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外阴前庭炎综合征临床观察

梁开如;龚衍;王晓银;易宏英

关键词:聚甲酚磺醛溶液, 利多卡因软膏, 外阴前庭炎综合征
摘要:目的 比较聚甲酚磺醛溶液与利多卡因软膏治疗外阴前庭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外阴前庭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聚甲酚磺醛溶液组35例,利多卡因软膏组32例,分别采用聚甲酚磺醛溶液、利多卡因软膏涂抹外阴前庭区.结果 聚甲酚磺醛溶液组治愈26例(74.29%),均未复发,好转6例(17.14%);利多卡因软膏组治愈2例(6.25%),均复发,好转28例(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43%、93.75%,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外阴前庭炎综合征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满意.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分别于术后7、14、21d各处死10只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大鼠不同时间段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中,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细胞均无α-SMA,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手术后7d,肾间质中α-SMA阳性细胞数增多,呈进行性升高趋势,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谢敏;周建华;朱国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及睾酮水平16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AS)、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睾酮(TE ST)以及f-PSA/t-PSA比值(f/t)与前列腺疾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前列腺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124例PSA增高(其中BPH76例和PCa48例)的老年男性(62~92岁)血清进行f-PSA、t-PSA、TEST检测,并计算f/t比值.同时检测同年龄(62-90岁)正常组男性40例进行比较.结果 TEST:PCa治疗前组和BPH组TEST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PCa治疗前组和BPH组TEST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Ca治疗后组TEST降明显低于治疗前组(P<0.01).f/t:PCa组和BPH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PCa治疗后组高于治疗前组(P<0.01).f-PSA和t-PSA:PCa组明显高于BPH组和正常组(P<0.01),BPH组也明显高于同年龄正常组(P<0.01).结论 随年龄的增高BPH和PCa发病率上升,PSA水平依次为:PCa> BPH>正常组,f/t依次为:PCa< BPH<正常组.当TEST水平增高时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作者:王克珍;蒋宏伟;周建平;宋宇;蒙登平;李伟妮;何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BP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高血压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合并TIA发作的高血压痛患者84例为研究组,以同期住院的非合并脑卒中的高血压痛患者84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做24h动态血压检查,计算24h平均收缩压(ASBP)、平均舒张压(ADBP)、收缩压变异性(SBPV)及舒张压变异性(DBPV),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IMT.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ASBP、A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SBPV、DBPV和IM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压变异性具有相关性.

    作者:钟明;何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血液保护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用于鼻内窥镜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鼻内镜手术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20~ 5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即AHH+ CH组(n=35)和CH组(n=35).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硝酸甘油,速率为0.3~1μg/(kg·min)进行控制性降压,在10~15min将MAP降至60 ~ 65 mmHg.心率>100次/min时单次静脉给艾司洛尔20mg.AHH+ CH组:麻醉气管插管后即刻至切皮前即刻,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15ml/kg,速率50ml/min.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及异体输血情况.结果 与CH组比较,AHH+ CH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尿量增多(P<0.01),2组患者均无异体输血.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无心、肺、脑、肾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AHH联合控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血液保护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谭兴中;岳永猛;柏明荣;邓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

    目的 探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53例痊愈出院,5例因服药剂量过大,抢救无效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 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有重要作用.

    作者:蔡小芹;尹晓华;张莉娟;陈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内窥镜下结合自制拉钩经前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自制拉钩系统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1月共收治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34例.均采用自制微创拉钩并联合应用内窥镜技术,经小切口行椎管微创减压,取髂骨植骨,再结合前路钉棒内固定.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18个月,评估腰椎前路固定术后脊柱畸形矫正度、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状况、植骨融合、结核有无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4.5年,平均2.7年,无1例因并发症死亡,畸形矫正满意,内固定系统无松动、断裂,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融合无结核复发患者.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后凸角、侧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节段腰椎结核采用内窥镜下结合自制拉钩经前路手术治疗微创安全可靠,对脊髓减压充分彻底,可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周强;刘煊文;刘德敏;侯伟光;丁小川;张强;李宁远;罗毅;王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前置胎盘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施行健康教育路径对前置胎盘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在本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72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护理,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两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后发放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产妇在干预后焦虑明显降低,其Zun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1,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前置胎盘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前置胎盘患者的焦虑症状.

    作者:蒋智君;卿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规范化带教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规范化带教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94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采取规范化带教,并对两组带教效果通过护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仪器使用技能考核成绩和带教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生各方面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对带教满意度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 规范化带教能有效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更快地掌握临床仪器的使用,而且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对提高新生儿科带教水平起到显著作用.

    作者:母方;户建桦;谭芬华;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改良快速顺序诱导法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快速顺序诱导法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S组),每组60例.C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方法,S组采用改良的快速顺序诱导法,诱导过程中不实施人工辅助通气.记录麻醉诱导开始至出现呼吸抑制的时间、出现呼吸抑制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插管成功即刻PETCO2和SpO2,并对手术区视野评级.结果 C组和S组麻醉诱导开始至出现呼吸抑制的时间分别为(74.2±12.8)s和(72.8±14.7)s,出现呼吸抑制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分别为(128.4±15.7)s和(133.1±13.9)s,插管成功即刻SpO2分别为(98.3±1.2)%和(97.7±2.0)%,P均>0.05.插管成功即刻S组PETCO2明显高于C组,分别为(48.4±3.8)cmH2O和(37.2±3.7)cmH2O,P<0.01.手术区视野评级为“优”、“良”和“差”的比例中,S组分别为43例(71.7%)、14(23.3%)和3(5.0%),C组分别为25例(41.7%)、27(45.0%)和8(13.3%),P均<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麻醉时,正确实施改良快速顺序诱导能避免低氧血症,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可安全应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

