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证型规律研究

李毅;刘艳;徐太九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摘要:目的:通过对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文献回顾性调查,寻找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的一般规律,初步建立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的标准.方法:检索1979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国内的相关文献,采集相关信息,以频数分析、K-means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共检索出有关消化性溃疡的文献1481篇,有中医证型诊断5319例,无证型诊断534例.涉及51个不同的证型,经频数统计分析,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经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初步证型标准化为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肝郁脾虚证、寒热夹杂证、湿热中阻证等8个证型.结论:消化性溃疡标准化证型及其分型依据有助于临床辨证,并为前瞻性研究奠定基础.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腮腺炎43例

    目的:探索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类配伍中药治疗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内服加减普济消毒饮(连翘、黄芩、蒲公英、柴胡、牛蒡子、桔梗、赤芍等)治疗本病43例.结果:总有效率95.5%.结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作者:王菊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除湿解毒汤联合马齿苋外敷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55例

    目的:观察除湿解毒汤(龙胆草、黄芩、炒白术、苦参等)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设立除湿解毒汤联合中药外敷55例与口服氯雷他啶胶囊50例, 两组均治疗2周, 2周后以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后总积分的改善情况为指标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除湿解毒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氯雷他啶胶囊对照组. 结论:除湿解毒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具有清热解毒,健脾除湿止痒的功效.

    作者:马玲;刘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68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共12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银杏叶注射液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17岁;能量合剂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21岁.听力损害程度:银杏叶组轻度28例,中度26例,重度14例,能量合剂组轻度22例,中度20例,重度1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

    作者:石艳凌;谢尉娟;刘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橡皮生肌膏治疗晚期创伤及褥疮46例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补益类中药配伍治疗晚期创面及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治疗46例晚期创面及褥疮患者,采用橡皮生肌膏(血余、蜂蜡、当归、龟版、生地、石膏等)换药,经治疗30d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7.8%.结论:橡皮生肌膏在晚期创面及褥疮治疗中疗效显著.

    作者:张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益气清热方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眼面部带状疱疹43例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合中药益气清热方药对眼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清热方(党参、黄芪、金银花、生地、丹皮、赤芍等)配合清开灵注射液,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疱疹消退时间,疼痛控制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合中药益气清热方治疗眼面部带状疱疹较单纯使用西药效果好.

    作者:韩玉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内外兼治治疗胸腰椎骨折68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采用我院808伤药膏外贴配合口服传统方剂大成汤(大黄、芒硝、枳壳等).结果:有效率为97%.结论:该疗法可活血通便,通络止痛,缩短疗程.

    作者:夏均青;赵颖林;姚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生脉成骨胶囊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生脉成骨胶囊对骨折愈合在生物力学及血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共设生脉成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伤科接骨片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第1、3周取兔耳中动脉血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第3、4周取兔桡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生脉成骨胶囊对兔骨折模型的钙、磷代谢均有影响,可显著提高ALP的活性,可明显改善骨折愈合后的韧性和强度.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以改善骨折愈合早期骨的韧性和强度.

    作者:李勃;石宇雄;袁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理论探讨

    目的:探讨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机理.方法:回顾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从急性腰扭伤的病因与病理着手,结合运动医学理论,探讨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机理.结论:针刺镇痛作用促其患者早期的自身运动,有利于肌组织的修复和局部症状的改善.说明了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协同作用的重要性.

    作者:黎波;柴华;杜元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252例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252例,口服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大黄、枳实、金钱草、蒲公英、败酱草、姜黄、赤芍、丹参、炒白术、姜半夏、青皮),对照组90例,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62.22%,两组比较差异性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好于消炎利胆片.

