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宏;李建民
目的:探讨中药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恢复期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对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激素等治疗后,根据辨证论治,肺气虚寒型用温肺止流丹(党参、细辛、诃子、桔梗、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脾气虚弱型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辛夷、苍耳子等);结果:总有效率98.3%.提示:应用本方法可使患者术后反应减轻,症状缓解,降低复发率.
作者:亢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苓桂术甘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原为治疗伤寒误用吐下之脾胃气虚水气证及胃脘痰饮证而设.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桂枝温阳化气而行水,二者相合一温一利,有温化渗利之妙用.白术健脾燥湿以断生湿之源,甘草益气和中,与白术相协共奏补土制水之功.饮去脾和,湿不复聚而饮证自愈.笔者临证时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多获良效.特举例如下.
作者:翟熙君;刘战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用心宝丸(洋金花、人参、鹿茸、肉桂、附子、三七等),同时用西医的方法,已置临时起搏导线者用临时起搏器起博,否则用阿托品或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药治疗.结果:共治疗286例,总有效率98%.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临床上值的应用.
作者:湛守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瘦身调脂胶囊在单纯性肥胖症(simple-obesity)患者血脂方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进行饮食行为规范教育,治疗组给予瘦身调脂胶囊(当归、生地、白芍、茯苓、山药、山楂、决明子等),对照组给予曲美胶囊,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Ridit法的u检验,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有差别,均(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区别(P>0.05).提示:瘦身调脂胶囊和曲美都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
作者:尹清波;王艳君;丁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铁棒锤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方法:采用返滴法测定,滴定液:0.0137mol/L硫酸滴定液,0.0109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指标剂:甲基红指标液.结果:方法重现性良好,RSD为0.733%(n=5);平均回收率为102.3(n=6).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铁棒锤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建忠;刘建峰;党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水蛭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脉血康胶囊同时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创面外敷祛腐生肌膏治疗3个月.结果: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本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昕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祛风药是一类以祛除风邪为主要功效的药物,既有祛散外风的作用,又有宣畅气血、祛瘀通络、胜湿祛痰之功,临床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对其在肾病中的治疗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王娟;王竹;马巧亚;张晓强;孙万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乳香炮制方法的改进研究,以达到药物洁净,刺激性成分含量降低,易于粉碎便于调剂的目的.方法:乳香生品经过水煮、过滤、浓缩、成型、干燥后,切制成一定规格小块,低温烘制,晾至干透,以醋为辅料炮制后粉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参照2005版药典对乳香不同炮制品进行外观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挥发油含量、水浸出物含量、醇浸出物含量测定、易碎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乳香配方颗粒呈小方丁或棕黄色粉末状,便于临床调剂,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高,刺激性成分挥发油含量降低.薄层色谱鉴定炮制前后醇浸出物成分及挥发油的成分无明显变化.
作者:宋小妹;冯改利;崔九成;张娟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科于2005年10月~2006年8月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对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柳;张敏;牛延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天力胃泰丸(TLWT)对实验动物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脾虚证动物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A)、脾虚模型组(B)、模型+阳性药(吗叮啉或左旋咪唑C)组、模型+天力胃泰丸低剂量组(D)、模型+天力胃泰丸高剂量组(E).观察各组药物对实验动物多种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增加脾虚证小鼠体重(P<0.05),也能增强脾虚小鼠胃肠推进功能(P<0.05),且对脾虚证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P<0.05).另外,治疗组对化学性腹痛模型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结论:天力胃泰丸对脾虚证实验动物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李佰成;陈鸿芳;胡凯;刘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给予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8%、94.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1%、69.8%(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早搏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9±99和628±106,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副作用.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衰并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用胺碘酮者.
作者:危小军;刘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王小萍;廖祥中;谢东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理气止痛类中药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平肝止痛汤(天麻、钩藤、川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等)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35例,并设对照组仅采用西比灵胶囊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54.2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偏头痛采用平肝止痛类中药配西药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唐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豁痰化瘀,行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服用冠脉通合剂(葛根、何首乌、丹参、川芎、参三七、桂枝、人参、瓜蒌、甘松等)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消心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冠脉通合剂是治疗心绞痛理想的中药处方.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用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补心汤(桂枝、黄芪、丹参、当归、茯苓等)治疗本病34例,对照组24例只用西药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对本病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作用.
作者:余洪刚;杨国春;王归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当归四逆汤是《伤寒论》书中治疗血虚寒厥的主方,虽逾千年,这首方剂目前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疗效令人信服.今就本方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
作者:李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中药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粘膜PCNA、CyclinE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乙醇、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 各组大鼠作相应的处理后,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粘膜组织PCNA、CyclinE表达水平.结果:各治疗组PCNA的PI及CyclinE蛋白阳性率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提示:益气化瘀中药可能是下调CylinE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
作者:梅武轩;曾常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丹白麦门冬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萎胃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大组、丹小组及维酶素组,制成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分别运用丹白麦门冬汤(大、小剂量)及维酶素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的病理形态学.结果:各组胃粘膜大体病理观察、胃粘膜组织形态学观察、胃粘膜腺管长度比较,丹大组较模型组及维酶素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丹白麦门冬汤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的炎症、萎缩性病变,对CAG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红平;毛万姬;邹学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清热、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潜阳类中药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葛根、桑白皮、甘草、生石膏、知母、天花粉、黄芪、党参、升麻、川牛膝、生地黄等)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5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5.71%.提示: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宜清热泻火,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平肝潜阳为大法.
作者:康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白及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白及多糖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碱水的pH、固液体积比、提取温度、煎煮时间和多糖纯化条件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工艺为以碱水(pH=8.5)为提取溶剂,三次提取固液比(W/V)为1∶6∶5∶5,温度为90℃,提取时间3∶3∶2h;提取液过LSA-21柱后,进行盐酸脱蛋白,然后加入0.5%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再用4倍量的乙醇沉淀,连沉3次,80%乙醇洗渣,多糖含量达80%以上.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提取工艺提取的白及多糖纯度高,可作为白及多糖佳的提取工艺.
作者:张寒;郝保华;徐花荣;杨瑞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伤寒论》中对血证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中,下面就血证的有关条文浅述如下.
作者:李冠劳;党慧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