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分析系统间TG、TC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王红彦;张蕴秀;王培昌

关键词:检测系统, 比对试验, 临床可接受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适用性.方法 参照NCCLS批准的EP9-A2规程,应用4个不同检测系统每天测定低中高浓度的新鲜血清样本8份,连续5d,共40份,各检测系统均采用酶法测定TG和TC.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相对偏差,并评价各检测系统对同一项目检测的可比性.结果 经相关性分析,TG和TC的各检测系统与目标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0.975,临床可接受性评价为检测系统2、3、4与系统1之间的系统误差临床可以接受.结论 4种不同的分析系统测定TG、TC的结果可比.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巨大肺包虫病手术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雅江县人,藏族,牧民.因咳嗽痰中带咯血、心累气紧近半年入院.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 37℃,P 92次/min,R 28次/min,BP 138/9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面色略带苍白浮肿的贫血状,颈静脉轻度怒张,胸部呈桶状胸,左侧胸腔上部肋间隙丰满,叩诊实响,左侧心浊音界不清,左肺上部呼吸音消失,右胸外观正常,心浊音界右移,右肺上部呼吸音正常,腹部平坦,软,肝脾未扪及,四肢脊柱正常,双下肢踝部有中度凹陷性水肿.X线胸部照片提示:左肺上部巨大占位性包块,其边缘清楚,呈囊状球形,其包块阴影占位左胸腔近2/3,心脏影像右移.

    作者:姜宪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前外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前外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06年10月~2008年3月我院骨科的38例Pilon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采用前外侧手术入路的有18例(A组);采用内侧入路手术方法的患者为20例(B组).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A组22个月(17~26个月),B组20.5个月(18~24个月),终的关节功能应用Mazur等制定的评分标准,>90分的A组有11例(优,61.1%),B组14例(优,70%),P=0.734.术后15d手术切口甲级愈合A组16例(88.9%),B组16例(80%).结论 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Pilon骨折能够较好地保护软组织直视下复位,较好地恢复关节功能,是手术治疗Pilon骨折又一理想入路选择.

    作者:刘鹏;栾富钧;倪芬;李志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空腹血糖水平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35例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其入院次日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B、C3个组,血糖水平分别为:≤6.1mmoL/L、6.2~ 10.0mmol/L、≥10.0mmol/L.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和CK-MB、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C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功能不全(LVF)、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AMI、LVF、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入院空腹血糖增高使ACS患者近期不良预后发生率增加,临床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朱立新;华红霞;郭晨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儿细胞因子的检测

    目的 检测76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和8(IL-6和IL-8)和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IL-2、sIL-2R、IL-6、IL-8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 IL-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CD8+细胞百分率、sIL-2R、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该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在该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刘文彬;赵文利;袁丽;刘华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下呼吸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关系

    目的 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筛检表皮葡萄球菌的指标.方法 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十二级法.查阅2005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住院患者痰内筛检出表皮葡萄球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 表皮葡萄球菌101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为0.1、≥0.2的临床诊断例数/总例数(阳性率)分别为2/10(20.00%)、54/91(59.34%);二者比较,x2=11.75,P<0.005.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C级的临床诊断例数/总例数(阳性率)分别为32/56(57.14%)、24/45(53.33%);二者确诊率比较,x2=0.55,0.75<P<0.90.结论 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表皮葡萄球菌的相对数量>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试验并报告医生.

