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筋膜皮瓣转位术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37例

杨利;王运平;仙登沁;曾可培

关键词:胫前软组织, 筋膜皮瓣转位术, 治疗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和转位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技巧的掌握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皮肤减张切口的原理,设计应用创面的内、外侧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37例,一期愈合28例,皮缘部分坏死经二期处理治愈8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无复发,仅1例因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期截肢.结论 应用筋膜皮瓣转位术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合理,成功率高,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80例患者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穿刺锁骨下静脉,观察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8例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一次性成功率97.5%,2例改为对侧锁骨下静脉置管,均荻成功.结论 改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是一种便捷安全的置管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平剑;王艳琳;欧立;郭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开放手术后肾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在开放手术后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入院的有开放手术病史的肾结石患者48例随机分成MPCNL组和PCNL组,分别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其中左侧31例,右侧17例,单发性结石25例,多发性结石18例,鹿角形结石5例,结石体积4.0~25.0cm3,比较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等.结果 MPCNL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PCNL组显著缩短(P<0.05),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患者的平均结石清除率为81.8%,显著高于PCNL组患者64.4%;MPCNL组术后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PCNL组13.1%,(P<0.05);MPCNL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为8.0%,显著低于PCNL组患者的26.1%,(P<0.05).结论 MPCNL在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残留或复发方面临床疗效良好,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黄颖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入选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础PWV,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选用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1/d次,治疗6个月,重复测定PWV.结果 两组血压控制良好,阿托伐他汀组的收缩压、舒张压、PWV分别低于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PWV,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降压及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作用.

    作者:林家萍;谢建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53例,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49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10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肠蠕动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但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尚待深入研究和对比观察.

    作者:祁夫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athepsin B和cystatin C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半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statin C及cathepsin B在57例不同分化程度的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ystatin C在低分化胶质瘤( Ⅲ-Ⅳ级)中的表达低于高分化者(Ⅰ~Ⅱ级),而cathepsin B在低分化胶质瘤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者(P<0.05).cystatin C和cathepsin B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cystatin C和cathepsin B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侵袭性相关.联合检测cystatin C和cathepsin B的表达,可为脑胶质瘤的侵袭性及临床恶性程度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方凤奇;马坚妹;张洁;于佩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口服锌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补锌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就诊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34例,年龄6个月~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10~2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病程缩短,恶化率降低(P<0.05).结论 补锌对小儿病毒性肠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贺时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生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益生菌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62例随机分成益生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组(n=31)和柳氮磺吡啶对照组(n=3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结肠粘膜的炎症评分、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 (P< 0.05);两组在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结肠粘膜炎症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结肠粘膜炎症的评分均有明显减轻(P<0.01),但治疗组临床症状、结肠粘膜炎症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联合应用益生菌和柳氮磺吡啶较单独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并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黄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和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我院ICU病房2009年7月~2011年2月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出现VAP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本组共分离出致病菌3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213株(67.4%),革兰阳性杆菌(G+)91株(28.8%),真菌12株(3.8%).VAP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4.1%、17.4%、11.7%.主要病原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且均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结论 我院综合ICU病房V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应加强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的监测,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较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耐药菌.临床工作者应在本地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性分析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作者:赵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线粒体偶联因子6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线粒体偶联因子6 (CF6)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诊断、分级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45例脑梗死患者血清CF6浓度的变化,并与1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性别间的CF6水平.结果 血清CF6与与男女性别无相关性;与梗死灶的大小呈正相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显著高于对照组.ROC工作曲线提示CF6诊断脑梗死的诊断界值为288.9pg/ml,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92%.结论 脑梗死与CF6水平密切相关,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重,血清CF6水平越高.血清CF6水平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的预测因子,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作者:石兴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汇涵术泰护创敷料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目的 通过汇涵术泰护创敷料的临床应用,观察其对会阴部术后伤口的疗效.方法 将111例男性会阴部手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实验组.对照组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患处,再用碘伏常规消毒皮肤后纱布覆盖手术切口;实验组则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患处后再用汇涵术泰护创敷料喷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对两纽患者切口感染例数、消毒时切口疼痛发生例数以及术后达到临床拆线标准的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实验组和对照组切口感染例数和消毒时切口疼痛发生倒数((x)±s)分别为4.73和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达到临床拆线标准的时间分别为(6.80±1.56)d和(6.00±1.15)d,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汇涵术泰护创敷料具有对皮肤刺激小、抗菌效果好、促进伤口愈合快等功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伤口护理医疗用品.