    作者: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闪罐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115例

    目的:观察闪罐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2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5例,采用闪罐加针刺疗法,针刺风池(双)、翳风(患侧)、颊车(患侧)等穴.对照组113例只用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6%,愈显率(痊愈+显效)74.8%;对照组总有效率95.58%,对照组愈显率61.9%.两组疗效愈显率对比P <0.05.结论:闪罐的反复吸拔作用可直接促进局部肌肉张力的恢复,这是单纯针刺、艾灸或理疗所不能及的.闪罐与针刺并用可起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使肌肉筋脉得以温煦濡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水肿的消除和吸收,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作者:黄丽萍;曹荣禄;毕宇峰;韩祖成;岳宝安;张俊莉;贾成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八珍汤加味治疗a-干扰素导致骨髓抑制26例

    目的:观察补益气血类中药配伍对使用a-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过程中由于骨髓抑制的副作用而发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八珍汤(人参、茯苓、白术、当归、川芎、熟地、赤芍、甘草),对照组采用利血生,鲨甘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中性粒细胞均有升高,八珍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中药治疗因使用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尤晋丽;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虎杖敛疮液治疗静脉性下肢溃疡268例

    目的:探索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敛疮生肌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复方虎杖敛疮液(虎杖、黄柏、苦参、地丁、金银花、蚤休、当归、丹参、没药、冰片等)经有效萃取后外敷溃疡患处,配合常规治疗原发病治疗静脉性下肢溃疡(VLUS)患者268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组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祛湿敛疮,活血生肌的功效,治疗静脉性下肢溃疡(VLUS)疗效显著.

    作者:李智;毛雪飞;韩文斌;赵煜辉;李怀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补益肝肾法配合美容疗法治疗痤疮75例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法配合美容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3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内服补益肝肾中药(山楂、白花蛇舌草、薏米、旱莲草、女贞子、桑白皮等),同时配合美容疗法;对照组68例,仅用美容疗法.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70.3%,对照组为45.5%;总有效率治疗组8周后为96.0%,对照组为 73.5%.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益肝肾法配合美容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纯用美容疗法.

    作者:曾小平;喻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咳喘Ⅲ号治疗小儿咳嗽100例

    咳嗽、咯痰、气喘多见于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它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研制的咳Ⅲ号糖浆,治疗小儿咳嗽,尤其是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0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希梅;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9例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服中药(丹参、谷芽、大腹皮、红花籽、车前子等),对照组33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8.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比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疗效好.

    作者:张敏;刘繁荣;高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大黄牡丹汤配合西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87例

    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配合西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阑尾周围脓肿患者87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黄牡丹汤配合抗生素为治疗组;单纯抗生素保守治疗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 ,P<0.05),两组病例疼痛缓解时间、B超检查脓肿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较单纯应用抗生素显著,疼痛缓解、脓肿消退较快,缩短了疗程,减少病人的痛苦,值得探讨应用.

    作者:张永国;霍成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拟利明退障汤治疗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74例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 (23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74例 (148眼),对照组 43例 (86眼).治疗组用利明退障汤(熟地、怀山药、枸杞子等),对照组用障眼明片.对治疗前后视力、晶状体混浊程度、肝肾阴虚症状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74例(因2例中途终止治疗)(144眼),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43例 (86眼),总有效率为61.6%.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Ridit分析法处理,u =1.460,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明退障汤具有滋补肝肾,健脾渗湿,活血化瘀,清肝明目,益精明目之功效.

    作者:唐犀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大黄及其复方拮抗肝衰竭的研究概述

    肝衰竭(重型肝炎)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为临床上的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达60%~80%.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实质是肝细胞大量坏死/凋亡,它与死亡受体和配体(TNF/NGF受体)、胱天蛋白酶(caspases)、Bcl-2家族、线粒体的作用、核因子B的激活等有密切关系.目前认为,通过清除内毒素(ET)、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线粒体、抑制细胞因子的异常激活、干预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手段,可以有效的控制/逆转肝衰竭,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因此,阻断肝细胞大量坏死/凋亡和促进肝细胞再生,对防治肝衰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防治肝衰竭有肯定的疗效,而中药大黄及其复方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毛德文;龙富立;邱华;黄古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力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56例

    目的:观察和胃利胆、理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疗效.方法:将111例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胃力胶囊(姜半夏、龙胆、大黄、炙枳实),加服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对照组55例,口服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9%,在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胃镜检查结果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胃力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具有行气止痛、和胃利胆、消积导滞、通腑降浊,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功效.

    作者:王引芳;雷文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西医治疗探讨

    目的:从中西医学角度探讨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目前国际上新治疗指南以及中医学有关文献资料,对化疗后产生恶心呕吐的中西医治疗药物及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症状是化疗后常见的副作用,针对这一症状,中西医学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然而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止吐效果.

    作者:黄晓佳;曹勇;孟金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