    作者:李键;杨肇立;陈旭;周文;李俊如;杨锦云;任萍;黄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DP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治疗组,B组为单纯甲钴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的改善情况、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的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B组5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其中症状和感觉评分改善明显(P<0.01),反射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向明;王玉容;叶文春;高莉;刘小英;杨白林;漆晓玲;谯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9年12月~ 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入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人群7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人群颈动脉斑块情况,并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群软斑块、混合斑块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群颈动脉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我院96例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96例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6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并观察SCL-90、SAS、SDS评分变化情况,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结果 哮喘患者的SCL-90、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发作期SCL-90、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哮喘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后,SCL-90、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放松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立娜;卢坤玲;王倩;李丽杰;李湘红;王继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6月于本院生产的130倒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则给予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后将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后经产妇和初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宫缩强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产妇和初产妇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宫缩强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增强宫缩,且其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黄意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期肾绞痛的临床治疗9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肾绞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 初次发病者中33例首先行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另外18例经外科手段治疗而愈,45例非初次发病患者直接经外科手段治疗症状消失,96例无1例出现产科意外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初次发作肾绞痛患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非初次发作患者或输尿管结石直径>0.5cm患者应选择外科手段治疗.

    作者:贺凯;袁光亚;何苑熙;王耀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于本院拟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感评分及SAS、HA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SAS、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为通过改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信心来实现的.

    作者:汪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AQP4在人脑挫裂伤早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人脑挫裂伤后早期AQP4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特征,探讨脑水肿的形成机制,为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经颅脑CT证实为脑挫裂伤且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过程切取小部分正常脑组织及挫裂伤脑组织,取脑挫裂伤区组织标本60例(观察组),10例非功能区正常脑组织标本(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于按时间伤后2h、6h、8h、12h、24h、72h分6个亚组,每组10只(n=10).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相应时间点水肿区AQP4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含水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脑挫裂伤组在伤后2h后AQP4表达开始增加(P<0.05),6h、8h、12h明显增加(P<0.01),24~72h达到高(P<0.01).AQP4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趋于一致(r=0.912,P<0.01).结论 脑挫裂伤后AQP4表达明显增强,提示AQP4与颅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新军;韩杨云;徐宏;孙中书;周增俊;龙晓东;杨与敏;邹林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

    目的 探讨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评价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例(20膝)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部分患者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结果 18例(20膝)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随访,平均为(12.6±4.3)个月.术后均未发现髌骨再次脱位、无髌骨错动或半脱位,髌骨倾斜试验、髌骨外推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评分:Kujala评分由(62.40±6.08)提高为(88.09± 5.43);Lysholm评分由(64.16±4.66)提高为(91.28 ±4.15),P<0.05.结论 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能纠正不良的髌骨轨迹,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短期临床观察无复发性脱位发生,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但远期疗效需要长期的随访.

    作者:汪国友;扶世杰;沈骅睿;关钛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体浆肌层回肠段卷管移植重建长段输尿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 以实验比格犬建立长段输尿管缺损模型,探讨自体浆肌层回肠段卷管移植重建长段输尿管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实验比格犬12条,随机分A、B两组(n=6).A组:切除中段输尿管约6cm建立输尿管缺损模型,以自体浆肌层回肠段作卷管(浆肌层回肠段对系膜缘内翻折叠成管)形成长约6cm的人工输尿管(腔面为折叠内翻的浆膜),将其两端与榆尿管两断端顺蠕动方向吻合重建缺损段输尿管,恢复输尿管连续性.于术后第8、15、21天对人工输尿管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B组:切除下1/2段输尿管建立输尿管缺损模型,用A组方法形成长约10cm人工输尿管,将其近端与上段输尿管断端、远端与膀胱吻合重建输尿管.本组实验犬于术前取血行肾功及电解质检测,术后第5周取出输尿管支架,术后第6周行血生化指标复查及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检查后,对人工输尿管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术后第8天,组织学观察见人工输尿管两端腔面有1~2层尿路上皮沿浆膜表面爬行生长;术后第15天和第21天,人工输尿管整个腔面已被3~6层移形细胞完全覆盖;1条犬人工输尿管有炎性细胞浸润.B组:术后第6周复查犬肾功能及电解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显示手术侧肾脏功能良好,人工输尿管有蠕动;1条犬有轻度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轻度扩张;1条犬人工输尿管管壁增厚,其伸展性较差,组织学见尿路上皮下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其余犬人工输尿管组织结构与正常输尿管相似.结论 自体浆肌层回肠段卷管成形移植,可形成长段组织结构与正常输尿管相似的人工输尿管,其功能良好.本研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作者:邹建华;黄翔;熊国兵;廖勇;龚百生;邱明星;潘慈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弥散加权成像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 以B超检查及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为标准,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1年3月77例经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以及20例B超确诊正常的患者对其进行甲状腺DWI检查,所选取的b值分别为100、200、300 mm2/s,对其进行ADC值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不同b值条件下(1OO、200、300)的范围分别为(1.28 ~3.89、0.29 ~ 1.96、0.59 ~ 3.06×10-3 mm2/s与(0.13 ~ 1.21、0.31~1.98、0.10~0.59) ×10-3mm2/s;甲状腺良性结节的ADC值要高于恶性结节的ADC值,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甲状腺ADC值与患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的正常甲状腺部分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良性结节的ADC值高于恶性结节,DWI序列有助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

