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39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梅立;岳军;谢兰

关键词: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宫腹腔镜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诊治的CSP患者39例,根据孕囊生长的方向分为内生型(A)组和外生型(B)组,A组23例,B组16例,A组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B组行宫腹腔镜联合妊娠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hC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HCG恢复正常的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SP患者,采用积极手术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周期短,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前如充分分析患者病情,明确诊断及CSP类型,均能采用不同的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手术治疗.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心肺复苏141min恢复自主循环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9岁.神志不清2年,不语1年,伴高热10d入院.入院诊断:①癌性脑病;②右乳腺癌晚期伴皮肤感染;③吸入性肺炎;④尿路感染;⑤肛周脓肿;⑥癫痫;⑦持续植物状态;⑧重度营养不良.近10日高热不退,高体温39.5℃,近3日呼吸衰竭,SpO250%~70%,血压多次下降至90/45mmHg,每日以多巴胺80mg维持血压.2011年6月27日中午12:00,患者SpO2下降至40%,呼吸浅慢,球结膜水肿,立即予肺脑合剂(氨茶碱0.125g,可拉明1.125g,地塞米松5mg)静脉快滴.

    作者:曹平;刘雪辉;龙驹;富晓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结合胆管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总时间平均为(135.3±61.4)min,手术成功率为97.06%,中转手术率为2.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1%,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

    作者:曹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机动护士库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机动护士库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临床应用,探索护理人员合理使用的新途径.方法 通过医院机动护士库的规范化建立,设计机动护士的管理模式,进行机动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确立应用效果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总结机动护士库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医院盈余护士得到了合理利用,住院和出院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结论 机动护士库的规范建立和合理调配应用,是护理人员合理使用的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崇秋;王玉林;李敬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大骨瓣减压后硬膜下积液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硬膜下积液1周至2个月内均消失;患者头部减压窗平软、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早期稳定颅内压,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早期行积液外引流术,及时行硬膜下积液腹腔分流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廖晓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且术前行多层螺旋CT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47例间质瘤中病理诊断良性11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27例.经统计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强化等指标与其良恶性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病灶的各项特征,有助于判断其良恶性,为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郭建榕;蔡美花;蒋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与纤维蛋白原(Fg)的相关性.方法 将行心脏双源CT(DSCT)检查的200倒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61例)与健康对照组(39例).再将冠心病组按心脏双源CT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56例和三支病变组50例.应用Clauss凝固法测定200例全部入选患者Fg水平.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及冠心病各组间血浆Fg水平差异.结果 Fg水平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Fg水平升高,Fg血浆水平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曾庆华;王林;曾克维;康长明;刘培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予依帕司他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予高压氧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可有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从而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黄锦欢;孙鹏飞;覃灿彬;赖海春;张俊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Graves甲亢并肝功能损害肝炎标志物的测定

    目的 测定Graves甲亢并肝功异常患者肝炎病毒学指标,探讨甲亢肝损害的可能原因.方法 GD甲亢并肝功损害患者200例,病程1~32个月,年龄19 ~62岁,男62例,女138例,均为初诊的未用过抗甲亢药物及其他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的甲亢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测定肝功能,肝炎标志物(甲、乙、丙、丁、戊),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对造成肝损害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GD甲亢并肝功能损害的程度:轻度56.5%,中度43%,重度损害0.5%.造成肝功能损害的病因:病毒性肝炎16.5%,自身免疫性肝炎0.5%,甲亢性肝功能损害83%.结论 GD肝功损害的程度大多数为轻度、中度,GD甲亢并肝损害的病因常见的为甲亢自身,其次为病毒性肝炎,重度损害多为自身免疫性肝炎.

    作者:袁朝伟;李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11例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12年2月手术治疗11例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11例均行支气管对端吻合,其中2例合并支气管膜部撕裂,加行膜部修补术.结果 全组11例无死亡,术后11例均复查X线胸片及10例做胸部CT检查肺复张良好,其中7例术后6个月内行纤支镜检查,见吻合处通畅,吻合口平整,光滑.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易误诊,借助支气管断裂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及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支气管断裂的诊断率,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治疗对挽救患者并获得良好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郭向东;洪澜;吕静;孙小康;赵长明;谭程;薛杨;刁明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巨大肺包虫病手术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雅江县人,藏族,牧民.因咳嗽痰中带咯血、心累气紧近半年入院.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 37℃,P 92次/min,R 28次/min,BP 138/9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面色略带苍白浮肿的贫血状,颈静脉轻度怒张,胸部呈桶状胸,左侧胸腔上部肋间隙丰满,叩诊实响,左侧心浊音界不清,左肺上部呼吸音消失,右胸外观正常,心浊音界右移,右肺上部呼吸音正常,腹部平坦,软,肝脾未扪及,四肢脊柱正常,双下肢踝部有中度凹陷性水肿.X线胸部照片提示:左肺上部巨大占位性包块,其边缘清楚,呈囊状球形,其包块阴影占位左胸腔近2/3,心脏影像右移.

    作者:姜宪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缝扎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腔镜下缝扎技术处理无法施夹和电凝处理的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技巧.方法 分析总结51例无法施夹和电凝处理的困难腹腔镜胆囊切术,术中运用缝扎技术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结果 本组84例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1例顺利完成腔镜下缝扎处理胆囊管、血管以及出血、胆漏、和肠管损伤,其余33例因其他原因中转开腹.结论 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合理应用缝扎技术,能降低中转率.

