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忠;闫旭;王刚;刘志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予口服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铝镁加混悬液15ml,3次/d,于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治愈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能提高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俊臣;王显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佳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方法 对1999至2009年2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治疗方法和预后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16例术中发现输尿管损伤患者立刻行手术修复成功.6例术后确诊患者,1~5个月后手术,均一期手术修复成功.22例均获得随访1~4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时,无论确诊时间早晚,均可考虑一期手术修复.
作者:尹华军;赖维奇;赵继辉;晏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分析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和转位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技巧的掌握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皮肤减张切口的原理,设计应用创面的内、外侧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37例,一期愈合28例,皮缘部分坏死经二期处理治愈8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无复发,仅1例因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期截肢.结论 应用筋膜皮瓣转位术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合理,成功率高,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杨利;王运平;仙登沁;曾可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Cage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Cage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65例,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周按Odom标准评估疗效:优43例;良15例;可7例,优良率达89.2%.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末次随访按Odom标准评估疗效:优45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达93.8%.经X线检查,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椎体间Cage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雅弓根螺钉无断裂,Cage无后移、沉陷,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近期并发症:神经症状加重4例,脑脊液漏2例;远期并发症:神经症状残留3例.结论 椎弓根螺钉技术和Cage植骨融合术的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各自术式的并发症,使脊柱稳定性增加,植骨融合率高,提高了临床疗效,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斐文;张彤;王喜亚;李萌;冯建明;陈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35例与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20mg/次,3次/d口服)34例,通过1个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得到缓解程度不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明显疗效.
作者:樊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咪唑安定和芬太尼不同配伍,对门诊纤维胃镜患者的镇静、镇痛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90例行纤维胃镜检查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n=30),B组(异丙酚+芬太尼,n =30),C组(异丙酚,n=30).A组:首先静脉推注咪唑安定1mg,5min后静脉推注芬太尼10μg/kg,再过1min异丙酚按1.5mg/kg以3mg/s的速度静脉注入,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术中患者肢体活动时,以0.5mg/kg追加异丙酚.B组:静脉推注芬太尼10μg/kg,1 min后异丙酚按2mg/kg以3mg/s的速度静脉注入.C组:单纯静脉给予异丙酚按2mg/kg以3mg/s的速度静脉注入.术中均给予鼻导管吸氧,均待胃镜退至贲门时停止给异丙酚,连续监测SBP、DBP、HR、RR、SpO2 、EKG和停药后苏醒时间.结果 三组间年龄、性别、体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的镇静镇痛效果,A组作用更显著,苏醒时间短,P <0.01.结论 异丙酚与咪唑安定、芬太尼联合应用于门诊纤维胃镜检查过程中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作者:孙志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闭合性脾脏损伤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3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闭合性脾脏损伤患者的CT、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与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脾损伤CT级:Ⅰ级(包膜下血肿)29例、Ⅱ级(脾外周撕裂)23例、Ⅲ级(脾实质撕裂)19例、Ⅳ级(粉碎性脾破裂)9例,其中Ⅰ级及部分Ⅱ级患者行保守治疗成功36例,其余44例行手术治疗.术前CT诊断符合率95.0%,显著高于超声的82.5%,P <0.05;CT术前对其他合并伤的发现率高于超声.结论 CT检查不仅对闭合性脾损伤术前诊断符合率高,而且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闭合性脾脏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史世奎;牟明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在开放手术后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入院的有开放手术病史的肾结石患者48例随机分成MPCNL组和PCNL组,分别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其中左侧31例,右侧17例,单发性结石25例,多发性结石18例,鹿角形结石5例,结石体积4.0~25.0cm3,比较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等.结果 MPCNL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PCNL组显著缩短(P<0.05),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患者的平均结石清除率为81.8%,显著高于PCNL组患者64.4%;MPCNL组术后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PCNL组13.1%,(P<0.05);MPCNL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为8.0%,显著低于PCNL组患者的26.1%,(P<0.05).结论 MPCNL在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残留或复发方面临床疗效良好,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黄颖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扁桃体炎与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因果关系及治疗方法.方法 31例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TP的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血小板计数及临床症状,随访2年.结果 24例慢性扁桃体炎及ITP症状消失,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内未见ITP复发.7例患者扁桃体炎症状消失,但皮肤、粘膜出血未见明显改善,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是引起ITP的重要原因之一,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ITP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唐林甫;简树财;唐奕;罗小莉;唐萍;范颖;李晞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时使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对阿托品剂量、时间使用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03~2009年共收治8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阿托品、碘解磷定加长托宁,对照组为常规使用使用阿托品、碘解磷定组,分析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维持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长托宁可以使轻、中、重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减少阿托品用药总量,治疗组分别为15、76、101mg,对照组分别为43、83、840mg减少阿托品用药次数,治疗组分别为:15、23、30次,对照组分别为:20、35、94次,缩短阿托品化时间,治疗组分别为:1.5、3、5h,对照组分别为:3、5、8h,缩短治愈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4、5d,对照组分别为:4、5、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配合使用长托宁,减少阿托品使用总量及维持时间,并且不易发生反跳,病死率降低,长托宁是一种比阿托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新型抗胆碱能药.
