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实验优化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的制剂处方量

张寒;刘春叶;程风雷;张彦;冯永辉;汪兴军;郝保华

关键词:发热/中医药疗法, 复方/化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灌肠, 儿童
摘要:目的:优选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的制剂处方.方法:以正交设计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用猪直肠黏膜进行体外模拟渗透研究,HPLC法测定直肠黏膜给药后指标成分栀子苷的累积渗透量,筛选佳处方配比.结果:制备的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适宜于小儿退烧的治疗研究.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百乐眠胶囊合小剂量氯硝西泮治疗失眠47例

    ;HAMA评分两组治疗后1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HAMA治疗前后的减分差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其HAMD分值均有显著的降低,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百乐眠胶囊合并氯硝西泮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且疗效优于单用氯硝西泮,不良反应轻,且安全不易成瘾.

    作者:季向东;陈彩霞;姜俊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寄奴活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

    目的:观察寄奴活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采用中药寄奴活血利水方(刘寄奴、赤芍、白术、车前子、益母草、茯苓、生黄芪、柴胡)随症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6.6%.结论:本方根据腹水程度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分清病情涉及的脏器轻重对症处方用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玉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裸花紫珠片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128例

    目的:纯中药制剂裸花紫珠片口服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进行研究.方法:治疗组口服裸花紫珠片,对照组口服安络血片,观察肛肠病术后病人在术后不同时期切口出血情况.结果:裸花紫珠片口服能明显改善肛门局部创面的出血症状.结论:裸花紫珠片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并具有消炎、解毒、收敛的作用.

    作者:席作武;高宗跃;牛明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辨证论治肛门疾病60例

    目的:探究肛门坠胀的病因及辨证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通过对60例以肛门坠胀为主诉的患者的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医辨证及中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按辨证分型分为脾虚气陷型,气滞血瘀型,湿热下注型,总有效率为96%.结论:对肛门坠胀患者需辨明疾病轻重,或行手术治疗,或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均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华丽;王敏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邵梦扬治疗老年痴呆的经验

    邵梦阳教授是河南省著名中医药专家,临床擅治肿瘤及老年内科杂病,他认为老年痴呆的病机主要为心肾亏虚神明失主、脾虚痰浊清阳被蒙和血瘀阻络元神失聪等数种,而瘀血常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宜分清虚实,辨证施治,缓治久图,调补疏理,不可操之过急,忌峻补猛攻.主张活血化瘀可醒神开窍,临床习用通络胶囊配合辨证处方取效.兹就其治疗老年痴呆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作者:邵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开胃进食汤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0例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燥湿类中药配伍方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开胃进食汤(丁香、木香、藿香、莲子肉、厚朴、党参等)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0例,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本方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之功效.

    作者:王庆虎;王志辉;马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加味平胃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目的:观察加味平胃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平胃散(苍术、当归、厚朴、陈皮、甘草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疼痛、充血程度及病损大直径的改变.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病损大直径显著减小,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7%,对照组为53.3%.结论:加味平胃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燥湿健脾、愈溃止痛的功效.

    作者:张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6例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痰热清(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治疗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好转治愈率分别为95.6%、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作者: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0例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拉米呋啶配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芪、丹参、当归、生地黄、赤芍、白术等),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拉米呋啶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能、病毒标志物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结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提高疗效,防止肝纤维化发生,且疗效稳定.

    作者:李红哲;李伯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脾肾阳虚型与其他3 型的病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WD 患者的中医证候与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病程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可将各型间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经临床验证后作为WD 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指标.

    作者:温晓妮;鲍远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柔肝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35例

    胶原(IV-C)水平明显降低,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柔肝解酲汤具有阻止和逆转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赵正孝;周晓玲;谢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论治疗肾小球肾炎水肿的常用大法

    目的:探讨治疗肾小球肾炎水肿的常用大法.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结合本人治疗肾炎水肿的临床经验进行论述.结论:调整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治疗肾炎水肿的关键.根据治水肿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FDF4,以及腰以上水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尿等原则,拟定5法:疏风宣肺利水法、补气健脾利水法、补肾温阳利水法、活血化瘀利水法、疏滞泄浊法.

    作者:樊平;董盛;戴双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七情致病与临床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不是单纯的躯体健康,而应是心理、精神、社会适应三方面均处于完美和谐的氛围状态.心理活动,更是健康的关键所在.社会的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的复杂化,往往会程度不等地引起人们的心理失衡,促发心身疾病.因此.现代生活中情绪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者:巨守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正交实验优化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的制剂处方量

    目的:优选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的制剂处方.方法:以正交设计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用猪直肠黏膜进行体外模拟渗透研究,HPLC法测定直肠黏膜给药后指标成分栀子苷的累积渗透量,筛选佳处方配比.结果:制备的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适宜于小儿退烧的治疗研究.

    作者:张寒;刘春叶;程风雷;张彦;冯永辉;汪兴军;郝保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人参皂甙抗休克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内毒素休克致急性肾衰大鼠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人参皂甙组,观察各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后平均动脉压、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肾血浆流量的变化.结果:与脂多糖组比较,人参皂甙组平均动脉压不同时间点均有回升,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注射脂多糖后8h和10h有所恢复,肾血浆流量在注射脂多糖后6h,8h和10h,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参皂甙对内毒素休克致肾衰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朱欣航;朱建军;范亚平;黄新忠;达展云;施岚;吴亚君;施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清胰解毒汤为主治疗重症胰腺炎41例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类中药配合针灸、水针穴位封闭、大黄粉保留灌肠、中草药膏腹部外敷、微波局部理疗等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和方法.方法:采用自拟清胰解毒汤(柴胡、黄芩、栀子、厚朴、延胡索、川楝子等)为主,配合其他疗法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93%.结论:早期应用清胰解毒汤以及其他的中医疗法对SAP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全身中毒缓解局部症状,抑制胰腺炎症的发展,预防和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智;韩文斌;毛雪飞;赵煜辉;李怀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对机体纤溶系统的影响

    ,阳性组、中、高剂量组均有升高,且高剂量组升高更明显.D-二聚体(D-D)的含量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结果类似,阴性组、低剂量组和中、高剂量组、阳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阳性组和高剂量组均升高,但阳性组升高更明显一些.结论:香椿子提取物可以明显提高大鼠的纤溶活性,通过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刘志权;陈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化肝煎加减治疗复合性溃疡30例

    目的:观察化肝煎加减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复合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合性溃疡56例,其中肝胃郁热型病人30例,均采用化肝煎加减方(青皮、陈皮、枳实、贝母、栀子等)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6例病人采用西药治疗.结果:化肝煎加减方治疗组症状、胃镜、幽门螺杆菌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有疏泻肝热,和胃止痛功效,治疗本病临床应用疗效好.

    作者:张少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八味和胃口服液治疗胃阴虚证88例

    目的:观察八味和胃口服液(沙参、麦冬、五味子、竹茹、木香、延胡索等)治疗胃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八味和胃口服液治疗胃阴虚证8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结论:八味和胃口服液具有益胃养阴、理气止痛功效,治疗胃阴虚证疗效较好.

    作者:李逊;许池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生脉散合丹参饮配合西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8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中药配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人均常规服用胺碘酮,治疗组加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中药,每日1剂,疗程4周.治疗前后观察病人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中药配合胺碘酮治疗能控制心律失常,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吕予;路亚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