    作者:陈元怀;黎冬暄;李永继;胡子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多分析系统间TG、TC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适用性.方法 参照NCCLS批准的EP9-A2规程,应用4个不同检测系统每天测定低中高浓度的新鲜血清样本8份,连续5d,共40份,各检测系统均采用酶法测定TG和TC.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相对偏差,并评价各检测系统对同一项目检测的可比性.结果 经相关性分析,TG和TC的各检测系统与目标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0.975,临床可接受性评价为检测系统2、3、4与系统1之间的系统误差临床可以接受.结论 4种不同的分析系统测定TG、TC的结果可比.

    作者:王红彦;张蕴秀;王培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七氟烷在小鼠中的代谢研究

    目的 探讨吸入麻醉药七氟烷是否能在小鼠肝及脑组织中进行生物转化,并对其代谢产物六氟异丙醇(HFIP)进行测定.方法 在七氟烷麻醉下,取小鼠部分肝及全部脑组织,将其匀浆后于密闭空针中分别加入0.5%、1%及3%七氟烷于37C恒温箱中孵育6h,分别于0、1、2、4、6h测定气相中HFIP浓度.结果 在对小鼠肝脏组织匀浆的孵育中,3种七氟烷孵育浓度均检测出HFIP,且以0.5%七氟烷孵育时HFIP含量高.在对小鼠脑组织匀浆的孵育中,当七氟烷浓度为0.5%及1%时检测出HFIP,且前者高于后者,但当七氟烷孵育浓度为3%时,未能检出HFIP.结论 七氟烷能在小鼠肝及脑组织中代谢分解成HFIP,但随着七氟烷孵化浓度的增加,HFIP的生成却减少.

    作者:杨小霖;Edmond Eger;Manohar Sharma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撑喉镜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咽痛、异物感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统计分析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咽喉部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1月~ 2011年1月4年中我院耳鼻喉科行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病历资料568例,统计分析其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支撑喉镜术后舌骨综合征,并统计分析其疗效.结果 56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12例(72.5%),好转90例(15.9%),无效66例(11.6%),总有效率为88.4%.术后声带粘连18倒(3.17%),软腭擦伤和粘膜下淤血14例(2.46%),牙齿松动或者脱落12例(2.11%);咽痛、异物感等舌骨综合征13例(2.29%).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显效8例(61.5%),有效3例(23.1),无效2例(15.4%),总有效率为84.6%.结论 支撑喉镜治疗咽喉部良性肿物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支撑喉镜术后的舌骨综合征炎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惠者60名,术前随机分为两组: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后腹腔镜组)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开放手术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疗效、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后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均少于开放手术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净石率高等优点.治疗较大的上段输尿管结石尤其炎性包裹的结石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王耀东;辛宇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儿细胞因子的检测

    目的 检测76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和8(IL-6和IL-8)和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IL-2、sIL-2R、IL-6、IL-8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 IL-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CD8+细胞百分率、sIL-2R、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该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在该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刘文彬;赵文利;袁丽;刘华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及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纤支镜灌洗并局部给药庆大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1、2,每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1为单纯生理盐水支气管灌洗,治疗组2为生理盐水灌洗加局部庆大霉素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变化及平均住院日等.结果 治疗组1、2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1、2患者PaO2、SaO2%升高,PaCO2下降,住院日缩短,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支镜灌洗并局部给药庆大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简便易行,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日.

    作者:李阳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弥散加权成像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 以B超检查及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为标准,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1年3月77例经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以及20例B超确诊正常的患者对其进行甲状腺DWI检查,所选取的b值分别为100、200、300 mm2/s,对其进行ADC值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不同b值条件下(1OO、200、300)的范围分别为(1.28 ~3.89、0.29 ~ 1.96、0.59 ~ 3.06×10-3 mm2/s与(0.13 ~ 1.21、0.31~1.98、0.10~0.59) ×10-3mm2/s;甲状腺良性结节的ADC值要高于恶性结节的ADC值,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甲状腺ADC值与患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的正常甲状腺部分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良性结节的ADC值高于恶性结节,DWI序列有助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

    作者:李洪福;李莉;梁建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低血糖水平与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症状、核磁共振及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低血糖水平对新生儿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92例由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①不同低血糖水平的临床症状及核磁共振诊断情况;②不同低血糖水平的预后情况.结果 ①低血糖水平“≤1.0mmol/L”在阵发性发绀、面色苍白、惊厥、嗜睡、呼吸暂停症状的人数多于“1.1~1.7mmol/L”和“1.8~2.2 mmol/L”,且“1.8~2.2mmol/L”的无症状性低血糖人数较多;(②“≤1.0mmol/L”的MRI脑损伤检出率(97.06%)均高于其余两组,尤其在“单纯型两侧顶枕叶皮层高信号”上(P<0.01).结论 低血糖水平对脑损伤具有诊断价值,应加强不同水平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尤其低水平患者.

    作者:王建忠;李学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闭合性胃肠损伤穿孔CT表现与外伤后时间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胃肠损伤穿孔主要CT表现与外伤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54例经手术证实的闭合性胃肠损伤穿孔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根据外伤后时间段分组,回顾性分析外伤至CT检查的时间和其主要CT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外伤8h前后CT对气腹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腹腔积液总的敏感性较高(88.9%).结论 外伤后行CT检查的时间与CT气腹表现密切相关.部分患者于伤后8h内CT检查可能表现为气腹征阴性.对早期CT检查仅表现为腹腔积液等非特异性征象的患者,需结合临床及时复查确诊、以免延误手术治疗时机.

    作者:熊燕;张军;王宗勇;陈志凡;谢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