    作者:李洪福;李莉;梁建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T型钉骨牵引治疗四岁以下儿童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一种适用于较小年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T型螺钉进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术治疗4岁以下儿童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观察有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后遗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肘内翻畸形发生.结论 该方法既避免了发生尺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可能性,又能较好的纠正尺侧嵌插,减少了肘内翻畸形的发生,使较小年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不手术的情况下,有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英;乐劲涛;刘志刚;彭玉兰;邓志强;刘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分析栓塞术后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寻找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搜集我院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的病历资料108例,对所有经栓塞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总结形成原因以及有效的处理方式.结果 108例患者中,随访3个月以上者102例,出现脑出血20例,脑梗塞21倒痊愈25例,上肢麻木8例,下肢麻木5例,手足无力2例,脑瘫1例.结论 脑动静脉栓塞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以出血性和梗塞为主,通过积极的治疗后,也避免不了严重的后遗症,故临床应着重对其进行防治.

    作者:李航;张鸿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予依帕司他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予高压氧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可有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从而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黄锦欢;孙鹏飞;覃灿彬;赖海春;张俊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39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诊治的CSP患者39例,根据孕囊生长的方向分为内生型(A)组和外生型(B)组,A组23例,B组16例,A组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B组行宫腹腔镜联合妊娠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hC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HCG恢复正常的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SP患者,采用积极手术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周期短,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前如充分分析患者病情,明确诊断及CSP类型,均能采用不同的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手术治疗.

    作者:梅立;岳军;谢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剂量顺铂连续化疗对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 以小剂量顺铂连续化疗模拟节律化疗方式,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研究此种给药方式对鼻咽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探索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模式.方法 MTT方法检测顺铂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1/5IC50为小剂量化疗参考剂量,而IC70则为MTD化疗参考剂量.细胞分4组进行如下处理:A组剂量为1/5IC50的顺铂连续作用96h后进行放疗;B组剂量为IC70的顺铂连续作用3h后立即给予放疗;C组为IC70作用3h后间隔93 h进行放疗;D组为未加入顺铂化疗的鼻咽癌细胞株同样条件下培养96h后进行放疗.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单击多靶模型绘制剂量存活曲线,比较各处理组辐射敏感性变化.结果 顺铂对鼻咽癌CNE-1细胞株作用72h的IC50值为0.26μg/ml,1/5IC50为0.05μg/ml,IC70为0.72μg/ml.采用单击多靶模型计算各处理组的SF2值与SER值如下:A组SF2为(0.414±0.008),SER值为(1.429±0.110);B组SF2值为(0.502±0.010),SER值为(1.012±0.129);C组SF2值为(0.411±0.014),SER值为(1.400±0.169);D组SF2为(0.603±0.100).结论 采用类似节律化疗方式给药,与放疗联用可以引起CNE-1细胞株放射敏感性增高.

    作者:李丹;楚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