    作者:朱礼坤;王希;王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倒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05min,术中出血80~120ml,24h拔出尿管,12~36h肛门排气,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困难,有一个适应和学习的曲线,其微创和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可达到腹部无可见疤痕的目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60例分析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指标.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lc均明显下降.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作者:肖霞;吴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损伤24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4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2例,治愈率(92%);术后并发症8例(33%),死亡2例(9%).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位置特殊,生理特性复杂,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少的并发症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继辉;尹华军;张兴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予口服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铝镁加混悬液15ml,3次/d,于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治愈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能提高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俊臣;王显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佳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方法 对1999至2009年2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治疗方法和预后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16例术中发现输尿管损伤患者立刻行手术修复成功.6例术后确诊患者,1~5个月后手术,均一期手术修复成功.22例均获得随访1~4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时,无论确诊时间早晚,均可考虑一期手术修复.

    作者:尹华军;赖维奇;赵继辉;晏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结肠穿孔的救治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穿孔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3例结肠穿孔病例临床资料、检查数据、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10例,死亡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结论 急性结肠穿孔属外科危重症,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重在早期诊治.

    作者:余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纳米炭吸附化疗药物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淋巴转移是造成术后乳腺癌复发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静脉给药全身化疗由于在局部淋巴结中药物浓度很低,不能完全解决淋巴结转移的问题,而且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患者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因此淋巴靶向化疗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阔.纳米炭在临床上不仅作为廓清淋巴结的示踪剂,而且还作为淋巴靶向化疗的载体[1].淋巴化疗是针对淋巴系统进行的新的化疗给药方法,目前国内外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淋巴化疗报道较多,而乳腺癌淋巴化疗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就纳米炭吸附化疗药物在乳腺癌淋巴靶向化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意义、应用情况及展望作简要介绍.

    作者: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4周龄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分别给予胃管灌注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2mg/kg(培哚普利纽)、黄芪多糖1g/kg(黄芪多糖组),1次/d,每周灌胃5次.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进行组织匀浆,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浓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法检测肺组织中AngⅡ的Ⅰ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Ⅰ,ATIR)的表达.结果 ①糖尿病模型组肺组织肺泡萎陷、破坏,肺泡间隔增宽,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肺泡结构改善.②AngⅡ浓度:模型组、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哚普利组和黄芪多糖组低于模型组(P<0.05).③ATIR的表达:糖尿病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培哚普利组、黄芪多糖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①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可能参与了肺组织的损害.②黄芪多糖、培哚普利能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改善肺结构.

    作者:黄宇倩;罗玉;吴文莉;张洪茂;胡茂清;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患者30例,年龄32 ~66岁,ASAⅠ~Ⅱ级,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两组(n=15):A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B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10min输注完毕.A、B两组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缓推和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观察患者MAP、HR、SpO2及插管所用时间.结果 A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清醒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HR和SpO2稳定(P>0.05).B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MAP和HR升高(P<0.05),插管成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螺旋CT应用于闭合性脾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闭合性脾脏损伤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3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闭合性脾脏损伤患者的CT、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与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脾损伤CT级:Ⅰ级(包膜下血肿)29例、Ⅱ级(脾外周撕裂)23例、Ⅲ级(脾实质撕裂)19例、Ⅳ级(粉碎性脾破裂)9例,其中Ⅰ级及部分Ⅱ级患者行保守治疗成功36例,其余44例行手术治疗.术前CT诊断符合率95.0%,显著高于超声的82.5%,P <0.05;CT术前对其他合并伤的发现率高于超声.结论 CT检查不仅对闭合性脾损伤术前诊断符合率高,而且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闭合性脾脏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史世奎;牟明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