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王竹;马巧亚;张晓强;孙万森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经方人参汤加味(西洋参、白术、干姜、当归、桂枝、郁金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痛定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指标、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亦有明显改善.提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韩兵兵;李秋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汤剂)调节血脂异常大鼠脂质代谢组方作用的协同性.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大鼠血脂异常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SS全方高、低剂量组、血药高、低剂量组、水药高、低剂量组、阳性药血脂康组.造模同时灌服相应药物,连续8周,测定血脂指标.结果:当归芍药散全方组、水药组、血药组均可调节脂质代谢,水药组优于血药组,全方调脂作用优. 提示:DSS血药辅助水药可更好地调节脂质代谢.
作者:宋晓宇;王鑫国;杨旭杰;李春花;阎艳丽;张天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原发性低血压常见于体质瘦弱者,以女性多见.笔者采用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近几年用补肾活血通窍汤治疗老年性痴呆5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燕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合剂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丹栀逍遥合剂(柴胡、薄荷、当归、丹皮、白芍等)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32例,对照组采用佳静安定治疗失眠30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73. 33%(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方法治疗失眠肝郁脾虚型疗效满意.
作者:荣培红;林海;石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方法:参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进行论证,结合临床对实际操作进行可行性分析.结论:心电图QRS波与脉象的联系有密切相关.参考心电图的变化,尤其是其QRS波的变化,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有助于脉诊学的研究与发展.
作者:卢贺翔;李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观察中医手术配合传统中医中药外用方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首先采用手术主灶切开支管对口引流治疗,其次用中药祛毒洗剂外洗,再敷以拔毒膏和生肌玉红膏.结果:治疗62例,回访47例,无一例复发,治愈率100%.提示:采用主灶切开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作者: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配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采用桃仁红花煎(桃红、红花、赤芍、丹参、川芎、青皮、元胡等)治疗脑血管性痴呆4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散结之功.
作者:刘俊峰;张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于东汉名医张仲景著《伤寒论》一书.3年来,我们应用此方加减治疗早搏50例,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永进;张菊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具有较为复杂的或不典型的临床症状,中西医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由于现代医学对其生理、病理研究尚不深透,又因历史所限,中医学无前列腺这一器官名称,因此在前列腺的脏腑功能特点、CP的辨证分型、体质特征、性学特征等诸多关键问题上存在重大缺憾,尚未见深入系统的研究,更谈不上医家的共识.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治疗慢性病症颇有优势.笔者在从事男科疾病的科研及临床工作中,认为在治疗CP方面, 临床思维是关键,只要抓住中医病因病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正确地立法处方,取得疗效不是难事.现就几点体会分述于下.
作者:韩旭;王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解毒活血中药(大黄、蒲公英、生牡蛎、丹参、芒硝等)灌肠,对照组36例给予爱西特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2%,对照组总有效率4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解毒活血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改善肾功能.
作者:张芬芳;郭晓玲;王月华;魏晓娜;檀金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用心宝丸(洋金花、人参、鹿茸、肉桂、附子、三七等),同时用西医的方法,已置临时起搏导线者用临时起搏器起博,否则用阿托品或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药治疗.结果:共治疗286例,总有效率98%.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临床上值的应用.
作者:湛守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清热、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潜阳类中药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葛根、桑白皮、甘草、生石膏、知母、天花粉、黄芪、党参、升麻、川牛膝、生地黄等)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5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5.71%.提示: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宜清热泻火,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平肝潜阳为大法.
作者:康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苓桂术甘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原为治疗伤寒误用吐下之脾胃气虚水气证及胃脘痰饮证而设.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桂枝温阳化气而行水,二者相合一温一利,有温化渗利之妙用.白术健脾燥湿以断生湿之源,甘草益气和中,与白术相协共奏补土制水之功.饮去脾和,湿不复聚而饮证自愈.笔者临证时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多获良效.特举例如下.
作者:翟熙君;刘战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乳香炮制方法的改进研究,以达到药物洁净,刺激性成分含量降低,易于粉碎便于调剂的目的.方法:乳香生品经过水煮、过滤、浓缩、成型、干燥后,切制成一定规格小块,低温烘制,晾至干透,以醋为辅料炮制后粉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参照2005版药典对乳香不同炮制品进行外观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挥发油含量、水浸出物含量、醇浸出物含量测定、易碎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乳香配方颗粒呈小方丁或棕黄色粉末状,便于临床调剂,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高,刺激性成分挥发油含量降低.薄层色谱鉴定炮制前后醇浸出物成分及挥发油的成分无明显变化.
作者:宋小妹;冯改利;崔九成;张娟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豁痰化瘀,行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服用冠脉通合剂(葛根、何首乌、丹参、川芎、参三七、桂枝、人参、瓜蒌、甘松等)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消心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冠脉通合剂是治疗心绞痛理想的中药处方.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取内关(双)、心俞(双)、阳陵泉(双)等穴,穴位注射复方香丹注射液等.结果:总有效率87.9%.提示:本方法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氧量,改善血液动力学的作用,以收行气活血止痛之效,使气血调畅.
作者:韩勇;王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恢复期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对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激素等治疗后,根据辨证论治,肺气虚寒型用温肺止流丹(党参、细辛、诃子、桔梗、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脾气虚弱型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辛夷、苍耳子等);结果:总有效率98.3%.提示:应用本方法可使患者术后反应减轻,症状缓解,降低复发率.
作者:亢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内关、人中、印堂等,合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82.51%.提示:醒脑开窍针刺法,具有益气活血,祛瘀化痰,补脑开窍之功;补阳还五汤加减能使气充血活,痰祛瘀消,髓海充足,脑窍得养,窍开神醒.
作者:杨玫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病因病机.方法:归纳相关资料,对命题进行分析.结论: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归纳为:①肝失疏泄.②肝郁气滞,痰浊内蕴.③脾失健运,气血不足.④肾精不足,元神失养.⑤肾阴亏损,心肾不交.
作者:胡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