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金石韦排石汤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55例

侯莉娟;郝银丽

关键词:结石/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热剂/治疗应用, 利湿剂/治疗应用, @三金石韦排石汤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三金石韦排石汤(金钱草、鸡内金、石韦、路路通、王不留行、厚朴、枳壳、乌药、通草、川牛膝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壮腰健肾通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

    目的:观察壮腰健肾、益气活血、通痹止痛类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壮腰健肾通痹汤(黄芪、赤芍、白芍、桑寄生、川断、红花、延胡索等)治疗本病108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肝肾、强筋骨,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方苍耳子油剂治疗鼻窦炎98例

    从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采用苍耳子散加减对鼻窦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将中药水煎浓缩后加胡麻油滴鼻腔,结果基本治愈83.7%,总有效率90.8%,急慢性均有良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全林;朱桂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温阳降糖汤治疗阳虚型肝源性糖尿病30例

    肝源性糖尿病广泛存在于肝病中,该病在治疗中有一个矛盾的问题,就是降糖药大多对肝脏有损害,在肝病中要谨慎使用,而肝病治疗需要较多的营养,这对糖尿病不利.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既能保肝又能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年间,我们用自拟温阳降糖汤治疗阳虚型肝源性糖尿病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建芳;杨志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人参多糖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0例

    目的 :观察人参多糖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参多糖注射液(人参多糖)配合西药(吉西他滨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化疗方案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4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毒副作用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人参多糖注射液配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冯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补肾活血涤痰排毒方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涤痰排毒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肾活血涤痰排毒方(生黄芪、川芎、大黄炭、菟丝子、丹参、三棱、赤芍、地龙、五灵脂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活血,涤痰排毒的功效,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值.

    作者:孙岚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推拿对延迟性肌肉酸痛模型大鼠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推拿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负重游泳延迟性肌肉酸痛大鼠模型,按照随机原则将动物分为安静组(A)、运动对照组(B)及推拿组;推拿组分为运动前推拿组(C)、运动后推拿组(D),推拿组、运动对照组又分别随机分为1h组、12h组、24h组、48h组,各组10只.运动前推拿组与运动后推拿组分别在运动前或运动后推拿.各组在大鼠游泳运动结束后不同时段进行取样.离心后取血清送检.比较各组不同时段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运动后大鼠血清LDH立即升高,在运动后12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至运动后48h低于安静组水平;运动对照组及推拿组LDH与运动对照组及推拿组各相同时相的LD的变化基本一致.伴随血清LD的降低,血清LDH的活性也同步降低.结论:推拿能延缓大鼠DOMS的产生,加速肌肉酸痛的消除.

    作者:李守栋;吴云川;马荣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枳桔六君子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0例

    目的:观察理气健脾、化痰止咳类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枳桔六君汤(枳壳、桔梗、陈皮、半夏、党参、白术、浙贝母、乌贼骨等)加减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作者:李建华;曹利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贴敷;对照组30例,采用冬病夏治传统穴位贴敷.结果:治疗3年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贴敷可明显的提高防治咳喘的疗效.

    作者:王利然;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活络通痹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蠲痹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采用活络通痹方(黄芪、茯苓、栝楼、川牛膝、僵蚕、制半夏、地龙、葛根、丹参、水蛭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FBG、PBG、HbA1C、IGF-1、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F-1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组的升高更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通络蠲痹的功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IGF-1水平.

    作者:唐爱华;李双蕾;周卫惠;钟金清;赵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加味龙川菊香地黄汤治疗混合型颈椎病87例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活血蠲痹类中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龙川菊香地黄汤方(地龙、川芎、菊花、香附、熟地、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萸)治疗本病87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CD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补肾止眩的功效;可缓解症状的功效.

    作者:唐朝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论心脾不足寒湿阻滞为静脉瘀积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静脉瘀积性溃疡为难治性疾病,本文介绍运用<黄帝内经><难经>知识阐述其病机主要为心脾不足,寒湿阻滞,细言之,因饮食失调、起居不节、情志失宜等致心阳不足,脾失其政,又正气虚,寒湿之邪外侵,使心脾更虚,基于以上病机导致臁疮的发生,并经久不愈.

    作者:朱其恩;赵西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痹证1号配合西药治疗白塞氏病38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健脾除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白塞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痹证1号(秦艽、忍冬藤、地龙、黄柏、苍术、生薏苡仁、蒲公英、鸡血藤、白术、黄芪等)配合西药(尼美舒利分散片、环磷酰胺片)治疗本病38例.结果:总有效率94.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可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改善症状的作用.

    作者:陈爱林;陈美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颈源性肩周炎36例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肩周炎36例.结果:治愈率89%,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舒筋整骨,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梁家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温阳益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阳益气汤(黄芪、丹参、川芎、当归、益母草、熟附子、葶苈子、泽泻、茯苓、车前子、麦冬、党参等)治疗本病12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EF及F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CO、EF及FS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功效,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建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林毅治疗急性乳腺炎经验

    介绍林毅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经验.其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揉抓排乳、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为主,辅以内服通乳消肿、托里排脓之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小、引流通畅、疗程短、乳房变形小等优点.

    作者:司徒红林;朱华宇;黄穗渝;伍惠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内经》运气变化与疫病发生相关性探析

    疫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生命与健康.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疫病防治过程中不仅有独特的理论研究,而且积累了较丰富的防治经验,<黄帝内经>阐述了运气变化与疫病发生的相关性,阐述了疫病的发病规律、疫病的病因、病机、防治等内容,其中,关于不同年份疫病发生时段的预见性理论更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作者:苏颖;岳冬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论治(分3型,分别以苓桂术甘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桂附八味丸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桂附理中汤或补中益气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祛邪化浊的功效.

    作者:黄江荣;陈广;潘丰满;黄祥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化痰通腑法治疗肝性脑病探讨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中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从而探讨肝性脑病的中医病机.方法:以中医四诊收集到的患者临床资料为依据,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结论:提出痰热腑实是形成肝性脑病的病机关键,采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收到好的疗效.

    作者:黄峰;刘凤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针疗法治疗肩周炎80例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选中脘、商曲、滑肉门为主穴)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贯通气血,缓解疼痛的功效.

    作者:黄玲;罗雪梅;罗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活血祛痰定眩汤与针刺配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62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痰、滋阴定眩类中药与针刺配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活血祛痰定眩汤(桑寄生、怀牛膝、钩滕、天麻、石决明、葛根、夜交藤、川芎、石菖蒲等)与针刺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和脑血流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益肝肾,活血祛痰,祛风定眩的功效.

    作者:吴文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