1 C并不是较低低血糖风险的预测因子.血糖波动越大,低血糖风险越大.糖尿病血糖管理不仅是降低A1C,减少血糖波动同样重要.
作者:郑莉;魏东;叶鹏;张文龙;李芳;陈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3D与2D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行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组(60例)和2D腹腔镜组(48例),术者严格按照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遵循无瘤原则.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后恢复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 ①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无中转开腹.3D组和2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4.47±17.89)min,(183.04±19.67)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9.92±17.40)mL、(120.83±17.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t=-2.368,-3.210,P<0.05).3D组和2D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8.03±3.45)枚、(17.29±3.16)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8,P>0.05).②术后恢复情况:3D腹腔镜组和2D腹腔镜组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00±0.86)d和(3.08±0.7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6,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4%和2.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0.93±2.10)d和(11.56±1.75)d,住院总费用分别为(4.67±0.42)万元和(4.58±0.32)万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61,1.221,P>0.05).结论 3D与2D腹腔镜在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获得相近临床短期疗效,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
作者:文飞;吕真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后抗体变化与转归的关系.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在甲状腺专科就诊、适用131I治疗的227例格雷夫斯甲亢患者(TPOAb/TgAb均阴性),根据54周的复查结果分为治愈组、早发甲减组、无效组,统计治疗前、治疗后8~9周、12~14周、24~26周、50~54周的FT3、FT4、高敏TSH、TPOAb/TgAb、TRAb.结果 治愈组、早发甲减组、无效组的TPOAb阳性例数在12~14周分别为73.80%、100%、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4周分别27.81%、89.29%、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TgAb在治疗后各时段变化与TPOAb雷同;TRAb在早期各组间差异不明显,52~54周时治愈组、早发甲减组、无效组转阴率分别为86.63%、64.2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的预后与TPOAb/TgAb升高幅度、持续时间有关,治疗后12~14周左右是易发生早发甲减的时间段,TRAb持续阳性预示甲亢易复发.
作者:谢志君;犹真明;李立;刘大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急性期内静脉溶栓后24h内疗效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发生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低龄组(n=162)与高龄组(n=66)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指标(包括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后24h NIHSS评分、入院24h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等).结果 低龄组与高龄组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697,P=0.056),同时两组入院24h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3,P=0.170),但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与入院后24h 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龄组Z=17.1,P=0.000;高龄组Z=7.802,P=0.006).低龄组与高龄组比较,无论END(x2=1.093,P=0.296)还是症状性出血(P=0.675)、梗死进展(P=1.000)、脑水肿(P=0.728)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也能从静脉溶栓中早期获益,同时不增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
作者:李妮;徐广会;王蕾;何柳;姜帅;龚蕉椒;张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丙种球蛋白对复发性流产的保胎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保胎治疗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保胎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丙种球蛋白保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激素、细胞因子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12);两组患者治疗前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HCG、黄体酮和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和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1、9.268,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8、-4.135、-2.212,P<0.05);两组患者顺利分娩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2、0.556,P=0.136、0.456).结论 予低分子肝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有较好的保胎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少琼;陈幼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DPN患者80例(DP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清SF、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水平,测量两组患者的肌电图指标,探讨血清SF、25(OH)D3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DPN组患者的SF水平均显著的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的25(OH)D3水平显著的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的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血清SF与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DPN组患者血清25(OH)D3与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DPN患者血清SF增高、25(OH)D3降低,并且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有关.
作者:赵中;陈文智;郑建国;卢刘灿;刘继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CO2气腹刺激时正常肝功能与B级肝功能患者的七氟烷MACBAR(抑制50%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和肾上腺素能反应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肝胆外科需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正常肝功能和B级肝功能患者各25例,两组麻醉诱导均静脉推注丙泊酚2~4mg/kg、瑞芬太尼2μ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两组均吸入预设浓度的七氟烷,呼末七氟烷浓度维持稳定20min后建立气腹,观察气腹刺激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序贯法测定七氟烷MACBAR,并测定气腹刺激前后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 正常肝功能组七氟烷MACBAR(5.33±0.21)%明显高于B级肝功能组(4.8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腹刺激前后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障碍将会明显降低七氟烷的MAC BAR,但相同程度抑制应激反应时肝功能状态并不影响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水平.
作者:蒋萍萍;杨小霖;郭艳霞;徐娟;王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1-4期CKD患者抑郁发生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间的关系,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慢性肾脏病随访门诊的214例1-4期CK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7.4%,消极应对是抑郁发生的正性预测因子(R=0.422,P<0.001);家庭收入(R=-0.217,P<0.001)、自理能力(R=-0.133,P=0.019)、积极应对(R=-0.217,P<0.001)是抑郁发生的负性预测因子.结论 1-4期CKD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应对方式、家庭收入和自理能力对抑郁的发生有影响.
作者:马登艳;张颖君;刁永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卡前列甲酯栓与缩宫素对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11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清因子水平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N0和N0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N0和N0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9.09%,对照组为10.9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可有效降低血清N0、N0s水平,减少出血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胡密雨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