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琳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疣净汤(板蓝根、土茯苓、金银花、当归、赤芍、山药等)治疗扁平疣73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向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直肠给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0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巴戟天、淫羊藿、熟地、莪术等)52例,和对照组西药达那唑51例,疗程3个月.同时选择50例健康对照组不予给药,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痛经、月经不调、腰骶部不适、不孕、结节包块等症状的疗效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巧克力囊肿症状的疗效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的效用.
作者:徐学武;刘彤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肝活血汤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清肝活血汤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90例,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清肝活血汤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94.4%;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血压显著降低.结论:清肝活血汤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有确切疗效.
作者:卞震炯;徐铁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疏风宣肺,解痉止咳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加味止嗽散(百部、紫菀、白前、陈皮、桔梗、炙麻黄、蝉蜕、地龙、当归、太子参、甘草)治疗,并设31例为对照组,利用安茶碱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3%,对照组7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郑传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42例采用中药方(香附、红藤、败酱草、当归、赤芍、桃仁等)内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功效,内外合治,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作者:王来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养肝、健脾、活血、祛风类中药配伍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创方玉疗灵颗粒(当归、首乌、补骨脂、女贞子、黄芪、白术、丹参、红花、防风等)治疗本病68例,同时设50例对照组,服白癜风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5%,对照组68%,P<0.05.结论:本方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散邪的功效.
作者:王淑惠;张洁;邢茂林;李永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手法整复治疗挠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整复经皮撬拨治疗本病126例.结果:全组126例中优91例,良16例,总优良率为94.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固定稳定,利于功能恢复的功效.
作者:王玉梅;郑一鸣;周立新;黄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以止痛三穴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针刺止痛三穴、配刺太阳、丝竹空、下关、医风等穴.结果:总有效率90.7%.提示:本法具有行气活血、祛瘀通络、疏经通络的作用.
作者:宋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除湿、健脾,活血类中药配伍,并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宫炎止带汤(茯苓、泽泻、白术、山药、丹皮、赤芍等)口服,红光照射治疗本病381例.结果:总有效率94.7%.结论:本方有健脾利湿,止带化瘀的功效,配合红光治疗,有减少术后反应,增强疗效的作用.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足三里贴膏对腹部术后胃动素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30例胃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30例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 4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随机分组为空白组、敷贴组(足三里贴膏组).空白组术后常规治疗;敷贴组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足三里贴膏敷贴于足三里.3种手术病人各自进行治疗组和空白组的比较.测定术前、术后1h、术后24h、术后48h,空白组、敷贴组血清胃动素浓度.结果:3种手术病人血清胃动素测定:术前、术后1h敷贴组和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48h敷贴组血清胃动素浓度高于空白组(P<0.05). 提示:足三里贴膏能促进胃动素分泌.
作者:刘满君;张红英;葛建立;贾力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产后缺乳患者内分泌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224例、口服中成药生乳汁对照组126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乳房充盈度、泌乳量及血清泌乳素(PRL)、雌激素(E2)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乳房充盈度、泌乳量均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 05);血清泌乳素(PRL)明显升高(P<0 05),雌激素(E2)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 05);针刺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对产后缺乳患者具有调节内分泌、促使乳汁分泌的的作用.
作者:赵彦;李青;丁秋蕾;王彦平;黄翠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穴位组合应用进行针刺和灸法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针灸主穴取督脉穴位百会、强间、脑户.结果:治疗320例,总有效率为96.9%.提示:本方法具有改善颅内供血不足,清脑开窍,升阳补气,平衡阴阳的作用.
作者:张宏;郇玉红;郭文乾;李辉;刘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应用参附注射液益气温阳,治愈多种阳虚证的疾病,颇有体会,现录5则,报道如下.1 抗生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某翁,男,85岁.2003年11月3日因咳嗽发热2d就诊.查体:两下肺闻湿音.
作者:刘英华;伍德军;邓玉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段式治疗小儿哮喘疗效. 方法:治疗组在急性发作期重用西药氨茶碱、抗生素等,辅以地龙定喘汤煎剂(麻黄、杏仁、苏子、黄芩、地龙、丹参等),在缓解期单用黄芪防喘汤(黄芪、党参、五味子、丹参、紫河车等).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7.8%(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段治疗小儿哮喘能显著缓解哮喘患儿的发作症状,防止反复发作,有较好的长期控制效果.
作者:何秀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临床中辨证分为脾肾不足、阴虚内热、气血虚弱、跌扑闪挫等4个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治疗.结果:治愈率为93%.提示: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先兆流产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杨淑珍;翟文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通阳、理气、化瘀、软坚类中药配伍外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5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2例,运用消结止痛膏(附子、川楝子、三棱、昆布等)外贴治疗.对照组83例,运用阳和解凝膏<外科全生集方>外贴治疗.结果:外贴治疗3月后,两组乳房肿块、疼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结止痛膏外贴治疗乳腺增生病,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包块吸收和调节内分泌有关.
作者:马拴全;蔡国良;许鹏光;李宁;李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气、益肾、安神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不寐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补气益肾安神汤(炙黄芪、百合、生地、仙灵脾、远志、茯神、石菖蒲、灵磁石等)治疗气阴两虚型不寐症36例.结果:总有效率90.2%.结论:本方具有补气益肾,养心安神的作用.
作者:谭让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传统复方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柴平汤加钩藤、天麻、珍珠母,治疗本病52例.结果:痊愈34例,总有效率88%.结论:本方有涤痰除湿,畅条气机,升清降浊的功效.
作者:宋华影;李晓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近十多年来COPD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的系统回顾,在COPD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针对COPD的症型如痰气互结、痰热壅肺、肺肾气虚、瘀血、肺脾气虚等方面的治疗予以分析,并提出初步的临床研究思路.
作者:王菲;张惠勇;倪伟;吴定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益肾养元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12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0例,均为2001年3月~2005年3月来自本院门诊的患者.
作者:李颖;贾士奇;马仲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