作者:刘丽;王正康;牟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ICU医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脏器支持与保护,当我们的药物治疗无效时,我们自然而然想到了机器替代治疗,人工肾、人工肝、体外膜肺氧和在ICU中逐渐得到应用,目前应用多的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因血流动力学稳定,故在ICU中的得到了普遍应用.本篇对CRRT在ICU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刘辉;刘剑萍;禡红原;潘传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肾错构瘤(AML)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50例肾错构瘤诊治资料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50例肾错构瘤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行肾切徐术28例,肾部分切除术10例,肾错构瘤切除术12例.其中双侧肾错构瘤6例,恶变3例.结论 肾错构瘤手术后应长期随访,因肾错构瘤有双侧性,易复发,存在恶变可能,应早期诊断,尽早手术,保留肾脏.
作者:辜福贤;李逸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患者30例,年龄32 ~66岁,ASAⅠ~Ⅱ级,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两组(n=15):A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B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10min输注完毕.A、B两组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缓推和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观察患者MAP、HR、SpO2及插管所用时间.结果 A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清醒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HR和SpO2稳定(P>0.05).B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MAP和HR升高(P<0.05),插管成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结果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的显效率(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8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在HAMD评分方面:治疗第4周HAMD评分和治疗第8周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服药依从性方面:治疗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的缓解以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童芳;龚昌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因排尿困难3年,小便无法自解2d入院.彩超提示:肾尿盐结晶,右肾结石,前列腺增大.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史,否认家族性精神病史.手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测值正常,胸透、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麻醉及手术经过:入手术室后患者咳嗽,有白色粘痰.血压140/80mmHg,心率88次/min.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盐酸戊乙奎醚0.4mg.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置管顺利,局部麻醉药选用0.75%盐酸左布比卡因.术中麻醉效佳.输注胶体液1000ml,晶体液350ml.术中血压维持100 ~ 120/60~70mmHg,低血压(短暂)90/60mmHg,心率64~80次/min.手术时间70min.术中失血约200ml.手术结束血压120/70mmHg,心率78次/min.患者平安返回病房.术后给予硬膜外镇痛,科室常规配方.POCD发生及处理经过:患者回病房后麻醉恢复顺利,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余学英;程琳琳;叶章文;张科;邬龄;陈祖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穿孔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3例结肠穿孔病例临床资料、检查数据、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10例,死亡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结论 急性结肠穿孔属外科危重症,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重在早期诊治.
作者:余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前,外科手术是60%以上的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同时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15%[1].因此,术后并发症早期预测是预防并降低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早期预测的方案有很多种,如:检测患者粘膜内pH值[2],POSSUM评分系统[3]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炎症因子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4],并可用于并发症的预测.本文就这几种炎症因子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早期预测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邓珍君;方超;汪晓东;李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4例醉酒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48例醉酒后肩部受伤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A组)和神经刺激仪组(B组),记录麻醉效果.结果 B组达(优+良)的患者数95.8%(23/24),明显高于A组62.5% (15/24)(P<0.05).A组有7例麻醉效果差.结论 醉酒后肩部手术的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是安全、方便、可靠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谢红春;杨丽佳;黄超;杨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纽)50例和对照组(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组)36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体温增加、住院时间、止痛药平均应用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复发及术后水肿、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符合人体解剖生理基础,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术后恢复快、疼痛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知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倒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05min,术中出血80~120ml,24h拔出尿管,12~36h肛门排气,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困难,有一个适应和学习的曲线,其微创和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可达到腹部无可见疤痕的目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