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滨;布显辉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对本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截肢率明显下降.现将9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9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62岁至90岁.足趾末端溃烂坏死合并感染6例,合并足底、足背、小腿均发生溃烂坏死到干枯、变黑的3例,所有患者都有肌肉萎缩、皮温下降、皮色变黑、患肢疼痛或感觉丧失的表现.检查: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彩色多普勒检查股动静脉、动脉及足背动脉,血管腔狭窄50%~70%,血流量少于正常人的1/2~2/3(ml/min),加速度/减速度比值大于1.6~1.8的中度病变7例,2例为重度,血管腔狭窄75%以上,血流量小于正常人的2/3(ml/min)以上,加速度/减速度比值大于1.8.
作者:史岚峰;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从脾论治老年性健忘症.方法:根据中医理论从脾脏特殊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在老年性健忘症发生中的重要地位.结论:脾虚脑窍失养、痰浊阻滞、气血逆乱均可以引起,治疗本病的理法方药的选择上,应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注重调理脾胃,将补脾益气、健脾化痰和活血开窍三者相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疗效.
作者:卞伟;张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咳嗽、咯痰、气喘多见于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它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研制的咳Ⅲ号糖浆,治疗小儿咳嗽,尤其是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0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希梅;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方对酒精性脂肪肝及血脂肝功能影响.方法:将83例酒精性脂肪肝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化痰祛瘀药(半夏、胆南星、白芥子、丹参、赤芍、山楂等);对照组口服脂必安.2组均治疗3个月. 结果:调脂口服液能显著降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7.4%;P<0.05). 结论:化痰祛瘀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好,且可改善患者的血脂及肝功能.
作者:井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乙肝病的重要治则,在辨证施治的指导下,正确地应用活血法,对乙肝的转归、愈后恢复、缩短病程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防治乙肝30年之经验,对其临床应用和体会探讨之.
作者:苏和平;李红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类中药治疗皮肤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凉血四物汤(生地、黄芩、青蒿、丹皮、当归、甘草等)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抗过敏的依吧斯汀片治疗.两组同时用外用硼酸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皮炎总有效率分别为95%、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具有清皮肤血毒热毒之功效.
作者:赵连皓;刘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合中药益气清热方药对眼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清热方(党参、黄芪、金银花、生地、丹皮、赤芍等)配合清开灵注射液,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疱疹消退时间,疼痛控制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合中药益气清热方治疗眼面部带状疱疹较单纯使用西药效果好.
作者:韩玉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祛毒洗剂对肛肠病术后肛门疼痛、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5例,对照组27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祛毒洗剂(朴硝、川椒、明矾、马齿苋、五倍子、当归等)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结论:祛毒洗剂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快.
作者:王继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补肾类中药控释药条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个牙位点,以中药控释药条治疗(黄芩、淫羊藿、丹参);对照组60个牙位点,用碘甘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7%;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 该中药控释药条治疗牙周炎较单纯使用碘甘油效果好.
作者:李立芳;张勇;刘俊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6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1例.对照组以维生素B2片、甲硝唑片、锡类散及0.2%洗必泰漱口液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知柏地黄丸或三黄汤加减内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7%和71.60%.结论:采用本法治疗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延长复发时间.
作者:徐明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敛疮生肌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复方虎杖敛疮液(虎杖、黄柏、苦参、地丁、金银花、蚤休、当归、丹参、没药、冰片等)经有效萃取后外敷溃疡患处,配合常规治疗原发病治疗静脉性下肢溃疡(VLUS)患者268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组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祛湿敛疮,活血生肌的功效,治疗静脉性下肢溃疡(VLUS)疗效显著.
作者:李智;毛雪飞;韩文斌;赵煜辉;李怀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252例,口服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大黄、枳实、金钱草、蒲公英、败酱草、姜黄、赤芍、丹参、炒白术、姜半夏、青皮),对照组90例,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62.22%,两组比较差异性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好于消炎利胆片.
作者: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脾胃湿热证大鼠湿、热偏重模型及在三仁汤、白虎加苍术汤的干预下大鼠尿液中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 AQP2)的变化,以探讨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型之间尿液中AQP2的变化规律及三仁汤、白虎加苍术汤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湿偏重组、热偏重组、三仁汤组、白虎加苍术汤组,采用肥甘饮食、湿热环境及病原微生物等复合因素建立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型的动物模型.分别用三仁汤、白虎加苍术汤对湿偏重、热偏重型大鼠模型进行干预,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尿液中AQP2的变化.结果:湿偏重组、热偏重组大鼠胃窦尿液中AQP2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湿偏重组AQP2水平较热偏重组增高更明显;三仁汤组、白虎加苍术汤组分别与湿偏重组、热偏重组比较,AQP2的含量降低,三仁汤组、白虎加苍术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脾胃湿热证大鼠湿、热偏重模型存在AQP2含量增高;三仁汤、白虎加苍术汤对大鼠尿液中的AQP2含量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已增高的AQP2的含量.
作者:谭永振;陈佩婵;李云鹏;武凯歌;李长海;黄璜;文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20例荨麻疹患者分为风寒型、风热型、胃肠湿热型、气血不足型.分别采用桂枝汤、消风散、防风通圣散、四物汤辨证治疗.结果:有效率为97.5%.结论:应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疗效确切.
作者:汪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燥湿类药物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清胶囊(大黄、黄芩、黄连)治疗痤疮.结果:总有效率为97%.结论:一清胶囊治疗痤疮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效.
作者:杨青旭;王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的患者66例采用大肠俞、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强化埋线的疗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1个、3个、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34%、74.24%及71.21%.2、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前后比较:治疗后三个时期各主症均有明显改善(P<0.05).3、肠镜镜像积分比较:治疗后三个时期肠镜镜像积分比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通过多系统、多层次、多环节来调理免疫功能,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作者:谢振年;李东冰;苗春红;李权;蔡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自1999~2007年间,我们在治疗Ⅲ~Ⅳ期褥疮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27例,共51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7例患者,其中门诊患者18例,住院患者9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6岁;病程31~155d,平均72d;部位:尾骶部、髂部、足跟部、膝部内外侧;面积小2.5cm×1.8cm,大7cm×5.5cm;分期Ⅲ期22处,Ⅳ期29处.治疗护理方法彻底清创:彻底清除变性坏死组织,注意动作轻柔,必要时在局麻下进行,然后用3%双氧水液冲洗,用0.5%碘伏擦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冲净,后用无菌纱布将生理盐水沾干,周围皮肤常规消毒.
作者:刘萍;刘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药对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临床早期应用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采用早期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和脉络宁注射液、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药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14d、2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14d、2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活血祛瘀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作者:路勇仕;聂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预防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经治疗出血停止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西药组(B组)和对照组(C组).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扩张均有所改善,其中A组患者Dpv、Dsv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患者Dpv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患者血清蛋白(ALB)能维持原有水平,而B、C组则有所下降.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应用预防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出血效果优于单用β受体阻滞剂.
作者:苏同宝;张栋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的阴平阳秘思想.方法:以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所体现的阴阳规律为依据,从阴阳消长、转化与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关系,对其以调整衰竭心脏的阴阳平衡为防治思想进行了探讨.结论:指出在心力衰竭中以气虚、阳虚为病机之本基础上,从调整阴阳角度上进行防治,既有其科学性及必要性,又有利于发挥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力衰竭的效应.
作者:麦瑞林;敖杰男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