    作者:赵朝华;赵俭;何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超诊断与病理学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2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观察肿块的血流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乳腺疾病120例中,术后病理诊断恶性肿瘤24例,良性肿瘤96例.超声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5.8%、误诊率为4.2%、良性肿瘤符合率96.9%,误诊率3.1%.结论 综合分析乳腺肿块的超声特征和血流情况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尹旭;邓素梅;王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剂量对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利用超声技术及运动心力监测仪评价美托洛尔对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LVEDD、LVEF、EA,S1/S2、D/S、HR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D/S、治疗组的LVEF、E/A,S1/S2,D/S均较治疗前增加,LVEDD、HR均下降,P<0.05;治疗组的LVEF、E/A、D/S增加及HR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美托洛尔可以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适当的增大剂量,作用更显著.

    作者:晏明君;刘颖;许锋成;余朝萍;杜曦;汪斌;秦亚录;蓝亚平;龚厚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PVP治疗77例94个椎体病变.70例得到了半年以上的随访.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体,将针尖置于椎体前1/3处,进行椎体骨内造影.后注入骨水泥2~7ml.术后观察PVP的操作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74例90个椎体PVP治疗成功,按病例数成功率为96.1%,按椎体数成功率为95.7%.术后疼痛51例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6例轻微缓解(MR),3例无效(NR),总有效率为90.9%;无原椎体再发塌陷.未出现神经受累症状.结论 PVP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作者:杨帆;范海泉;黄海讯;江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睾丸扭转的彩超声像图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彩超声像图特点,提高彩超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彩超声像图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彩超表现有睾丸肿大的23例,CDFI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的22例,实质回声改变的15例,具精索结节征象的20例,具“镶嵌征”的15例.结论 彩超诊断睾丸扭转的声像图特点较多,诊断准确率高,应为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彭开兵;陈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钠肽与COPD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COPD患者BNP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49例,根据PASP分为对照组(<30mmHg) 16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30~ 40mmHg)5例,中度组(40 ~ 70mmHg) 18例、重度组(>70mmH-g) 10例.测定各组BNP值.结果 BNP值: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结论 在COPD患者中,BNP与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BNP可评价COPD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琼;青措;张红;刘茂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分辨CT对颞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HRCT)在颞骨骨折及其并发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颞骨骨折32例(32耳)采用HR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并与临床对照比较.结果 外耳道及乳突部损伤28例,听骨链损伤12例,内耳迷路损伤3例,脑脊液漏3例,与HRCT诊断一致.结论 HRCT对确诊颞骨骨折及其并发症,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晓红;朱丹;曾小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法整复结合物理疗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配合物理疗法对Colles骨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6月Colles骨折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物理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整复配合物理疗法治疗Colles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凯;朱微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气管切开术后使用两种气管套管的并发症比较

    目的 比较一次性带气囊硅胶气管套管与金属套管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11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60例,使用金属气管套管,另一组52例,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痰痂堵管、出血、反流误吸3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硅胶套管组与金属套管组在痰痂堵管率、误吸的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伤口感染率等无明显差别.结论 术中及未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气管套管.

    作者:苏惠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探讨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5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半个月,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气道高反应性.结果 治疗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为15例;对照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为26例;治疗组PC35sGaw浓度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C35sGaw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能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俊;官和立;杨恂;高凌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压变异性增加是中老年患者脑白质疏松的风险因素: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循证分析

    目的 了解中老年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tion,BPV)与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2年4月~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同时具备头部磁共振和24h血压监测两项检查的中老年患者(年龄≥40岁)资料.采用单因素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41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84例,年龄48~ 88岁.单变量分析显示,LA组较非LA组年龄更大(P <0.001);LA组吸烟史占比更多(P <0.01);LA组中脑卒中病史占比更高(P =0.021);LA组清醒状态收缩压BPV更大(P <0.001);LA组清醒状态舒张压BPV更大(P=0.017)和LA组24小时收缩压BPV更大(P <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清醒状态下舒张压BPV OR 1.27(95% CI 1.00~ 1.60),P=0.049.24h舒张压BPV OR 0.71 (95% CI 0.51 ~0.97),P =0.034.结论 清醒状态下BPV增大是LA的危险因素.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宜选择作用24h以上的长效制剂,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同时辅助改善血管弹性的药物,并适时监测血压变异性.

    作者:曾鼎华;朱穆胜;杨浩;江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时间因素对口腔医生骨骼肌肉疼痛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从业时间、每日工作时长、连续工作天数等时间因素对口腔医生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影响,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177名口腔医生进行调查.由双人录入数据,统计并比较口腔医生骨骼肌肉系统的疼痛情况.结果 被调查口腔医生中,工作20~ 30年者疼痛现患率高,工作1年内的口腔医生疼痛现惠率低.在颈部,工作30年以上者的疼痛现患率高于工作1年以内和1 ~ 10年者;在肩背部,工作20 ~30年的口腔医生疼痛现患率高于工作1年以内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业时间20年以上的口腔医生颈部与肩背部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现患率更高.更长的从业时间是骨骼肌肉系统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雪峰;李晋蒙;姜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